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时的记忆——第一次坐火车

稳心颗粒

<p class="ql-block">美篇名: 稳心颗粒 </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6564016</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九年,那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激情,也带着几分懵懂与未知的年代。年仅17岁的我,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告别了繁华的上海,踏上了前往吉林延边插队的旅程。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至今仍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4月5日下午,我们在母校新沪中学的校门口坐上了汽车,在学校师生和路上群众的夹道欢送下,来到了上海彭浦火车站。这时车站里就已是人山人海,嘈杂的人声与火车汽笛声交织在一起。即将远行奔赴边疆的知青们,与前来送行的家属紧紧簇拥在月台上,家属们眼眶泛红,双手紧紧握着孩子的手,不停叮嘱着孩子。告别时刻,人们难舍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们相互拥抱,迟迟不肯松开,诉说着无尽的不舍 。在学校的知青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始紧盯和催促下,同学们才上了列车。随着火车一声长鸣,顿时哭声一片,列车在亲人们的依依不舍的告别中缓缓地离开,站台上亲人们的身影逐渐模糊,故乡的轮廓也在视野中慢慢远去。我的心中五味杂陈,学生时代的欢声笑语昨天还在耳边回响,如今却已成为回忆。第一次坐火车,离别的痛苦如阴霾般笼罩着我的记忆,满心皆是悲哀 。</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坐火车,内心盈满新奇。刚迈进车厢,我的目光便急切地四处探寻。狭窄的过道、硬邦邦的座椅,两排座位中间靠窗的一张破旧的小木桌,开放式的行李架被塞得满满当当。车厢里,还有和我一样,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迷茫的知青。火车一开列车就开始广播,学校的领队工宣队负责人就带着大家唱起了革命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革命青年志在四方》……不久,列车员开始给大家送水、送饭,就这样,大家说说唱唱,看着窗外飞速而去的田野、山川和河流,我也暂时忘掉了离家的悲伤,和开始周围的同学聊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共同畅想着即将奔赴的广阔天地,满心都是对未来大有作为的憧憬。累了,便靠在椅背上眯一会儿;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在这晃晃悠悠的车厢里,我们的青春随着这趟列车,驶向那充满希望与未知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火车一路向北,窗外的景色也从江南的温婉水乡逐渐变成了广袤的平原。越往北走,气温越低,景色越发萧瑟。那时火车上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空调暖气,进了山海关,便一头撞进了百年不遇的寒流之中,让第一次坐火车的我,见识了东北那刺骨温度。车厢里的温度急剧地下降好几度,大家忙着把棉大衣和棉裤都穿了起来,把棉帽也戴上了。不知何时,车窗上悄然结了一层薄霜,朦胧了窗外的世界,用手指轻轻触碰,寒意瞬间从指尖传来。在那飞驰的列车上,洗手间与贯通门处成了寒冷北风的突破口。北风呼呼地,蛮横地从缝隙中挤入,寒意瞬间侵袭每个角落,让人不禁打个寒颤。但这些没有动摇都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想起在学校报名插队时,我们立下豪迈誓言:“茫茫雪原是我家,励志北疆把根扎,踏平东北千里雪,誓叫北国赛江南” ,那誓言如团团火焰,在心底熊熊燃烧,给予我们无尽的勇气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坐火车,本应满是对未知旅程的新奇与憧憬,可一件伤心事却如阴霾沉甸甸地压在我心头,至今挥之不去。地点是彭浦车站,当我踏上车厢的瞬间,一抹亮色不由分说地闯入视野。定睛一看,是同校、同大队插队的她。那一刻,她就像从电影《青春之歌》里走出来的女主角,周身散发着别样的气质。当列车即将启动时,窗外满是前来送行、泪眼婆娑的家人,而她的身旁却空无一人。后来听人说起,才知道她的父母正在接受隔离审查。命运的大手过早地伸向了这个年轻的女孩,将将阴霾毫不留情地笼罩在她的头顶。在那漫长又颠簸的旅途中,她的精神状态终于崩塌了,时而兴奋高亢,时而哽咽悲伤,眼神游离不定,整精神恍惚,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那揪心的场景深深刺痛了我的心,看着她这般模样,知青们纷纷无奈地摇头、轻声叹息。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本应和我们一样,带着青春的朝气奔赴上山下乡之路,在广阔天地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活力女孩,却因受了父母被隔离审查造成的各种刺激 ,如今却得了躁郁症,迷失了方向,实在令人惋惜和同情。</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坐火车,便经历了一场长达80多个小时,行二千八百公里的漫长旅程,我身心疲惫,双腿也有些微微肿胀。火车终于缓缓驶入了我们插队的县城龙井镇站。当车门打开的那一刻,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我拿着行李,<span style="font-size:18px;">跟着领队,</span>拖着沉重的步伐走下火车,眼前的情景瞬间让我愣住了,站台上,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的朝鲜族男女老少,手中挥舞着红旗和标语,正热烈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上海知青,那热情洋溢的场面,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之前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感动与奔赴新生活的期待。他们接过我们知青手中沉重的行李,嘘寒问暖,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异乡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p> <p class="ql-block">车站外早已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红旗飘扬、锣鼓喧天,热情好客的延边人民载歌载舞地迎接着我们上海知青的到来。原来,延吉县人民政府为了迎接我们这些上海知青,早早做了周全的安排。考虑到旅途劳顿,特意让我们在镇上的居民家休息半天,晚上6点当地居民将为我们提供具有朝鲜族特色的美餐,晚餐后8点县文化馆再为我们举行了欢迎上海知青的文艺晚会。我们走进朝鲜族老乡的家中,一位精神矍铄的阿爸吉迎了上来,他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眼中满是关切,依次与我们握手。尽管语言不通,可那温暖的手,还有他忙前忙后的热情模样,让初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的我,心里暖洋洋的,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告别阿巴吉,告别了县的所在地龙井镇,带着满腔热忱与坚定信念,一路颠簸,奔赴偏远的山区三道湾。前路漫漫,那是我们奉献青春,开启新人生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