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宜春,这座镶嵌在江西大地上的绿色明珠,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人。前两天,闻知京忠同学从上海返新余,欲和志鸿同学作客宜春,我毛遂自荐参团。3月22日,我搭乘早6:48从萍乡开出的K8732次普客,于早7:40正点到达宜春。而京忠同学因要接上从丰城赶到新余的志鸿同学再从新余驾车到宜春,估计要比我晚到宜春两个多小时。东道主晓华同学提议不如利用这空闲时间游游宜春名胜袁山公园,这一提议正合我意,于是跨上晓华同学接我的座骑--摩托,两人直奔袁山公园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对宜春并不陌生,因舅在宜春工作的原因,经常来舅舅家作客,并借空闲机会,游遍了宜春城内的袁山公园、春台公园,状元洲、谯楼、化成禅寺等知名景区,晓华同学的提议,激起我故地重游的兴趣。上午九点左右,开园不久,我们便来到了目的地--袁山公园南大门…</p> <p class="ql-block">袁山公园,位于宜春城北,古名五里山,与对面的小袁山(又名望家尖)隔路相对,两山耸立秀江北岸,素有“袁山大小双骡并,秀江东西一带横”之称,林木丛茂,苍翠欲滴,园内的“袁山耸翠”是古宜春八景之一。据资料介绍,袁山公园建有袁京雕像,昌黎阁,设置了百花园、珍稀植物园、水生植物园、动物园、鸟语林、观光果园、梵音飞瀑、花台叠水等自然生态风景区;设置了览胜阁、文澜阁、清风亭、松风亭、历史广场、名人草堂、归田园居以及碑林、石刻等历史文化景观区;设置了儿童乐园、欢乐广场、音乐花园、攀岩、益寿园等休闲娱乐区,整个景区总面积近100公顷,其中山林面积近40公顷,水面约15公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公园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连绵起伏的山林,空气清新,负离子满满,瞬间仿佛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踏入了一个静谧的世界。进入大门正中不远显眼处,就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祖籍我省德安,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题写的“袁山耸翠”。“袁山耸翠”的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袁山公园内林木葱郁,景色宜人,与宜春台、化成岩、卢洲等景点连成一片,形成了宜春古八景中的“袁山耸翠”这一名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袁山公园以袁山为名,山虽不高,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自有一股灵秀之气,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晓华同学要和京忠、志鸿保持联系,且袁山公园是他经常光顾之地,故他要我和其他游客一起登山,他就在公园门口等待京忠、志鸿两位同学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追寻当年的踪迹,沿着蜿蜒的山道缓步而上,两旁是参天的古木和各式各样的花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兴致勃勃。行不多久,微喘之间便来到了半山腰,半山之上,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映入我们眼帘,这便是袁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袁山亭,亭子依山而建,飞檐翘角,古朴中透着几分雅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袁山亭是一座六角石亭,亭前矗立着一尊花岗岩塑像,即袁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为什么称袁山?宜春为什么又称袁州?原因就在于袁京曾隐居并埋葬于这里。袁京(69年—142年)河南汝南人,东汉司徒(宰相)袁安次子,曾任蜀郡太守。据传东汉章和年(87-89年),袁京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权谋倾轧,毅然辞别父母,抛下妻小,南下云游。袁氏家庭为名门望族,后人曾出过袁绍、袁术等历史著名人物。袁京对入仕为官毫无兴趣,只想寻个地方,隐姓埋名,苦身修行。一日他行至宜春, 见有大、小两山,山上林木葱笼,鸟语花香,四野清幽静谧,于是刈茅结庐,荷锄躬耕,桑麻之余,潜心研学,共写下了16万字著作,为当时东汉研究易经有成就的名士之一,是继东汉大隐士严子陵之后,第二位最具影响的山中高士,死后袁京就葬于这座山上。为纪念他,后人就把他曾隐居的两座山称之为大、小袁山,袁山公园也因此得名。后来又改宜春郡为袁州,也就是现在的宜春市。又因隐士别称高士、处人、高人、处士等,故袁山公园不远就有高士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袁京的后人有很多分布在江西,袁姓族人在宜春地区可谓大姓家族,袁京去世后,人们感念他的高风亮节,多次对他的墓地进行修缮,袁京墓地一直是袁氏家族的一片热土及龙脉。2021年,袁京第65世孙,有“杂交水稻之父”之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为其题写了墓碑。站立在袁京塑像前,我仿佛看到了袁京当年在此结庐而居,读书抚琴,与山水为伴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对古人那份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离开袁京墓,跟随其他游客,继续沿登山石阶拾级而上,此时时近中午,气温有些提升,游客们的步子不由得有些沉重,大家纷纷脱下外套,缓慢前行,在大汗淋漓之中,终于来到了昌黎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昌黎阁位于宜春的制高点,山高加上楼阁的高度,达240余米。这座楼阁是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的韩愈(世称韩昌黎)而建的。韩愈虽未曾在宜春长期居住,但他曾任袁州刺史。据传,他在任时,曾为宜春做了二件大好事,一是释放731名奴婢,让抵债奴婢回到父母身边;二是兴办书院,重视教育,形成良好学风,使宜春在科举考试中,中举上榜率在江西甚至全国都名列前茅,他写的“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被后世广为传颂。这座为纪念韩愈而建的楼阁,面积虽不大,楼层也不高(地面三层,地下一层),但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登上昌黎阁,凭栏远眺,宜春的山水风光尽收眼底。阁内陈列着韩愈的诗词书画作品,以及他在袁州任职期间的事迹介绍。韩愈,这位唐宋八大家之首,虽被贬至袁州,却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佳话。他关心百姓疾苦,兴办教育,为袁州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站在阁中,吟诵着韩愈的诗句,感受着他当年的心境,游客们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从昌黎阁下来,我独自一人来到了状元亭。这座亭子,是为纪念唐状元卢肇和易重而建。亭旁一牌匾上刻着他们的简介,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他们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称赞。宜春,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孕育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和杰出人才,状元文化便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站在亭中,想象着卢肇和易重坚韧不拔进取的精神,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科举盛行的时代,看到了两人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最终高中状元,衣锦还乡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来,我还想到公园北大门及昌黎广场看看,但此时晓华同学打来电话,说京忠、志鸿两同学快到了,催我尽快结束行程,开始下一个仰山栖隐禅寺之行,我只得匆匆忙忙顺道来到十二生肖园看看。这里的十二生肖雕塑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有的威风凛凛,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活泼可爱。很多小朋友在这里嬉笑玩耍,纷纷与自己的生肖雕塑合影留念,为公园增添了一份欢乐祥和的氛围。看着这些充满童趣的雕塑,我也不禁被感染,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3.23</p> <p class="ql-block">题图取自网络,谨致谢意,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