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熊野古道的苔痕向北,朝圣者的足迹早已化作林间小径。昔日皇族与僧侣穿越古市参道的苦行之路,如今成了旅人寻找神栖之地的精神归途。<div>濑户内海的碧波轻抚纪伊半岛,和歌山市便静卧于这片山海交织的画卷中。这座千年古都,曾是纪州德川家的城下町,历史如纪之川的流水般在此沉淀,流淌出独属南纪的优雅风韵。<br></div> 本次2025新春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第五程,我们前往和歌山市。从6天前登陆名古屋,我们已经在纪伊半岛作了一个逆时针大回环,和歌山市是我们回国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我们将欢度春节,随后从邻近的关西机场回国。 告别银沙碧海涌古汤,潮音雕琢蓬莱乡的白浜仙景,中午12:20我们搭乘黑潮16号特急列车,只需短短28分钟便抵达和歌山站。 国人在日本关西旅行频率较高的一定是大阪、京都、神户、奈良,再小众一些的会去姬路和宇治,却很少关注位于大阪西南边与关西空港近在咫尺的和歌山市。事实上这座堪称历史与风雅的诗意之城却珍藏着诸多宝库绝景。我们先去中央及北片区,包括和歌山城、加太港和贵志川线区域。 而和歌山市最受铁道控治愈系旅人所钟爱的活动大概要数乘坐和歌山电铁·贵志川线特色列车了去看猫站长了。除了列车和站台里的猫元素,全长14.3 公里沿线的寺庙神社以及观光农园等景点而倍受旅行者的青睐。关键是这条线路在包含在「伊势、熊野、和歌山区域周游券」范围内,拿它搭乘这段特色列车用足5天有效期。不然购买1日乗車券的话为410円。 2007年,和歌山电铁公司为了挽救频临关闭的贵志川线,任命一只名为小玉的花斑家猫为贵志站的站长,成功吸引了大量乘客。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日本和歌山电力铁路公司将车站和列车都作了大量猫元素的改造,从此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贵志川线。 黑潮特急抵达和歌山站后,不用出站台,从月台下方隧道直奔第九站台,一路不仅有小猫脚印指引,楼梯间一旁还有与小玉合影的各站景点图片。 站台上迎候我们的是绿白涂装的动物爱护号电车。从和歌山站始发列车每半个正点发车,全程32分钟、停靠14个站点。每列车和主要站点都有各自图案的印章可以打卡。 车厢内空荡荡的,大多都是前往贵志站的猫咪朝圣者。如同公交般后车门上、前车门下,只有司机一人负责开车、检票,并且临时售卖车票。动物爱护号电车里里外外满是各种可爱的动物元素,眼前的横幅上写着「我们小猫在家里最安心了,所以就别出去哦!」 列车慢慢腾腾走走停停,半小时后抵达终点「贵志站」。车站很简单,只有一侧站台,出入口没有栏杆、闸机,也没有值班人员。站台上有小玉たま、草莓いちご和玩具おもちゃ三列电车的木制鸟居及绘马,而一代小玉たま站长的たま神社最为显贵。对于日本人来说,可谓世间无处不神灵。 猫迷们争相奔到猫站长的玻璃柜前,却只见二代猫站长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原先的贵志猫站长「小玉」于2015年6月22日去世,享年16岁。在她担任站长的八年时间里,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使贵志川线从一条原本即将被废弃的线路跃升为旅游热线,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贵志站在2010年8月重新装修启用。走出车站,站在广场上可以看到站房的全貌,站房采用传统的扁柏皮葺顶,屋顶上的窗户镶嵌着彩绘玻璃,却也被建成猫脸的可爱模样。车站的左边是小山商店,现为小玉博物馆。一代小玉的主人就是小山商店的店主。<br> 站厅内的小玉博物馆商店里全是各种以小玉站长为主题的饰品、玩具、食品等周边,站厅对面的商店是更为抽象的小玉造型。 四处的墙面全是一代、二代小玉的形象、写真、委任状和荣誉证书,还陈列了一代小玉生前穿戴的衣服帽子,连贵志川线的时刻表都被一代小玉的各种姿势写真保卫着。 一旁的小玉咖啡厅可容纳约30位左右的顾客,提供的咖啡价格从300~450円不等,里面所有陈设也都是以小玉的彩绘形象为主,连椅背也做成了猫迷形象,甚至还安上了猫眼。 在贵志站停留了半个多小时,回程恰好乘坐小玉电车博物馆号。小玉博物馆号列车出自于知名工业设计师水户冈锐治之手,车辆为两辆编成, 外装为墨绿色涂装。 博物馆号的内部装潢采用木材和风,配置了豪华舒适的沙发、座椅,小孩活动的围廊,甚至还装有四排扭蛋机,乘客可以随时投币扭蛋,包括天花板及地板等许多地方都有加上小玉站长的图案,让人觉得既富贵又可爱。 整列车厢宛如豪华酒店休息室。顺道一提,小玉电车博物馆号两辆列车内外共有777只猫迷图案。 12分钟后我们在伊太祈曽下车。这里是熊野古道和龙神街道的相接处,自古以来作为交通要道繁荣至今。据说江户时代的大庄屋「旧中筋家住宅」等街道的痕迹至今还残留着。 出站遇见相向而行的梅星列车及站外停放的草莓号和查金顿号电车。 令人惊喜的是今天周一,按猫站长的出勤表,本该是休息日的伊太祈曾站长「四玉」出现在岗位上,真是意外的好运气。 比起贵志站的二代小玉,「四玉」果然如传说中的活泼萌动,喜欢在游客面前上下跳跃玩耍,就在我们逗留的短短几分钟,她就变换了多个不同的身姿造型。 与伊太祈曾站徒步约5分钟距离的伊太祈曾神社,是以木神为祭神的神社,最早被纪载在史书的年份是702年,距今已超过1300年,五十猛神相传是将树木带到纪伊国的神明。有棵上半部已经被锯断的大树,却还是围上绳结被供奉保护着,原来这是神社内的「御神木」,1962年因为遭受雷击而引燃,后来枯萎后只留下3公尺高的树木下半部。 伊太祈曾站停留15分钟,过足了观猫瘾,我们再次登上了小玉电车草莓号。这列经精心改造后的2271F号电车于2006年命名为「草莓电车」,灵感的来源是贵志站附近的特产草莓。全车从外到内,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各色可爱的草莓Logo。 草莓元素渗透进电车的每个角落,大大的草莓,为乘客带来新年的祝福。可爱的草莓坐垫,坐上去软软的。除了欣赏沿途风景,也可以看看经营者的巧思,将大草莓、小猫咪身影化为如此可爱图案。 17分钟后,我们在日前宫站下车。这个车站更是小得没有站房无人值守,上下车全靠乘客自助。 和歌山地区至今还留有「参拜西国三社」的习惯。与车站5分钟步行距离的「日前神宫」和「国悬神宫」座落在同一处,在日本也是屈指可数的,被统称为日前宫。以八咫镜之前造就的像镜、日矛镜为御神体,作为纪伊威之宫受到人们的崇敬。<br> 从日前宫站到和歌山站只有2站5分钟车程,我们搭乘的是以日本和歌山县特产梅为原型打造而成小玉电车梅星号,车厢内陈列着众多和歌山县产梅制品。至此我们体验了贵志川线6种电车中的4种,除了小玉号电车外的5种都被摄入我的镜头。 走出JR和歌山站也就结束了和歌山电铁贵志川线行程,5天效期的「伊势、熊野、和歌山区域周游券」完成了本次使命。按我们实际使用所需费用为25420円,远超其票面的16500円,可见只要规划到位,这张周游券还是物超所值的。 和歌山市有两座主要的枢纽车站,分别是JR和歌山站和南海电铁和歌山市站,其中和歌山站位于市中心,附近有「和歌山MIO购物中心」和「近铁百货」等众多商家及多间酒店及食肆,站外是市内主要巴士站,有多路公交车通往和歌山市内各处。 我们把余下两个整日留给了和歌山市。这两天分别购买了和歌山市全线1日巴士乘车券,基本玩遍了和歌山市观光案内的多个推荐区域。 首先,当仁不让的是和歌山城。从和歌山站搭乘多路公交线路都可以在「和歌山城前」 站下车,面前就是和歌山城护城河上的「一之桥」。既然是一之桥,那过桥当然就是正门「大手门」啦,不过它却是从浅野中期就开始启用了,当初名为「市之桥御门」,大门的形状不是楼橹式而是带顶的,为较简朴的高丽式大门。 和歌山城有着完整的护城河水系,日本人称护城河为「堀」,纪之川流经和歌山城的北部,为城堡天然的护城河。按我的经验,日本这种山城一般都是免费进入的,直到天守阁方才需要买票登楼。 16世纪后期,丰臣秀吉在伏虎山筑起了和歌山城,从此开始了和歌山的历史。此后,在17世纪初,首代将军家康的第10个儿子德川赖宣将和歌山建成了城下町。和歌山开始逐渐兴旺起来。 和歌山所在的山,叫做伏虎山,自然要有座伏虎像,只是这位仁兄没有多少老虎的威仪,虽然个头蛮大,样子像只大猫。 这是和歌山城的平面图,红色箭头是我们的游览路线,我们花了两小时,把主要的景点跑了个遍。 我们没有直奔天守阁,而先去看看东南角的「冈口门」。其实冈口门才是原本的正门,浅野中期被改为后门。现在的门建造于元和7年(1621),门洞上方有白色的楼橹,是德川家造的。此门从未毁于战火,属于古藩时期留下的珍贵遗迹,与续塀(土墙)一起在昭和32年(1957)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 去往冈口门的路边有一座小小的动物园,里边主要是童話園和水禽園,但今天恰好闭园。别看它小,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第四古老的动物园。 和歌山公园是关西著名的赏樱名所,现在虽然不是樱花季,却仍然葱葱郁郁非常好逛。去天守阁要走一段名为「表坂」的陡峭山路,越往上走,感觉越荒凉,甚至没有遇到一个人,这哪像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市中心的样子啊! 走完「表坂」是一段平缓的坡道,路边一组石块大有名堂,前几天我请教了DeepSeek得知,这叫「七福神宝船絵」,日本的「七福神」(しちふくじん)源自民间信仰的七位福神(惠比寿-大黑天-毘沙门天-弁财天-福禄寿-寿老人-布袋和尚)组合,融合了神道教、佛教、道教等多元文化,象征幸福、财富、长寿等吉祥寓意。 来到「本丸迹」,终于一睹和歌山城天守阁真容。和歌山城始建于1585年,是丰臣秀吉的弟弟丰臣秀长所主持建造的,曾经为德川御三家中治理纪伊藩(又名纪州藩、和歌山藩)的纪伊德川家的居所,纪伊藩的第五代藩主吉宗和第十三代藩主庆福,后来分别成为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和第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在保存了300年后,明治四年(1871年)随着废蕃置县,和歌山城也被废。其中外城在1885年被移到大阪城,从昭和6年(1931年)起被作为大阪市的迎宾馆。 和歌山城从第三层的大天守开始顺着多门(走廊)、天守二之御门(楠门)、二之御门橹、乾橹、厨房最后到小天守,经多门橹连接的连立式天守,与松山城、姬路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 大正至昭和时期的著名诗人、作词家西条八十曾到访和歌山,受当地风土启发创作诗歌《紀の国》,中文大意:<br>纪之国啊 绿意芬芳,<br>城垣石壁 高耸入云,<br>侧耳倾听 潮声回响,<br>于此山丘 追忆沧桑。<div>由和歌山市民团体于平成元年(1989年)在和歌山城内树立歌碑,以纪念其文学贡献。</div> 楠门外设有售票处,和歌山城天守阁连同历史馆门票410円,因持有和歌山市全线1日巴士乘车券,享受优惠票价300円。 从二手门进入城池,天守阁赫然眼前。虽然昭和10年和歌山城被指定为日本国宝,但可惜的是二战时期和歌山城遭到美军的轰炸,城内11栋建筑包括天守阁被悉数烧毁。直到1958年才重建,包括本丸、天守曲轮、二之丸、西之丸、三之丸、御蔵之丸、松之丸等建筑,不过重建后的和歌山城,已经不是最初的木结构,而是采用钢筋混泥土来重建,类似于大阪城。 进门后是个小庭院,一株硕大的吉野樱后面,天守其实很小但是非常精妙。 天守阁内的陈设俨然是一座小型博物馆。其中1:30比例天守阁木结构模型为江户时代天守阁(1850年重建)的木构架模型,解析了「层塔式天守」结构贯穿多层的中央立柱具有极强的抗震性,刻意展示了屋顶两侧「千鸟破风」的拼接工艺。 二层的武士文化展区中最为希贵的是纪州德川家初代藩主德川赖宣(德川家康第十子)的盔甲复制品,原物藏于和歌山市立博物馆。甲胄为赤系威胴具足,象征武将权威。盔甲装饰有德川家三叶葵纹,头盔前立为镀金新月形装饰,体现藩主的威仪。 天守阁的3层展陈了原天守阁屋顶的陶制鯱,在1945年空袭中烧毁,现展示残片与复制品。其中残片长约30厘米,表面有黑漆痕迹;复制品为金色,高约2米,立于天守阁顶层屋脊。 这里展示的扇与剑,其中的代表展品为大胁差「和歌山贞宗」剑,刻有纪州德川家徽三叶葵纹,在印章强化「不可逆的权威」的前提下,印章扇的隐喻为:扇子开合象征「掌控力」。这让我不由得想起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菊与刀》一书以菊花象征的优雅与刀象征的刚毅共存,来分析日本人的行为模式。 登上天守阁最高层的观景台,寒风骤然变得清冽,却将纪之川、 和歌山市区美景尽收眼底。 木质栏杆外,整座城池如一幅徐徐铺展的浮世绘——纪之川如一条银亮的绸带,蜿蜒穿过层叠的墨绿山峦,在秋阳下泛着粼粼碎金。远处的海岸线若隐若现,大阪湾的波光与天际的云絮融成一片苍茫的灰蓝,仿佛德川家的战船仍蛰伏于历史的雾霭中。 从天守阁下来的长廊,展示着如同日本其它知名的城池必有的日本100名城图例。位于天守阁西侧廊道的「翠竹猛虎图」双重意象融合:猛虎象征武士精神的勇猛刚毅,翠竹则代表东方美学中的君子品格,二者形成动静相宜的哲学对照。通过极具张力的猛虎形态与静谧摇曳的竹枝组合,暗含佛教「动中取静」的禅机思想,是江户时代南画(文人画)的典范之作。 下得城来,在天守茶屋前拍照留念。充当「忍者」的本人不小心把手伸出茶屋墙边,出现了「穿帮」镜头,哈哈! 天守阁东侧设置了一处「本丸御殿迹」的小平台,导览案内中特意标注了推荐摄影点,让我们上去看看。 果然,站在本丸御殿迹的残石之上,天守阁的剪影斜倚云端,三重檐角挑起半阙春色,朱漆斑驳处似凝着德川家未褪的残阳。千鸟破风在暮霭中舒展,如一只倦栖的鹤,而石垣上野蔷薇的藤蔓正悄然攀附时光,将战国的铁血与江户的浮华,织成一片沉入地底的余光。 从弯弯曲曲的「里坂」下山,面前的这片草坪区域为昔日的二の丸庭园。德川家藩主时代,对本丸御殿在山上感觉既窄又不便,所以把办公起居的居所设在了二之丸御殿。二之丸分为表向、中奥和大奥。表向用于将军治理藩政,中奥是将军的官邸,大奥则是将军的私宅,也是将军的母亲、正室、侧室和各女官(被称为「奥中女」)的居所。 这就有了这座「御桥廊下」存在的意义,它是德川时期为方便藩主及侍从和奥中女往来于兴趣场所西之丸和生活居所二之丸架设的桥梁,为了遮挡风雨,又不让外面看到而特意设置有屋顶和墙壁,由于两岸的高低差而呈现为一座斜向11度的廊桥,这在日本国内也非常罕见。复原重建于2006年3月。 御桥廊下长约50米,游客可以脱鞋穿行。拾级而下,防滑阶梯略感咯脚,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木柱与梁架采用榫卯结构「地獄組み」尽显江户大工技艺,颇感昔日藩主在杀伐与风雅间的微妙平衡。德川赖宣曾在此廊中折梅咏和歌:「戦の香を梅一朶に封じ込め」,意为「将兵戈气息封入一朵梅中」。 从御桥廊下穿越后,紧接着西之丸的「红叶溪庭园」。1621年,德川赖宣为彰显纪州德川家「御三家」的尊贵地位,命京都庭师借鉴桂离宫意境,结合和歌山地形打造。 这座纪州德川家初代藩主德川赖宣亲自设计的池泉回游式庭园,利用伏虎山的溪谷地形,以自然山水为骨架,融入了武家的权力美学与文人隐逸之趣。其名源自秋季溪谷中如火如荼的红叶,但四时景致皆如诗画,被誉为「纪州第一隐世之庭」。 在沿溪300株日本红枫衬托下,钓殿风格的鸢鱼阁显得格外优雅。而池中「三尊石组」暗喻德川家康、尾张、纪州御三家格局,引自城内山泉的三段瀑布流向天守阁方向,象征「权力源流」。传说德川赖宣常扮作隐士,在茶室与儒臣赋汉诗。庭园中藏有他的和歌碑「散る紅葉流れてやがて 世の波の末は君こそ 知るらめ」—飘零的红叶终随世浪流去,唯君王知其归宿。 红叶溪庭园不仅是自然与匠心的结晶,更是一卷凝固的江户诗篇—德川家的野心、文人的风骨、四季的轮回,皆在枫影水声中低吟未绝。 走出红叶溪庭园的大门,也就意味着向和歌山城道别。公园西侧,却还有一座「和歌山历史馆」,也含在和歌山城天守阁门票内。2楼历史展览室不仅展览和歌山城建成以来的历史变迁、还可以体验茶道和能乐剧等纪州德川家庄严的武家文化。 乐见南方熊楠与中山先生的合影!熊楠立志复兴东洋,在伦敦与孙中山意气相投。得知熊楠回国的孙先生,即刻从横滨来到和歌山与之六次畅谈,这枚珍贵的照片由元寺町的浅井照相馆为熊楠兄弟何孙先生所摄。左起为常楠、熊楠、孙文、常楠长子常太郎、温炳臣、楠次郎。 与和歌山城一路之隔的正北方这幢大楼是和歌山市役所,也就是我们理解的市政府。按我的攻略,我们今天的正月初一年饭就在这里。 市役所大厅随意出入,虽略显陈旧却窗明几净整然有序。抬头便见五位和歌山市荣誉市民,中国人熟悉的松下幸之助名列榜首,这位和歌山县出身的企业家不仅建树良多,还为和歌山城重建提供诸多支持。而我国的济南市和韩国的济州市分别为和歌山市的友好姊妹城市。 在市政府楼上吃饭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和歌山市役所整栋楼都是市政府办公室,四楼更是市长办公室,我们直达顶层14楼,「農园食堂」无需登记预约,前台还为刻意为我们安排了景观坐席,1490円的和风料理自助餐,猪牛鸡鱼及各种有机蔬果、米饭寿司荞麦面,味噌茶饮甜品冰淇淋,品种丰富食材新鲜,周围全是当地人来吃,味道很好! 尤其是正对和歌山城的景观位,把大小天守、二之丸草坪、御桥廊下及西之丸红叶溪庭园同框尽收眼底,更是秀色可餐、值回饭价。 市政府食堂的这顿年饭吃得心满意足,下楼小走几步在城北桥巴士站搭乘117路巴士前往和歌山市站。 这就是与「和歌山站」一字之差的「和歌山市站」,位于纪之川畔,是南海电铁的终点站。从这里出发也能去关西空港,但与和歌山站搭乘JR在日根野换乘不同的是,南海电铁必须在泉佐野换乘。 我们来和歌山市站却是冲着南海电铁加太线:别具一格的吉庆鲷鱼号列车而来。加太线最初由加太轻便铁道于1912年开通,全长约9.6公里设有九个站点,此区域面对大阪湾,这一带盛产海鲜,其中以鲷鱼为大宗,而鲷鱼的日文发音「めでたい」与可喜、可贺、吉庆的发音类似,随着沿线的自然风光及终点加太海滩与加太温泉的升温,于是就用这谐音打造了吉庆鲷鱼号主题共4款列车めでたいでんしゃ。 我们刚好搭乘粉红色的妈妈鲷鱼(さち),粉红象征着活力与幸福,车内处处可见鲷鱼图样,壁面的装饰又融入了雏人形(女儿节的人偶),这样从外观到内部延续了少女心的装饰,又呼应了终点站「淡岛神社」。连高低起伏的拉手都凸显着设计者面对不同乘客的用心。 全程24分钟,我们在小小的「加太」站下车,乘客不多,除了我俩只有几位当地的居民。这座明治45年(1912年)启用的火车站于昭和5年改为电气化列车专用,但几乎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出站没多远便可看到加太地区观光案内所。 我们沿着和歌山市观光协会在加太地区主推的「葛城修验」线路行进,沿线多个历史文化旧址。「葛城修验」是日本修验道山岳信仰在与纪伊半岛自然与人文环境交融中形成的独特修行体系。其核心围绕葛城山脉南麓的灵峰展开,以加太地区为重要修行据点,融合了神道、密教与自然崇拜,形成「海与山」共生的神秘修行文化。 明治末期的现代·时髦的西式建筑旧加太警察署庁舎(中村邸)。彼时其内部书馆、审讯室、拘留所、道场、会议室、署长室等<br>全套设备齐全,目前正在申请为国家注册有形文化财产。目前已经是个人资产无法入内参观,只能在门口拍拍照片。 历史悠久的真言宗寺院「常行寺じょうぎょうじ」,与当地海洋信仰、修验道文化深刻交织,被誉为「纪伊水军的精神灯塔」。寺内有棵树龄500年极具传奇色彩的古树「龙卷木たつまきの木」,传说室町时代,纪伊水军的安宅船遭遇龙卷风,风中隐约有龙神持独钴杵指向加太海岸。风息后,常行寺境内凭空出现此树,树干纹路似龙鳞,遂被奉为龙神凭依之物。 午后的加太几乎空无一人,古色古香的街道中兀自伫立着一枚嘉永2年的道标,其四面刻字,指向山岳灵场(肩白山)与京都神社,体现「山海共敬」的信仰结构;基座刻有捐建者名及波兔纹(海浪与跳跃的兔),隐喻「月海共生」。 往前不远,加太春日神社的主殿为罕见的三间社流造,屋顶置有「鲛瓦」,檐下悬吊海螺形铜铎,风过时音色似远洋螺号,很好地表现了桃山时代的特征,被指定为国重要文化财,神社不仅祭祀春日三神,还祈愿安产、初宫参拜、地镇祭、家内安全、交通安全、合格祈愿、厄除以及病愈和愿望实现。 继续前行,来到堤川加太桥桥头450年前创建的阿弥陀寺,中兴之祖明誉法道在正保2年(1645年)圆寂,本堂则源自明治4年(1871年)迁移自已废寺的大智寺御霊屋,寺内环境和建筑让参拜者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沿着堤川边走,又是宁静的街道,所以其实还蛮简单不会迷路。加太原为一个小渔村,保留着许多怀旧的海滨小镇特色,越靠近港口越有海鲜的海味,风吹来也都有海的味道。漫步其间,可以感受到日本传统渔村的宁静与美丽。 终于走到加太港西南角,眼前突然一亮,一座鲜红的鸟居昭示着加太地区最为闻名且富于神秘色彩的淡嶋神社到了。 这座因举行女儿节人偶大海漂流活动而闻名的神社,是淡嶋信仰的发祥地,全国1000多家淡嶋神社系的总社。事实上该神社供奉被尊称为「女性之神」医药之神少彦名命,祈求女性疾病治愈和平安分娩。 传说中充满神秘甚至惊悚色彩的是神社内摆满了供奉用的日本人偶娃娃,这一习俗起源于江户时代的「雛流し」仪式,并且保持至今,每年3月3日淡嶋神社将弃之不用的人偶放入水中漂走来驱除家庭不幸。<br> 看看四周围的雏型人偶,满满散布在各个角落,若不是早已知道神社有许多的人偶,乍一靠近可能还真会被吓到。让我不得其解的是,明明娃娃被大量的摆在室外,却都很干净。 据说人偶在家里放久了会有感情,甚至会有一些灵异传说的出现,让人感到不安,因此远远近近的民众会把不要或丢弃的人偶送到此处让神社帮忙处理,还有些比较「特别」的人偶就会放在特别之处,至于怎么特别,这就是另一种传说了。 原以为只有娃娃人偶类,没想到连瓷器、陶器娃娃都有。主殿侧面有不同的玩偶分区,像左下角这张就是满坑满谷的狸猫区。很传统的日本家庭都会有至少一两只人偶,旧了或是不用了的人偶神社可以帮你处理,不过必须本人送到这里,并办理手续才可以,而不是随便寄来就收呢! 神社境内还有一两座小神社,供奉着叫不出名的神祇。 神社旁就是加太漁港,加太作为渔业小镇而兴旺,还拥有景观极佳的海岸线,又是濑户内海国家公园的东岸以及从千叶県铫子市起沿太平洋自行车道1487公里的终点。 面向加太港的纪淡海峡「友之岛」是由4座小岛组成的无人岛群,其中唯一可以乘船登陆的冲之岛因炮台遗迹而闻名,也是「葛城修验」的起源地。今日人迹罕见,这个季节似乎没人上岛,不如就在加太港吹吹海风,看看风景吧。 回到南海电铁加太站,等下一班回程列车来到前,好好看看这个小车站。这座车站很会营销,陈设有各式各样的南海电车周边商品,也有加太地区的旅游情报。连乘客入口的上方都安置着吉庆鲷鱼号4个系列的列车模型,真的相当可爱。站台尽头陈列着鲷鱼的日文发音的首个假名「め」字模型。 回程列车是加太线海蓝色的爸爸鯛魚「KAI(かい)」!这辆列车以蓝色为主题,走进车厢内部,好像走进了一个海洋世界,车厢地板贴着各式各样的贴纸,有蛙鞋、冲浪板等;椅垫绒布上印着章鱼、虾子、鲷鱼、海马等图案,设计丝毫不马虎,列车的把手特别设计成螃蟹、贝壳及鱼的各式图案,随着列车摇摇晃晃的样子真的很像一群在海底悠游的生灵,相当可爱俏皮。很难想像这是一条专门跑冷背路线的列车。 回到和歌山市站,我们乘上273巴士,15分钟后到和歌山大学站下车。根据我们的喜好,专门浏览了一番远离繁华市区的和歌山大学。 余晖漫过生石山脊,为和歌山大学的青灰校舍镀上一层淡金。工学部庭园的百年藤架下,紫穗垂成理科生的浪漫函数;教育学部的回廊外,纪州漆器纹样的陶板墙与学生的速写本互为注解。风起时,农学实验田的麦浪与系统工学楼顶的风向标共舞,熊野古道的松香悄然潜入阶梯教室半开的窗。 校园坐落在荣谷地区,实际上部分区域建在山坡上,想必给学生日常通勤带来了一定的特殊体验。虽然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却实现了自然美景与学术氛围的完美融合。 浏览一圈校园后,到附近的和歌山大学附近的永旺梦乐城(イオンモール和歌山)逛逛,作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几项专为学生提供的服务挺有特色:1楼咨询台可免费领取外语学习资料、预约兼职面试角、提供正装租赁;每月末举办「纪州物产市集」,学生摆摊售卖农学部自产柑橘、工学部3D打印工艺品。 夜色阑珊,完成一日游程的我们在西三番丁站候车回酒店。也算一项为学生的服务,这里的末班电车结束后,还设置了商场至大学宿舍区的深夜巴士。 在和歌山市的前两晚,我们住和歌山站附近的和歌山舒适酒店Comfort Hotel Wakayama,从和歌山站的顺向右手边第一条小巷进去100米左对面就是,「近铁百货」有个侧门就在酒店附近,商场营业时间都可以通行,去哪里都很方便。 Comfort在日本各大中城市都有分布,我们的双人房带浴室室内13平米,在同类酒店中还不算小,房间内设施标准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舒适酒店还有一个特点是房价都带免费早餐,虽然种类不多,但味道不错,品质有保证。中国春节假期我们每日双人房费RMB336,性价比挺高的(没有做广告的意思)。 尤其令我满意的是,我在订单上补充了唯一的要求「高层景观房」,酒店方面果然用心地满足了我的希望。这幅我们房间窗口的画面让我对和歌山市留下了相当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