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语是大量存活于老百姓中间的押方言韵的固定句子,选取大家最熟悉的物件,将物件的属性比喻义浓缩成简单的句子,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俗语是一方百姓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语言声律的集体智慧结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语是故乡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教育内涵,是这块热土上老百姓的朴素本色、审美价值观的传承,从小长辈们就用一句句俗语教育着我们,我是在俗语的约束精神控制下长大的。说起它,故乡人的面部情态和生活场景立马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爱故乡就是爱俗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农村人越来越少,现在小孩子都进入了城市,说起了普通话,这些流传几千年的俗语瑰宝即将会消失,特收录记载,表达我对滋养我成长的故乡精神食粮俗语文化的深沉爱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能伙过年也不伙种田”这是故乡的句俗语,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哪怕是亲戚关系也是可以一起过年,但决不能一块种田的。过年虽然隆重,但无非就是一起吃饭而已,时间短没有经济上的事情发生,而伙种田就周期长,存在投资和收入分配,在涉及钱的问题上往往容易起纠纷最后会闹矛盾,友好关系也不存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苍苗(苍耳)对上枣骨子(枣核)”这是故乡的句俗语。干苍耳到处是尖尖的刺且硬硬的,枣核也是硬硬的两头尖。在生活中用得都是它们的特性。两个都为人比较刻薄尖酸的,正好相处遇到了一起,一个比一个会算计且不相让,这时旁人就会说,真是“苍苗对上了枣骨子”,这是一句贬义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两块石头夹住一块肉"这是故乡的一句俗语,字面意思很简单,生活中用的是比喻义。非常形象啊,两块石头质地硬代表着生活中的两个厉害人,那块肉指的一个左右为难的人,两个人谁也不能得罪,互相都指向他,为难他。比如婆媳都硬闹矛盾,两个硬,一边母亲一边妻子向谁都得罪另一方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巧人是拙人的奴,一时不做就成了仇”这是故乡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手巧的人经常替手笨的人服务,一次没给服务好,这拙人就记仇了。生活中这种情形还真是有,有人经常觉得别人就应该为他服务似的,也不考虑别人还有其它情况呢,一时不到位,以前所有的好处都忘记了,反目成了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穷适(互相)叽,饿适(互相)吵"这是过去故乡人经常说的一句俗语。70年代,那个时候的日子真是个苦啊,因为穷,那会几乎家家吵,人人情绪不稳定,心里烦躁,一言不合就开始吵,动不动就去找村干部闹离婚,这吵闹的原因多半就是因为穷。因此大人们就会说起这句话,的确有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圪坨,银圪坨,不如艮(自己)的土吃嘣",这是故乡的一句俗语。意思就是别人家的家里就是金碧辉煌也不及自己家里的土窟窿。这句话在故乡人的嘴里经常说,毕竟别人的家里再好也不如自己家里随便。家不在怎么高级,关键是要舒适,随意,放松,这句话也反映了故乡人高度的自律与放松的矛盾统一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响鼓不用重槌敲"这是故乡人常说的一句俗语,字面意思就是说音质好易响质地的好鼓就不需要用重槌去敲。在生活中用的就是比喻义,是说真正的聪明人在做事的时候你无需过多地去启发指点,人家自己都会领悟明白该如何去做好,稍微点拨一下即可。这是一句间接地夸别人好的话,很受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溜勾则嘴走遍天下,力犟鬼寸步难行"这是故乡的句俗语。在故乡人们把逢迎巴结拍马屁的人称为"溜勾则嘴",那些说话不绕弯子直来直去的称为"力犟鬼"。生活中多数人爱听好话,明知是奉承也开心,而那些实事求是说话直来直去的往往不被人待见,因此办事很难,这是正直人发得牢骚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要记得没有时”这是我懂事起经常听到妈妈说得一句话。告诫我们,从小就要懂得节省着过日子,不要今说今,明说明 ,手里无刀杀不下人呀!当你有时一会不等一会的挥霍,等到你没有了上哪去找啊!因此过日子要细水长流,经常要留有一点回旋的余地,这样心里才会不慌,要居安思危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个羊一be(去声)摊摊草”这是故乡的一句俗语,意思就是说一只羊肯定有一块草让它活下去,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思是相同的。这句话就是鼓励每一个弱者一定要努力活下去,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人世界,我们总会活下去的,不要悲观失望。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是提振人们信心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平素,我脑海里无意间总会忽然间就冒出了故乡的一句句俗语,每当这时候,曾经故乡的一幅幅生活画面也会随之涌出来,母亲说教我们的生活场景犹如昨日一般真切。那神态,那腔调都是我回不去的乡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忆故乡不仅仅是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老屋,还有那难忘的乡音和俗语。走出故乡,我们无法把故乡的山、水、老屋等一切有形的物质带在身边,那无形的俗语却是一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如此而言,文化才是最有内涵的,生命力最顽强的乡愁寄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于是,我用俗语深情忆故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