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赵奎礼</span></p> <p class="ql-block">从2025年寒假开始,小外孙开始阅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书目是王树增的《长征》、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和粤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p><p class="ql-block">这4部红色文学经典作品都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初二年级“名著阅读指定书目”。而现在的教育现状是,学生进入初二年级,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加上应试教育的导向,学生基本上没有时间阅读原著,只能是听老师讲一讲“原著概要”,画一画“思维导图”,做一做“答题演练”,很少有学生耐着性子读原著,因此也就不能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学内涵,更不要说涉猎作品中的丰富知识了。</p> <p class="ql-block">有鉴于此,姥爷决定从小外孙4年级开始,就让他把这4部红色文学经典著作捧起来,读下去。</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小外孙尽早进入阅读状态并掌握阅读要领,姥爷首先给小外孙进行导读,让他掌握作品的成书背景、故事框架、思想价值、艺术特色、创作成就和现实意义,然后是帮助小外孙制定阅读计划,讲授阅读方法,确定阅读要点。最后是随时解答小外孙阅读过程遇到的疑惑不解问题,并和小外孙一起展开讨论。</p><p class="ql-block">在阅读《长征》一书时,姥爷首先给小外孙理出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三次武装起义、红军的初创和发展、根据地建没等脉络,然后介绍红军反围剿过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红军被迫战略性转移的意图等相关史实,然后再让小外孙阅读原文。</p><p class="ql-block">为了使小外孙尽快了解全书的叙事线索,姥爷让小外孙把此前背诵过的毛主席的七律诗《长征》再复述一遍,然后告诉小外孙,该诗的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对长征的总括,颔联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描述红军由福建出发经由广东、湖南,又西进贵州的行程,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红军急涉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历程,“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强占腊子口的非凡壮举。姥爷讲的这些,既让小外孙对红军万里长征有了通观的把握,又学到了一些新的历史、地理知识。</p><p class="ql-block">姥爷还就红军的战略意图和作战部署与小外孙一起讨论,使小外孙了解了红军渡过湘江后为何向北是死路,向西尚有生机?遵义会议后向北为何仍是死路,向南尚有生机?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为何向南是条死路,向北是条活路。</p> <p class="ql-block">这种导读式、讨论式阅读让小外孙收获不小,他从中了解了红军的建制和三大方面军分合的过程,记住了红一军团首长林彪、聂荣臻、红三军团首长彭德怀、杨尚昆、红二军团首长贺龙、关向应、红六军团首长任弼时、肖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的名字,记住了杨得志、杨成武、杨勇、耿飙等红军指挥员的赫赫战功,特别有趣的是,小外孙还记住了湖南军阀何健、广东军阀陈济棠、广西军阀白崇禧、贵州军阀王军烈、云南军阀龙云以及四川军阀杨森与红军的恩仇、与国民党中央军的矛盾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勾心斗角、拥兵自保的图谋和伎俩。</p><p class="ql-block">小外孙读完《长征》后,姥爷还让他观看了反映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影视片《钢刀连》。</p><p class="ql-block">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时,姥爷以胡愈之为该书所写的“中文重译本序”作为导读参考,向小外孙介绍作者生平、写作意图、采访对象、创作成就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还和小外孙在地图上找出作者经由北平到郑州,再由郑州到西安最后到陕北的“西行轨迹”,以及由陕北再出发到宁夏、甘肃的“西行续记”,让小外孙重点阅读斯诺采访和介绍长征亲历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徐海东以及李德的相关章节,从中了解这些红军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经历,了解长征的成因、过程和业绩。这样,小外孙知道了《长征》和《红星照耀中国》这两部书是红军长征的“姊妹篇”,它们互相映衬,互为说明,因此他读斯诺的书,有时也翻翻《长征》书,相互对照着读,感到有双倍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读完《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姥爷又让小外孙观看了记录斯诺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两次访问中国并会见毛主席的视频资料。</p><p class="ql-block">在阅读《红岩》一书时,姥爷首先向小外孙介绍了1948年、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和重庆地下党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历程,然后在地图上给小外孙找岀嘉陵江、朝天门码头、曾家岩、歌乐山以及山腰上白公馆、山脚下渣滓洞的地理方位,最后让小外孙阅读原文。</p><p class="ql-block">小外孙在阅读过程中,深受关押在集中营内的共产党人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斗争精神所感染,他不仅记住了许云峰、江姐、双枪老太婆、华子良等共产党人英勇奋斗的事迹,还在记忆中刻下了集中营内丁长发、余新江、龙光华、刘思扬等分别代表农民、工人、军人和知识分子的革命者形象,也认识了毛人凤、徐鹏飞、郑克昌、甫志高、猩猩、猫头鹰等反派人物的嘴脸。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在牢狱中长大的“小萝卜头”。</p><p class="ql-block">读完《红岩》后,小外孙和家人一起观看了北影于1965年拍摄、由赵丹、于蓝主演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p><p class="ql-block">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时,姥爷首先给小外孙列出8个关键词,分别是“沙皇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苏维埃”、“苏维埃社会主义盟(苏联)”、“乌克兰彼得留夫叛乱”、“波兰匪帮袭扰”、“列宁逝世”,作为导读材料给小外孙讲解,并让小外孙根据全书叙事线索把握保尔.柯察金的人生奋斗轨迹,即童年时期的保尔、红军时期的保尔、建筑工地上的保尔和病榻上写作的保尔。</p><p class="ql-block">小外孙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为保尔的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困难压力无所畏惧、对人生乐观向上的崇高精神所感动,在阅读结束时,他背下了保尔的人生格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p><p class="ql-block">就这样,经过80多天的持续努力,小外孙读完了《长征》等4部红色文学经典作品。支撑小外孙读书的动力,既有他求知的欲望,更有书中的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和保尔精神对他的激励。这次红色经典阅读,既能充实他的知识世界,又能培育他的思想品德,小外孙苦有所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写于2025年3月23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