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忘记曾经在哪里看到过这篇《寒露籽 霜降籽》文章。当时一看到这个题目就觉得一种很熟悉的亲切感。对于一个生长在农村的我来说,知道寒露籽霜降籽的含义,是指山上的油茶(也叫木梓)这是由于油茶品种的不同成熟的有迟有早,所以釆摘的节气时间也不同。</p><p class="ql-block">当时一口气读完,那摘木梓时曾经经历过几十年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作者写的是赣南地区上犹县的。当时就想要是能见到作者或者联系上他,该多好!这个愿望一直埋在心里,无从下手,也没处可寻。</p> <p class="ql-block">3月13日下午收到赖主编的信息,我还在犹豫不决,我告诉赖主编我的理由:一来我不是作协会员,(我没有去申请加入,其实我也够加入的条件。)他说你是文化信丰的作者,你可以来。但是名额有限啊。二来我的时间也不确定。我说要不先把机会让给优秀的人,如果明天下午还有名额而我又有时间,那我就来。他回了一个0K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14号中午确定下午正好有时间,我就发信息给赖主编,他说,你可以来。于是下午早早到了新华书店,坐等会议,认真看着标题,觉得似乎不该来,因为是座谈会,意味着必须要发言。在忐忑不安中,县作协主席刘景明陪同一个个子比较高,挂着工作证的身材丰满匀称披肩长发的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性走进来。后来才知道这个女的就是简心。是4个100的文化导师。</p><p class="ql-block">简心原名叫郭玉芳,上犹人。她首先发言,语速不快不慢,即兴发言,风趣幽默,谦虚。她讲了这次座谈会的目的,未来的打算,如何在未来的日子里,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将举行面对面的改稿。</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谈了自己的一些自己的想法,见解,要求。各抒己见,三言两语,或长篇大论。</p> <p class="ql-block">最后简心进行小结:她说大家要敢想一一人有无限潜能。敢写一一平时注意积累,敢投稿一一提升自己。写作时要东张西望(写同样的题材,看看别人怎么写的,要避免雷同,自己要另辟溪径。平时自己要成为摄像机,见到什么摄取下来,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做好手电筒一一把摄取到的东西形成一束光发射出去。</p><p class="ql-block">她还提出两个围绕两个主题:《森林里的赣南》《大地上的工匠》来写。</p><p class="ql-block">最后她还向大家赠送了她的著作,我有幸拿到了《客路赣南》第一篇文章就是曾经看过的《寒露籽 霜降籽》</p><p class="ql-block">真的是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会后刘景明主席还把简心主席的几本书赠送给了部分参加会议的人,我有幸要了两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