<p class="ql-block"> 临汾福胜禅寺位于尧都区城区东北角涝洰河公园内,始建于宋,中兴于明,民国时期颓废。改革初期由尧都区段店乡康庄堡集资修建了一处四合院式寺院,2000年选址重建,并由当地邀请,宗教局住持,佛协选派真如法师入住。</p> <p class="ql-block"> 目前已修建完成了山门、弥勒、大雄、圆通、钟、鼓楼、龙王、准提、文殊、普贤殿,及配房38间等主体工程。东院还在修建。</p> <p class="ql-block"> 山门为五间三门结构,上有“福胜禅寺“额匾,两柱楹联“福海慈云听暮鼓晨钟无非般若,胜地慧灯观青山绿水尽是法身”将“福胜”嵌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大门里柱:</p><p class="ql-block"> 回头是岸</p><p class="ql-block">法雨来春岳,宗风启岐山</p> <p class="ql-block"> 东西两角建有“鈡楼”、“鼓楼”。各有楹联“百八杵鈡声撞醒痴梦,五千言慧典参破禅机”;“鼓舞人心孚德政,弘扬佛法播慈音”。</p> <p class="ql-block"> 进山门,正对着弥勒殿,“眼前都是有缘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腔欢喜,世间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p> <p class="ql-block"> 背面“韦陀殿”,“誓愿弘深安寺院,威灵广大护山寺”。</p> <p class="ql-block">山门东边是“安养堂”,西边是“延生堂”。</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见了便做 做了便放下 了了有何不了</p><p class="ql-block">慧生于觉 觉生于自在 生生还是无生</p> <p class="ql-block">东侧“文殊殿”,西侧“普贤殿”</p><p class="ql-block">一心不住超诸位,十愿导归继能仁</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p><p class="ql-block">无量威德免难消灾常守护</p><p class="ql-block">甚深宏愿降福施善尊加持</p> <p class="ql-block"> 福胜寺所展现的是中国祈福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熏陶和传承其中的祈福文化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和谐的集合,祈福文化传承千年,福、禄、寿、禧、财,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祈福五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 古代人靠天吃饭,所以特重祈福,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才能生存下去。在此基础上,祈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符号体系。</p> <p class="ql-block"> 祈天是帝王的事,三跪九拜,祭天祀地,以求江山永福,从宗祠祭拜祖宗,祈求合家团圆、家业繁盛;升斗小民没那么多讲究,但也要循例拜拜灶神,给点甜头塞住他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也因此,祈福是作为中国人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期盼,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心里寄托。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祈盼,而这种祈盼更需要对某种具体形象的载体予以表达,开始成为宗教产生以前的一种普遍信仰。</p> <p class="ql-block"> 人们为积功德修庙,升官发财修庙,甚至遇到自然灾害也要修庙祈福;个人捐助可以修庙,朝廷也要修庙。虽然这些庙宇道观宗法派别不同,但是来此的百姓心愿却大多数相同,那就是祈盼天下太平、能够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 临汾福胜寺曾举办了水陆法会,祈愿十方法界水陆空行一切众生同沾法益,四恩总报,三有均资。回向世界和平、风调雨顺、四季安康、社会和谐、人民安乐、六时吉祥!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p> <p class="ql-block"> 涝洰河生态公园也正是在了解中国祈福文化的基础上,依托福胜寺和养老院来打造展现我国的祈福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