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松鼠,顾名思义是指巨大的松鼠,单单尾巴就那么长,确实少见。如果不去云南保山百花岭拍鸟,估计一生之中也碰不上这种稀有动物。 看它敏捷的身姿,一定要多看几眼。 阳光下,身上皮毛闪闪发亮。 30-40多年前,野生动物保护不像现在那么严厉的情况下,这样的皮毛早就被有生意头脑的人盯上了,再看看那长长尾巴,加工后卖到寒冷的北方,一定生意好好。 在百度上查查“巨松鼠肉的味道好吗?”AI结果如下:<div><br></div><div>巨松鼠肉的味道被认为是美味的,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味。松鼠肉的味道被描述为类似于鸡肉和兔肉的混合口味,带有甜味和坚果的香味。这种独特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松鼠吃的天然食物,如核桃、榛子、杏仁、水果和蔬菜等<br>此外,松鼠肉的营养价值也很高,每100克松鼠肉中含有约20克的蛋白质,但脂肪含量较低。<br><br>烹饪方法<br>松鼠肉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炒、炖、红烧等。炒制时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蔬菜如胡萝卜、洋葱等作为配菜,增加风味和营养。炖煮时可以加入香料如八角、桂皮等增加香味。红烧则能将松鼠肉的鲜美完全释放出来,汁水浓郁,肉质鲜嫩。<br><br>营养价值<br>松鼠肉不仅美味,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适合追求高蛋白低脂肪饮食的人群。此外,松鼠肉富含维生素B6和E,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代谢。<br></div> 巨松鼠短视频1 - 来吃苹果了 这样就好理解了,全身是宝的巨松鼠,一定是人类的捕猎对象了,其稀缺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照片中的它嘴里叼着大半个苹果。 看它调皮的样子,还挺讨人喜欢的。橙黄色的皮也是宝啊! 巨松鼠短视频2 - 突然出现在眼前 巨松鼠,啮齿目松鼠科巨松鼠属动物,别名“树狗”、“黑狸”、“藤狸”、“黑果狸”或“黑大巨松鼠”。体长约40厘米,尾比体长,背毛为黑色,腹毛橙黄色,分界明显,头短圆,耳有蓬松短毛簇,眼下从嘴侧起有一黑色宽斜纹,颏部通常有黑色斑点,眼眶黑色。因体型大得名。 巨松鼠是典型的树栖动物,由于林木砍伐等人为破坏,使其生存环境大量减少;更因其是良好的毛皮兽,而遭人类过度捕猎。造成几十年来种群数量显著减少,多地已绝迹。巨松鼠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巨松鼠身体瘦长,<font color="#167efb">成体体长35~40厘米,尾长50~60厘米,</font>体重1000~3000克。头骨短而宽,颏部有两个长形黑环。尾毛蓬松,尾比体长。四足均具5趾,爪强壮。前足第1趾小而后位,有前后排列的3个较小间垫和2个较大掌垫;后足5趾大小相近,弧形排列,具6个近等大间垫,2个跖垫分列两侧,内跖垫长而紧接间垫,外跖垫短而后置并与间垫断开。然而,在自然环境中很少发现其足印,如存在时,前足印仅显4个趾印。前足拇指不明显,成乳突状与内掌垫相联,有指甲;后足踵被毛,而跖裸、跖垫不显著,惟跖的边缘略为凸起。雌兽乳头3对,位于腹部和鼠蹊部。 背部和两侧、尾的背腹面以及四肢外侧和掌面都是乌黑色,且具有光泽。毛自根至梢全黑。腹部自颈、腹至鼠蹊部和四肢内侧呈橙黄色。腹毛根黑而末端为黄色。吻端、额部全黑。两颊自嘴角经眼眶至耳基部和颈两侧为黄色。眶四周为黑色。下颌是黑色,嘴四周为黄色,惟近嘴唇处有二黑点。耳壳及其簇毛都是黑色。 巨松鼠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包括尼伯尔、印度、缅甸、中国、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以及马来半岛和印尼。<div><br></div><div>中国分布在云南南部和西部、广西南部、海南和西藏。<div><br></div><div>《完》</div><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