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娃”反思:自我管理才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漫步

<p class="ql-block">在阅读《破解高效学习的密码》第三篇第三章第一节中影响学习的五个因素中关于过度依赖辅导班对孩子自我管理系统发展阻碍的深刻阐述后,我内心深受触动,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了自己曾经的教育误区。回想起大宝上初中的那段时光,每当他的成绩稍有下滑,我便不假思索地为他报名各种辅导班,天真地以为只要上了辅导班,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种思维模式一直延续到了他高中,尤其是高三那年,即便学校课程已经排得满满当当,每周仅有一下午的空闲,我仍试图见缝插针地安排他补习数学。然而,此时的大宝已不再是那个言听计从的小孩,他内心的抵触情绪让我意识到,这种“鸡娃”模式不仅未能如愿提升他的成绩,反而让我们的亲子关系陷入了紧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反思,我深感惭愧。书中指出,自我管理的发展往往在早期教育中被成年人所忽视,因为它不像直接的学习成绩那样立竿见影。相反,那些被父母过度管理的孩子,在短期内可能因大量重复学习和时间投入而取得好成绩,但这种模式却掩盖了孩子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家长们往往只看到了完成大量学习任务带来的表面效果,却忽视了孩子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深层次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并不罕见,许多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报名各种辅导班,甚至一对一的私人培训,希望孩子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诚然,不乏有孩子因此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他们,在步入大学或社会后,往往面临种种挑战,甚至因学业成绩不合格而被迫退学。这不禁让我思考,考大学真的是人生的终点吗?显然不是,学习是一生的事业,而自我管理则是这场漫长旅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南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中警醒我们,要做那少数的、有远见的家长。我们要认识到单一重复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以及父母替代管理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潜在危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放下眼前的功利心,转而关注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自我管理,作为对情绪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全面反思与调节,是孩子实现和谐发展、走向成功人生的关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家长,我们的角色应是引导而非控制,是鼓励而非强迫。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何种挑战,都能自信、从容地面对。这不仅是对孩子负责,更是我们作为家长,给予他们最宝贵的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