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张念理</p><p class="ql-block"> 接到潍坊酒文化研究会阎海峰会长微信,说要去景芝元隆酒庄,问我是否有时间一同前往,我不加思索,立即答应说去,我认识元隆酒庄冯总,因为前几年我和几位朋友去过元隆酒庄,不光知道元隆酒庄春开窖酒业董事长冯金国是豁达之人,热情好客,还知道元隆酒庄里有美酒“春开窖”,到元隆酒庄品酒做客,这等好事,我求之不得,哪有不去之理!</p><p class="ql-block"> 景芝在明代大学者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被称之为“齐鲁三大古镇”,分别为景芝、兰陵、颜神(今天的博山)。景芝其名最早见诸于《元史·顺帝本纪》,据载北宋仁宗景祐年间,景芝地域数次发现灵芝,地方官向朝廷上表献瑞,于是皇帝御赐以年号首字和灵芝末字组成“景芝”这一地名。景芝在北宋设镇,自元代以来,先后设县丞、通判和巡检司等。1945年景芝一带解放,在今景芝驻地设淮安县,1950年,因与江苏省淮安县重名,更名潍安县,1952年,撤并入安丘,复设景芝镇至今。《安丘县志》载:自明代始,该地“商业繁盛,产白酒颇著”,有“十里杏花雨,一路酒旗风”之说,历史上的景芝就是“商贾云集,富甲一方”的重镇。景芝盛产白酒历史悠久,素以酒乡闻名于世,有“十里杏花雨,一路酒旗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提前联系了我的朋友,冯总亲戚,原安丘博物馆馆长刘冠军老师,让同学马连举开车拉我们俩上路了,本来想在阎会长到达之前,提前到元隆酒庄等候,可我们刚进景芝,就接到阎会长电话,他们已经到景芝十字路口红绿灯下,不知元隆酒庄路线,我们快速赶到,和阎会长汇合,然后带路,很快便到达元隆酒庄,冯总已在等候,握手寒暄后,便到冯总接待室喝茶,稍作休息。</p><p class="ql-block"> 待阎会长和冯总去另一房间谈业务,我和与阎会长一同从潍坊赶来的朱建华老师,便漫步在充满酒香的院子里,随便看看。正对西大门是高高的景观墙,墙上醒目的书写着“秋收.冬藏.春开窖”七个大字,院子里是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果树,时值春分季节,大地已经褪去寒冬的矜持,将积蓄了整个冬春的能量化作生命力,转化成春色的斑斓,成就了满枝含苞欲放的花蕾。院子里空隙的地方是石碾、石磨、石槽、大缸等古老物件,树丛间还有许许多多大大的酒缸,花卉果树与古老物件、酒缸摆放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整个院子里洋溢着淡淡的、甜甜的酒糟的香味,充满了妙曼的诗意,留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院子的最南边,酒香愈加浓烈,原来我们已经来到元隆酒庄的酿酒车间,七、八位工人正在忙碌着,有的在推料,有的在拌料,各忙各的,车间里烟云迷蒙,散发着浓浓的酒香,未及品尝,已让我们陶醉。我们和工人师傅攀谈着,知道了元隆酒庄的酿酒车间内,有100多个酿酒窖池,80余个酿酒大瓮,紧邻浯河而建,窖池最近的距离浯河只有8米,最远的也不过50米。原来冯总将元隆酒庄建在浯河岸边,把一个酒厂建成了充满田园风情的花园式的生态酒庄。</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林间小道,穿过一片白树,穿过一片竹林,来到浯河岸边,一座长虹般的铁架大桥横跨在浯河上,铁架桥旁的石碑上介绍,桥名曰“元春桥”,取“元隆酒庄春开窖”之意,浯河对岸是如同百花园,一丛丛花卉,一垄垄菜地,一个个棚架,一排排栅栏,一棵棵果树,几个鱼塘,几块别致的小菜园,映入眼帘,让人眼前一亮,心情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浯河岸,漫步在碧绿的菜园里,漫步在花卉果树林子里,忽然我与“春开窖”的记忆闸门打开了。</p><p class="ql-block"> 最初我认识“春开窖”是20多年以前了,好像是2003年的春节,我一个搞企业的学生给我拜年,带来了两瓶“春开窖”,我一看淡黄色硬纸外包装,大概了了,也没当回事,我准备菜肴的当口,我学生已经把春开窖打开了,我再看“春开窖”包装盒不周正,酒瓶也是玻璃的,我就是说,我们不喝这酒,过年我们喝好的,我就拿出一瓶“老虎头”,“老虎头”就是39度景阳春,那时我工资八百多块,一般家里来比较重要的的客人才喝“老虎头”,客人多时,只好喝一瓶或者两瓶,然后再喝简装景阳春,在我心目中“老虎头”至高无上,今天学生拿来的“春开窖”肯定不会好于“老虎头”。没想到学生却说,老师,“春开窖”酒厂刚生产的,比“老虎头”强多了,不信你尝尝!于是我们每人倒上一杯“春开窖”,我看到“春开窖”酒体清澈透明,酒花均匀饱满、小且细密,散发出浓郁芳香,我们每人喝上一口,感到口味纯正,口感美妙,醇甜柔和,余味爽净,芳香浓郁,给人一种清新质朴的感觉,有一种淡雅自然的味道,的确是难得的精品佳酿!想起初识“春开窖”,要不是学生及时提醒纠正,假如面对众多宾客,我岂不出了丑!</p><p class="ql-block"> 自此,每年春节,尽管工资微薄,我总是买几瓶“春开窖”,每次重要客人到家做客,首先开上一瓶“春开窖”,大家慢慢品尝,然后再喝其他酒。后来,“春开窖”不见了,超市里也买不到了,听说不生产了,渐渐的就把“春开窖”遗忘了。</p> <p class="ql-block"> 前几年,一位“好酒”的邻居,知道我是酒文化研究会的,要我无论如何,给他弄几瓶老“春开窖”。于是就和几位倒腾和收藏老酒的朋友说了,见着“春开窖”,不管价钱,都要和我说,还真有一位“倒腾”老酒的,收了一箱“春开窖”,问我要不要,我说要,一问价钱,每瓶一百元,我就赶紧去拿来,给了我的邻居,拿酒时,倒腾老酒的朋友一再和我说,他就是一百一瓶收的,其实我知道已经十多年了,这个卖酒的肯定不喝酒,也不了解老酒行情,知道他是不会一百一瓶,把“春开窖”卖掉的。</p><p class="ql-block"> 大约是疫情之前,安丘博物馆刘冠军馆长到我家做客,给我带了两瓶“春开窖”,我问他上哪里弄的“春开窖”,他说“春开窖”是他“连桥”冯金国研创的,现在是春开窖酒业董事长。酒桌上,我没舍得拿出刘馆长带的“春开窖”,我自己收藏了。</p><p class="ql-block"> 正想着与“春开窖”的源缘,刘冠军馆长打来电话,让我们赶紧回去,看来阎会长和冯总已经谈妥。在接待室里,我们又边聊边喝茶,已接近中午,冯总领我们到了他的春开窖非遗工房,冯总说先品酒,我们就来到从1年、3年、6年、8年、10年,一字排开的酒坛前,我们先喝一小杯一年藏,有喝一小杯6年藏,最后喝了一小杯十年藏,越喝口感越好,酒香越浓郁,阎会长禁不住“啧啧”称赞,“好酒,好酒!”,我也被一杯杯浓烈的春开窖酒陶醉,似乎有了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在元隆酒庄非遗工房里 ,通过冯总的介绍,观赏着酒架上一瓶瓶自酿的美酒,又看看版面上对“春开窖”悠久历史的介绍,回到家又查了查有关资料,我对“春开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冯氏元隆酒庄历史悠久,“春开窖”酒也已经有300多年的传承史。冯氏为临朐、安丘一带名门望族,始祖为临朐冶源冯裕,字伯顺,号闾山,明成化十五年生于辽东广宁。冯裕为官二十八年,七易其职,南北奔波,官位不断得到升迁,最终因看透官场,从贵州按察司副使任上致仕归乡,定居临朐冶源。清康熙十四年(1657年)四月,临朐冶源冯裕六代孙冯素迁徒景芝定居,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小烧锅。景芝冯素的第五代孙冯元隆又将传统的小烧锅发展为大商号,将自己的名字“元隆”作为商号。元隆酒坊所产“元隆宝烧”曾通过清末翰林冯尔昌推荐为清宫廷内府用酒。</p><p class="ql-block"> 冯尔昌何许人也,安丘景芝人。是冯氏本家,冯素八世孙,字友文,号仲山,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乡试中举,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福建道、四川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光禄寺、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司参议,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卿兼光禄寺卿,最后升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冯尔昌生在官场腐败深重的清末,为学时刻苦认真,注重自身修养;任职后做事干练,敢于担当,洁身自好,拒绝贿赂,从此取得了慈禧信任,屡屡得到提拔重用。</p><p class="ql-block"> 他主张:“治国者,人才也。为官者,清廉也。”他心忧天下,公而忘私,尤为后人所推崇,由于冯尔昌的大力推介,冯氏元隆烧锅产的“元隆宝烧”不仅成为清宫廷内府用酒,还大放异彩,一时名誉天下。</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诸城诗人刘翼明,途经安丘景芝时,借宿友人家,友人尽地主之谊,以元隆酒坊产的“桃花美酒”敬之,诗人刘翼明饮后大赞“桃花美酒”爽口醇香,留诗记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山深处问南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饥渴残阳地主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衣有神珠仍乞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路迷芳草见王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桃花流水春开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细雨斜风客到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偏具隐心无隐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只将种果种仙根。</p><p class="ql-block"> 诗中有“桃花流水春开瓮,细雨斜风客到门”的句子。晚清时期又根据生产工艺借助刘翼明诗意,创立了更有文化内涵的“桃花美酒”。</p> <p class="ql-block"> 《安丘县志》载:民国年间,景芝民间酿酒最盛时期有烧锅72家,其中就有“迎风倒”“十里香”及“景芝桃花美酒”等佳酿,这“景芝桃花美酒”就是元隆酿酒坊所产。“桃花美酒”就取名于诸城诗人刘翼明诗句。1948年景芝解放,冯氏元隆酿酒坊带头响应号召,联合景芝72家烧酒作坊创立中国最早国营白酒企业--山东景芝酒厂。</p><p class="ql-block"> 元隆酿酒坊要到秋收后才开始酿酒,此时节大约在农历九月九,酒醅入窖(瓮)发酵4个半月后,待到来年春日载阳、桃花盛开之时,开窖(瓮)蒸酒。二十一世纪初,冯氏十八世传人冯金国率领酿酒同仁,参照嫡传的“元隆宝烧”酿酒秘籍,结合现代酿造工艺,坚守着“粮之必精、水之必甘、曲之必陈、贮之必久、工之必细、管之必严”的传统酿酒生命线,将“元隆宝烧”不断改进创新,逐步总结完善了“秋收、冬藏、春开窖”白酒生产的独特工艺。在“桃花美酒”的基础上创立了“春开窖”酒。从而生产出了“入口香甜、初品丛香、回肠酱香、润舌浓香、余味醇香回味悠长”的春开窖原浆。</p><p class="ql-block"> 春开窖原浆则是春开窖系列酒中最高端的一种,春开窖原浆发酵周期达到136天以上,是目前国内白酒生产发酵时间最长的白酒之一。从“元隆宝烧”到“桃花美酒”再到“春开窖”,历经三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2020年,秋收冬藏春开窖白酒酿造技艺入选安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2年11月,该非遗项目通过安丘市级评审,列入潍坊县级“非遗工坊”名单,元隆酒庄守正创新,让非遗传承大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三产灵芝真宝地,一条浯河是酒源”,“冬酝一窖元隆酒,春开一坛桃花梦”。以冯金国为首的元隆酒庄的匠人们,正在努力提升“春开窖”酒的文化品味,打造出了“春开窖”园林式生态酒庄,为传承景芝历史文化、推介景芝美酒,奉献自己的智慧,让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在景芝能品尝到纯正、柔和、甘爽、醇甜的“春开窖”桃花美酒,记住景芝有一个让人们回味乡情、记住乡愁的好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