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长春上海路周边:伪满建筑背后藏着多少童年故事

杨峰子竹阁

<p class="ql-block"> 最近连续几天,我来到了童年生活学习的长春市上海路东二条,沿着东二条一直走到黑水路一带寻找童年的记忆。这里留存着我成长的很多回忆,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注意街边矗立着陈旧的伪满时期的建筑 ,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轻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70年代中期前,我家住在上海路与东二条交汇的一栋四层的伪满建筑里,如今这栋建筑已被拆除,原地拔起了附近最高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我家的对面是我就读的上海路小学,不远处的长春市四十八中则是我的初中母校。尽管我只在那里度过了半个学期,便转去了长春市十一高中,但那段短暂的初中时光依旧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怀着一种寻根溯源的心情,我从东二条出发,一路走过吴松路、珠江路、贵阳街、新发路,向北直至黄河路、长江路,一路寻觅伪满时期的建筑。然而,大多数老建筑都已被拆除,原地建起了现代化的高楼。那些尚未拆除的,有些也已围上了护栏,即将进行原样维修重建。这些伪满建筑已被长春市列为文物保护。</p><p class="ql-block"> 这片区域曾是满铁附属地,也是长春段内金融业和商业最为繁华的地段。南广场呈圆形,有八个放射状的路口。我缓缓踱步用镜头记录下现存的伪满建筑,找寻着我童年少年与这些老建筑附近玩耍的一段段故事,这些伪满建筑是那段历史时期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珠江路就在东二条附近,与东二条相交,宛如一条纽带,连接着这里与其他区域。路旁商业设施众多,往来人群熙攘,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长江路与黑水路平行,是长春当年赫赫有名的商业街,商场、店铺密密麻麻排列着热闹非凡,当时有红旗电影院、长江电影院、时光照相馆等建筑,现在今非昔比失去了往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我一路走来,能看到许多伪满建筑,比如横滨正金银行旧址、伪满时期新京电话二分局旧址等。它们静默地矗立在那里,历经岁月的洗礼,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承载着我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长春,这座底蕴深厚之城,留存诸多承载岁月记忆的历史建筑。我们需以新理念与行动,挖掘其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体验,让这些建筑重焕迷人魅力,成为城市文旅的耀眼名片。</p><p class="ql-block"> “破壁出圈”,是长春在老街区活化利用与更新模式上的深度耕耘与不懈探索。而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正是这场探索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距离它车程约一刻钟之处,新民大街与之遥相呼应。新民大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见证着长春百年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时期新京电话二分局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栋伪满时期新京电话二分局旧址,建筑外观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主体为砖红色,风格较为庄重。在伪满时期,它承担着重要的通讯功能,是当时城市通讯网络的关键节点。如今,该建筑被中国联通使用,门口有“5G”标识,从曾经的电话分局转变为现代通信服务场所,见证了长春通讯事业的发展变迁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时期新京电话二分局旧址老照片(图片选自《伪“满洲国”明信片研究》李重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新京南广场老照片(图片选自《伪“满洲国”明信片研究》李重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南广场伪满建筑,伪满早川齿科医院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南广场朝鲜银行新京支行建筑,始建于1919年,现在是中国工商银行长春市南广场支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南广场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南广场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时期新京新发路宝山百货店</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栋建筑在伪满时期新京新发路宝山百货店 ,是当时长春市较为知名的商业场所。建筑风格独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今成为欧亚新发商厦,继续在长春商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见证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变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时期新京新发路宝山百货店老照片(图片选自《伪“满洲国”明信片研究》李重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2年的人民电影院,老二百对面,现已拆除好望角购物</span></p> <p class="ql-block">  朝日座1933年建于上海路8号。1934年开始放映电影。后被中国人出资买下,更名为金城电影院。解放战争时期,这家影院又改称新新大戏院。建国后称为祖国电影院,1953年经修缮成为儿童电影院。宋庆龄曾在这里亲笔题词“影院是儿童的乐园”。人民电影院后来又相继变成刘老根大舞台和吉风情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  长春市老的新发路曾有长春市邮政局报刊门市部、新发路副食,且人民电影院也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贵阳街</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长春有一条贵阳街,它始建于1907年,最初名为大亚街。曾经这里可是长春赫赫有名的商业街,一到夜晚室外摆摊夜市热闹非凡,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人流量很大充满了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但时光流转,1999年政府推行退街入室政策,自此贵阳街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摊位陆续搬进室内,街道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曾经的繁华盛景也逐渐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抹余晖 。如今,漫步在贵阳街,还能看到一些饱经岁月洗礼的老建筑,它们静静伫立,见证着贵阳街的兴衰变迁,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落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贵阳街,这个楼和我家住的上海路与东二条交汇的楼外观很像,这个楼只是没有小凉台,我家的楼没有小五层楼顶是平的,我家楼的面是帖灰黄瓷砖,楼体要比这个楼长,转过去上海路的楼体也很长,是省委宿舍的三气房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十年代贵阳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贵阳街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珠江路公安分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横滨正金银行长春支行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横滨正金银行长春支行旧址:沿着胜利大街往南接近南广场处可见,充满西式古典风格,伪满时期特色的砖红色墙面,与旁边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现在长春市杂技团排练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横滨正金银行长春支行旧址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横滨正金银行长春支行旧址后面,现在是长春市杂技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横滨正金银行长春支行旧址旁边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横滨正金银行长春支行旧址老照片(图片选自《伪“满洲国”明信片研究》李重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宗熙的宅邸</span></p> <p class="ql-block">  郭宗熙的宅邸,在长春天津路与胜利大街附近,位于南广场南约五百米。楼外有铁大门,左右分别是门岗和车库,三栋建筑呈“品”字形,尽显大气。小楼正门楼顶有三角形顶尖,两侧有类似中国民居楼顶的“小柱”,顶尖内藏图案。</p><p class="ql-block"> 这座楼属“满铁附属地”建筑,资料多显示它是时任吉林省省长郭宗熙的宅邸。1945年“光复”后,这里成了普通市民居住的大杂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宗熙的宅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宗熙的宅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时期株式会社长春实业银行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栋楼是伪满时期株式会社长春实业银行旧址,现在是博宁大药房 。建筑外观有独特的风格,墙体主要为深色砖石,顶部有精美的装饰,展现了当时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青阳大厦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青阳大厦旧址是位于长春市的一座历史建筑,建于伪满时期,曾是满铁附属地内较大的商业用房,后成为头道沟区政府大楼,现为商务酒店。该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青阳大厦旧址侧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藤版照相馆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栋长春市伪满藤版照相馆旧址,有着独特的历史韵味。建筑外观带有欧式风格元素,顶部有精致雕刻,墙面以深色砖石为主,搭配白色装饰线条 。伪满时期这里是藤版照相馆,如今成为街边商业建筑,一楼开设有手机店铺。它见证了长春城市历史变迁,也是研究伪满时期商业和建筑风格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藤版照相馆旧址侧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工人浴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34年建成,名为新京浴池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南京大街原8号浴池,曾是一座二层砖混结构的建筑,屋顶造型别致,檐口上方的装饰线脚和铁艺栏杆相互连接,带有明显的新艺术风格,1934年建成,名为“新京浴池”。这是由中国商人刘国范、陈子良和日本商人喜太郎等12人合资开办的。1945年东北光复后,日商撤出,浴池改称长春浴池。1949年更名为国营长春市工人浴池,归市总工会领导;1954年划归市福利公司领导,改称长春市第三浴池。1956年改成公私合营长春浴池,1959年又改成国营长春市工人浴池。2013年拆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新京中央旅馆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新京中央旅馆旧址曾在伪满时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今这栋建筑外观略显陈旧,一楼开设了 “原味烧烤大块肉”“王记安徽正宗板面” 等餐饮店铺,反映出城市功能和商业业态的变迁,也是了解伪满时期城市生活的一个实物参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和通警察署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和通警察署旧址,也属于交番旧址。伪满时期作为警务机构,承担着维护周边治安等职能 。其位于南京大街与长江路交叉口,建筑呈转角造型,外观带有岁月痕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长春话剧院</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栋建筑在伪满时期是纪念公会堂。它始建于1936 年,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兴亚式”建筑风格,融合了部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大屋顶等。建筑外观庄重大气,曾是伪满时期举办重要集会、演出等活动的场所。如今作为长春话剧院,继续承载着文化演艺功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长春人民艺术剧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太子堂西本愿寺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长春黄河路汽车站后,有日本修建的西本愿寺旧址。其建于1908年,早于伪满洲国成立,足见日本除南满铁路外,很早就对东北内陆进行软性殖民扩张。</p><p class="ql-block"> 西本愿寺旧址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值得更多关注和保护,它们都是特殊历史的见证,不应被忽视。</p> <p class="ql-block"> 长江路713号是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伪满时期,满铁长春附属地是日本在长春的殖民区域,这片区域内的建筑多服务于日本殖民统治,可能作为住宅、商业或办公等用途 ,不过关于这处具体建筑当时确切功能,暂缺少详细资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吉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span></p> <p class="ql-block">  位于人民大街与珠江路交会处附近的吉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原吉林省人民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1947年成立,我在这里从3岁至7岁入园4年长托,1966年7月15日大四班毕业并在时光照相馆全班合影。我有一个心愿什么时候能找到同园多好,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暑假随父亲去左家五七干校时,巧遇我班同园周美英姐俩,以后就再也没有和同园任何人有联系,就是在大街相遇也认不出来,只有以集体合影为证了。照片中一排左一是杨老师,一排不算老师左一是姐俩妹妹周美兰,姐是周美英第二排右起四,我是第三排左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吉林省直属机关幼儿园大四班毕业纪念 1966年7月15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吉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院内的松树还有很深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span></p> <p class="ql-block">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位于宽城区东二条923号,始建于1934年日伪时期, 2009年原校舍被长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年的改造后的四十八中校舍,呈“H”字造型,分东西两部分。东部是按“修旧如旧”原则,恢复修建的具有80年历史的日伪时期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外交流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老照片。原伪满新京八岛小学校,位于新京永乐町与东二条交汇处西北角(今长春市宽城区广州路与东二条交汇处西北角,东二条49号)。1934年设立,又称“第四小学校”,由满铁投资建设,主要招收日本儿童。是与新京三笠小学校(今长春市第一中学)、新京樱木小学校(今长春市第二中学)同一图纸异地建设的三所校舍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长春市四十八中新校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海路小学合并四十八中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海路小学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新校址四十八中操场有可能就是上海路小学的运动操场。正对着的三层楼有点像上海路小学原址。</p> <p class="ql-block">满铁高等女学校,1923年竣工,位于长春西广场。长春市第十一中学校老校址,我就在正面三层大教室上课,学校现已拆迁。现原址新盖长春市广播电视大学。(图片选自《伪“满洲国”明信片研究》李重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长春市十一高中新址位于长春市景阳大路2666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老十一中西广场伪满建筑水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西广场伪满建筑水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长春文化新地标——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span></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1931年建造的满铁图书馆,历经沧桑变身文艺殿堂!复古高窗洒落阳光,老照片墙诉说城市记忆,西广场水塔造型的前台带你梦回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株式会社满洲新闻社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株式会社满洲新闻社旧址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与青岛路交汇处东北角,建于1934年,主体二层,后加盖一层,中间塔楼加盖至六层。</p><p class="ql-block"> 该社以创办《满洲日日新闻》为主要业务,1945年8月16日停刊,后成为国民政府的“长春中央日报社”。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二层为吉林日报社印刷厂,楼上是吉林日报社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中央通邮便局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伪满中央通邮便局旧址,建于1908年,正门原有英文“日本帝国邮政”字样,沦陷期间日本撤销原附属地及客邮后,伪满新京邮政局在此楼内营业,现长春市邮政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和旅馆</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和旅馆,现名春谊宾馆,位于长春火车站对面,1909 年秋末建成,是长春最早且设施最先进的近代旅馆之一,1945 - 1946 年,是中共长春地下党重要集会场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和旅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和旅馆的这个壁画,此玻璃海鸥壁雕画自1909年与大和旅馆共建,今有百年历史。馆宇经历次装修改造,此画却依然富丽璀璨保存完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镜曾为末代皇帝溥仪用镜,高2.8 米,宽1.5米,檀木制作,素物雕琢,别具风格。镜脚为六辩百合,底座为双层工型,顶部为麦穗齿轮。 此镜寓意春谊宾馆历史悠久,生意兴隆,丰收吉祥,百事顺意。</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栋建筑在伪满时期被称为“新京站”。它是当时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负责管理和运营铁路运输事务。如今虽然经过多次改建和修缮,但仍然保留了部分原有风貌,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是长春铁路办事处。</p> <p class="ql-block"> 榊谷大厦旧址,1937年建成,为当时欧洲现代风格的高端建筑,该楼曾长期住有多名满洲政商要员。解放以后,该楼成为省政府第二招待所南楼,后改为东煤宾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国务院总务厅弘报处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现在楼体已被粉刷白色,已破坏了原建筑外表,这个伪满建筑已被长春市列为文物保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北京大街西建筑群长春最为集中的地方,长春新地标网红打卡地,拍摄照片视频最佳出片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北京大街西建筑群,长春新地标网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北京大街西建筑群,长春新地标网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北京大街西建筑群,长春新地标网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北京大街西建筑群,长春新地标网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北京大街西建筑群长春最为集中的地方,长春新地标网红打卡地,拍摄照片视频最佳出片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北京大街西建筑群长春最为集中的地方,长春新地标网红打卡地,拍摄照片视频最佳出片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遗址,北京大街西建筑群长春最为集中的地方,长春新地标网红打卡地,拍摄照片视频最佳出片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新京新市街老照片(图片选自《伪“满洲国”明信片研究》李重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新京满人街老照片(图片选自《伪“满洲国”明信片研究》李重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伪满新京吉野町老照片,现在的长江路(图片选自《伪“满洲国”明信片研究》李重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家住的伪满建筑拆迁后盖起的高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往上海路前行100米是新建的万达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峰/文、摄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