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晓起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北45公里的段莘水与晓起水(养生河)交合处,这是一个典型的徽派古生态民俗文化村,有着“天人合一”的美誉。村内多以清代建筑为主,既有周庄的小桥流水,又有香格里拉的宁静悠远,更有古朴纯实的民风民情,堪称中国最具韵味的古文化生态村,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生态示范村。</p> <b>婺源旅游景点分布图(点击小图看大图)</b> <b>晓起村位置图</b> <b>下晓起</b><br>晓起村分为上晓起和下晓起,上晓起在西,下晓起在东,游览晓起村一般都由东面的下晓起开始。<br>下晓起以水绕城郭的田园风景为主。无论是晓起神樟、还是双井印月,都是一处原生态旅游的好地方。田园美景,斜阳青山,山林葱郁,禾畴野甸起伏不绝,无名花果参差互现,堪称“天人合一”之境。<br> <b>晓起村牌坊</b><br>在下晓起东南的村口处,竖立着高大的晓起村牌坊,牌坊上悬挂着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br> <b>“晓起神樟”</b><br>下晓起这棵树龄1500多年的古樟树,被誉为“樟树王”,两人合抱都围不过来,据说绕着它顺时针走三圈,可带给人们官运、财运、桃花运。<br> <b>“双井映月”</b><br>这是下晓起村的著名景点,据说在有月亮的夜晚,两口井中会倒映出两轮明月。井壁开凿和井台设计得十分科学,小井水浅,用于洗物和洗打水桶,大井水深,用于饮用。<br> <b>金坞长廊</b><br>从停车场到晓起神樟之间,需要经过一个小市场——金坞长廊,这里也是感受当地民俗风情的好地方。<br> <b>振德堂</b><br>振德堂位于江西婺源县下晓起村口大牌楼右边进小巷的第一家。始建于清代中叶,二三百年来屡有修缮。建筑古朴恢弘,木雕精美,具有浓郁的清代与民国初年风格。.正屋两进三开三楼,前后厅高轩阔大。左右设围屋迂回曲折,三进三开,共有六天井五厅二十房。<br>在近现代,振德堂出了三个杰出人物——汪莲石、汪禹丞(长子)、汪英宾(长孙),在中医史、帮会史、新闻学史上分别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br> <b>礼耕堂</b><br>礼耕堂的主人汪允璋是清朝光绪年间婺源商界有名的茶叶出口商,在晓起算是有钱的住户。“礼耕堂”格局恢宏开阔,门罩的砖雕、石雕及房中的木雕工艺十分精湛。<br> <b>志勤堂</b> <b>志勤堂旁的老房</b> <b>江上青希望小学</b><br>江上青希望小学位于下晓起西部。江上青(1911年---1939年)是江泽民的养父,祖籍婺源,中共党员,革命烈士。为继承和发扬江上青烈士崇高的精神,原上海市市委书记胡立教同志和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引荐,共青团上海市电力工业公司委员会决定在江湾晓起村建“江上青希望小学”,谨此让家乡人民缅怀先烈,激励青少年秉承烈士遗志,勤奋学习,报效祖国。<br> <b>徽饶驿道</b><br>徽饶驿道是连接上下晓起村的五百米长古驿道,是婺源通往安徽的唯一出路。这条古驿道由青石条铺就,石条一米来宽,道中央有深深的车辙沟,是独轮车年复一年轧出来的。晓起的独轮车直到上世纪末才渐渐停用,现在村路还是这条古驿道。<br> <b>晓和亭</b><br>古驿道上的晓和亭,是古代商人经过歇息的处所,过去这里提供茶水缸为往来的商人提供茶水,因而也被称之为“茶亭”,古时曾有五里一凉亭,十里一茶亭的说法,晓和亭就是这样的茶亭。晓和亭取“晓理之睦”之意,庭前楹柱上有一首藏头联——晓雾笼山营仙境,和风吹雨润心田。<br> <b>三保庙</b> <p class="ql-block"><b>(未完侍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