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

山丘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是沈阳的的中心部分。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中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于天聪元年(1627年)至天聪九年(1635年)建成,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大清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年)之前,大清门上,郭沫若题写了“沈阳故宫”门额。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p> <p class="ql-block">凤凰楼,坐落于沈阳故宫中路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始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年),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重檐三滴水、围廊、歇山式建筑。凤凰楼共三层,其建于3.875米人工堆砌的高台上,进深面阔均为5间,整个建筑平面近乎正方形。</p> <p class="ql-block">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天命十年(1625年)开始创建,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在建筑布局上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p> <p class="ql-block">西路:西路建筑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从南至北为扮戏房、戏台、嘉荫堂、宫门、文溯阁、仰熙斋、碑亭和九间殿等。宫门、文溯阁、仰熙斋、碑亭和九间殿等建筑,位于西路中轴线的北部,构成了三进四合院。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后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