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暖阳持续眷顾,天空澄澈无云。国强一声号召,相约明日骑行前往桃江县石牛江镇,去观赏那万亩油菜花田,还有湖南第一古石桥——牛剑桥。大家商定,次日上午9点在康富南路铁路桥头集合。</p><p class="ql-block"> 那天正巧春分,阳光格外灿烂,微风轻柔拂面,送来丝丝惬意。我满心期待,8点便早早出门,沿着资江河边一路骑行。穿过西流湾大桥,不过一刻钟,就到了原市科技局。老院子里,几个人正忙碌地粉刷着我曾住过的房屋外墙。我停下自行车,走进院子。门卫小李告诉我,这是赫山区在推进旧城改造项目,不仅要美化房屋外墙,还会对院内地坪和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提升。他还提及,原本计划加装电梯,不知为何没能落实。如今,老科技局的人大多已搬离,也就没人再过多关注此事了。</p><p class="ql-block"> 看看时间尚早,我便推着自行车,一边慢悠悠地朝着集合点走去,一边尽情享受这温暖的阳光。走到开放大学附近时,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公路局的一位小同事。她连忙自报家门,我笑着回应:“我记得你,是园园吧,当年可是个热爱运动的活泼小姑娘。”她兴奋地分享着近况,说自己如今跟着一位从武当山下来的武术家练习拳术,还在开放大学学习唱歌和书法。听她这么一说,我愈发确信,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正悄然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准时抵达集合点,国强、汉斌早已等候在此,还结识了两位新朋友——老九和王勇。大家简单寒暄几句后,由国强领队,正式开启了这场充满期待的蛇年春分之旅。</p><p class="ql-block"> 我们五人排成单列,从铁路桥出发,一路向西骑行。在高铁南站不远处左拐时,国强介绍道,这是一条新开辟的道路,可以避开老路那个陡峭的大上坡。沿着人车稀少的小道前行了大约6公里后,便上了通往新市渡镇的主路。一路上,花香弥漫,空气中没有丝毫汽车尾气的异味,令人心旷神怡。又骑行约4公里,跨过志溪河大桥,我们顺利抵达新市渡镇。这条路我虽走过多次,但这次却感觉焕然一新,公路拓宽了,两边的房屋和禾塘都整理得井井有条,远处田野里还立着不少党建和乡村振兴的宣传牌,别有一番景致。</p><p class="ql-block"> 在桥头稍作休整后,我们继续前行,很快就到了南坝。我记得原市公路局的同事建民局长就是这里人。南坝是个三叉路口,左转通往岳家桥,直走是去往桃江灰山港镇,右转则是一条通往石牛江的近路小道。沿途风景如画,随着车轮的转动不断变换,清风轻轻拂过脸颊,惬意之感油然而生。按照原计划,我们从南坝右转直达石牛江镇,再前往桃江县城,最后沿着资江河边返回市区,全程的100公里,既能饱览乡村的田园风光,又能领略资江的独特韵味。然而,旅途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就在这个不经意的岔路口,我们一不小心踏上了另一条路。</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兴致勃勃地向前骑行,丝毫没有注意到右行的小道,就这样沿着欧公店,经过源嘉桥,走向了灰山港方向。这段路充满了挑战,上坡和下坡交替不断,连绵起伏的山丘仿佛在考验着我们的体力和毅力。翻越一座又一座山,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但每当站在山顶,俯瞰四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时,疲惫便瞬间烟消云散。X208县道在山间蜿蜒穿梭,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星星点点的野花,大自然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用它最原始、最纯粹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直到我们看到源嘉桥中学的大门时,才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打开导航一查,才发现我们走了远路。不过,大家心态都很好,本来出来就是为了游玩、亲近大自然的,多欣赏一些美景也无妨。于是,我们及时调整路线,决定改由经牛田镇再前往石牛江。我们向路边的一位大叔打听,他热心地给我们指了一条去往牛田镇的近道。</p><p class="ql-block"> 骑行在这条近道上,小路没有任何路标,我们只能边走边向遇到的行人打探。在田间和山丘间穿梭许久后,终于在12点前抵达了牛田镇。我们五人中,只有国强和汉斌经验丰富,体力充沛,老九和王勇虽然比我们年轻七八岁,却是第一次骑行这么远的距离。我和老九、王勇三人都是咬牙硬撑,此时大家的体力已经消耗大半,更感觉饥肠辘辘。大家一致决定在牛田镇上解决午餐。于是,我们沿街找了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酒店——“美姐土菜馆”。酒店装修朴实无华,整洁卫生。上了些年纪的老板娘,想必就是美姐了,看得出她年轻时定是个美人,如今依旧热情大方,一看就是做酒店生意的一把好手。我们走进店里,点了一个大家都没吃过的新鲜猪头肉火锅,又搭配了几个小菜。俗话说:“运动后喝口酒,快乐哪里有!”老九自饮一小瓶白酒,我们四人则每人喝了3瓶啤酒。国强、王勇、老九他们有个酒圈子叫“游泳圈”,每个人酒量都在一斤白酒以上。但考虑到接下来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为了安全起见,大家都克制住了酒瘾,适可而止。这顿饭一共花费248元,国强早说过,前不久他的一帧摄影作品获奖得了200元奖金,这顿饭就由他请客,也算是对我们经常陪他户外摄影的一份感谢。大家都打趣说,希望他以后月月都能获奖。</p><p class="ql-block"> 补充完能量后,我们沿着S206继续骑行。可没骑多远,意外又发生了,汉斌的自行车内胎爆了。大家停下来想办法,可汉斌自己和准备周全的国强都只带了气筒。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有修自行车的店铺。无奈之下,我们拦下一辆开往桃江县城的客运班车,让汉斌乘车返回。虽有些遗憾,但也别无他法。</p><p class="ql-block"> 对于S206,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当年我在市公路局工作时,负责S206大修的安全生产,还曾到小坡头公路养护站检查过工作。刚才骑行经过时,我特意看了一眼,养护站已略显破败,似乎已经无人驻守。或许是因为如今交通越来越方便,这样的公路养护站大多都被取消了,保留下来的寥寥无几。</p><p class="ql-block"> 从牛田镇出发,骑行大约9公里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石牛江镇小坡头村万亩油菜花田。</p><p class="ql-block"> 小坡头村万亩油菜花田,是石牛江镇为落实桃江县委政府“发展竹旅文体康、建设美好新桃江”和“乡村振兴”战略而精心打造的农业示范基地和全域旅游景点。近几年,这里每年都会举办油菜花节。就在前几天,3月15日,“定向桃江,花田‘竹’梦”——2025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乡村定向系列赛事活动(湖南桃江站)暨石牛江镇油菜花节刚刚在此举办。活动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定向运动参赛选手和近两万名游客齐聚于此,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在这金色的花海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万亩油菜花田位于S206公路北侧,放眼望去,虽说不一定真有万亩,但面积确实相当可观。花田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油菜花随风轻轻摇曳,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今天来花海游览的人很多,有这样一处美丽的景致,着实为附近的市民提供了一个度假休闲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刚走进景区入口,就碰到了多年前的老同事——原赫山区副区长易继梅。她如今也已六十多岁,但依旧精神矍铄,满面春风,当年那干练、漂亮的风采依旧不减。她和一群同龄的姐妹们特意从益阳赶来参观、拍照。多年未见,能在此相遇,都倍感惊喜。简单问好后,来不及多聊,我们便各自跟着同伴,一头扎进了这飘香的花海之中……阳光洒在花丛间,每一朵油菜花都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令人陶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看着花海中农舍外墙上的一幅壁画,我的记忆瞬间被拉回了童年。画中那个骑在牛背上的小孩,不就是儿时的我吗?想当年,我在离这儿不远的高桥公社近邱大队农村生活,水牛就是我们小孩子最好的玩伴,能骑到水牛背上玩耍,便是最大的乐趣。这几天,小时候骑在牛背上悠哉悠哉的场景,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中……</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花海后,我们前往距离约7公里的第二个目的地——牛剑古桥。我是看了好友阿迷写的文章,才知道家乡竟还有这么一座极具保护价值的古桥。</p><p class="ql-block"> 抵达牛剑桥时,我不禁大为惊叹。在古桥旁边,新建了一座桥供车辆和行人通行,而牛剑桥则静静地伫立在新桥旁,供人们观赏。我仔细阅读桥旁的碑文,了解着牛剑桥那不平凡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牛剑桥位于石牛江镇黄泥田的马桥溪上,是湖南省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石平板桥,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牛剑桥因其由巨石造就、结构独特、异常坚固,被称为“湖南第一蛮桥”(又称“楚南第一蛮桥”)。牛剑桥为四墩五孔石平板桥,桥长20米,宽3.87米(但如今宽度已不足两米),高2.25米,孔径1.7米至2.5米。整座桥的墩梁皆由花岗巨石铺就,石块厚度达55厘米,重量可达10吨。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桥梁历经近1200年的风雨侵蚀,依然保存完好,充分展现了唐代高超的建桥技术。</p><p class="ql-block"> 关于牛剑桥的命名,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位老人背剑骑牛,指示工人搭建桥梁,桥建成后,桥上留下了牛蹄印,故而得名“牛剑桥”。此外,桥南端两石衔接处有一圆孔石,相传为仙牛蹄迹(我们仔细查看,痕迹已不太明显),桥上游100米处有“仙人滩”,滩中有圆形巨石和仙人足迹,这更为牛剑桥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牛剑桥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1976年,桃江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静静伫立的牛剑桥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古老的牛剑桥,用它那斑驳的身躯诉说着往昔的时光,与眼前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奇妙地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的长河中回到现实,离开牛剑桥后,我们选择了一条相对平坦的路线返回。从石牛江镇到桃江县城,再沿着G536国道回到益阳市区,全程40公里。虽然少了些沿途的曲折,但国道旁的景色同样让我们领略到了别样的喧嚣与美好。行至桃花江竹海景区附近时,公路旁边的一片桃花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国强赶忙下车,专心地拍摄起来,我则用手机拍下了他那全心投入拍摄的身影,那专注的模样,透着艺术家独有的浪漫与飘逸。</p><p class="ql-block"> 汉斌补好了车胎,在竹海门口等我们。大家都十分惊讶,他居然能找到补自行车胎的地方。过了竹海,在株木潭我们终于与汉斌会合,经过谢林港镇、清溪村,回到市区,这次骑行之旅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这次骑行之旅,虽然行程因走错路和汉斌的自行车暴胎而出现了一些改变和曲折,但也正是这些意外和挑战,让这次旅行变得更加令人难忘。在骑行过程中,我们挑战了自己的体力极限,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绝美风光,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石牛江镇的万亩油菜花和古牛剑桥,成为了我记忆中一抹亮丽的色彩,而这次骑行的经历,也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