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起悬空寺,中国一共有12座悬空寺,但是名气最大的莫非山西大同恒山上面的悬空寺了,这座古寺建在悬崖峭壁之上,下方是一条时常泛滥的大河,古寺却用木棒做承重支撑,竞屹立千年不倒,让无数人惊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它原名叫“玄空阁”,因“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距地面约50米高。整个寺庙像一座空中楼阁,悬挂于悬崖峭壁之中,被誉为“天上的寺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北魏太武帝时,道长寇谦之在嵩山经仙人点化后,吸取儒家五常,融合佛理,将传统道教改革为新天师道。后由崔浩上书力荐寇谦之,新天师道由此得到太武帝的崇奉。公元448年,寇谦之去逝,他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悬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建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空寺它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感觉就像一座空中楼阁,漂浮在岩壁上。这纯木质的寺庙虽然仅有152.5平方米的面积,却建在悬崖峭壁上。它幽伏于峭壁,既像玲珑剔透的绝美浮雕,又如凌空欲飞之仙界琼阁。从北魏时期流传下来,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能如此完好的保存,实在是不容易,果然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空寺整个建筑青砖黛瓦,雕梁画栋,木雕美轮美奂,完全彰显了北魏建筑的特色。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其巧妙的建筑奇观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空寺分为南北两楼,以一长约10米的栈道相连。南楼高三层,有纯阳宫(供奉道教吕洞宾)、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雷音殿(供奉佛教释迦牟尼)。北楼亦高三层,有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供奉三教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空寺的建筑十分奇妙,它是采用凿洞插木的方法构筑而成,整个建筑不用一根钉子,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楼阁间以栈道相连。走在寺庙的栈道上,就像在云上飘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寺庙利用力学的原理,将木梁半插入岩层为基础,巧妙借用岩石暗托梁柱,使得木梁上下自成一体,走廊护栏左右相连接,而建成古寺,巧妙程度令人惊奇叹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介绍,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那些撑在坚硬岩石里的梁木都要经过精心计算,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这些木料都是用桐油浸过,不怕虫蛀,也有防腐的作用。据当地县志的记载,在最近的40年内这里曾发生过2次6级左右地震,而悬空寺依然挺立,这里面就有中国传统木构架梁柱体系以及下方立柱的功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遥想当年,缺少仪器测量、缺少技术手段、缺少大型装备的情况下,先人们是如何在绝壁之上建造了这浑然天成的庙宇、楼阁和栈道?仅凭几根木材,几条绳索,几把凿子,居然能巧妙的利用恒 山的地形山势,建造出如此宏伟的建筑,而且千年不倒,我们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专家考证,悬空寺所在的这座山峰是北岳恒山的第二主峰翠屏峰,它的构造是成弧形,如同立起来的大锅,悬空寺则是建在锅底。山顶的岩石脱落或者雨水滑落,是根本砸不到寺院的。春天风沙大的时候,风进入悬空寺所在山区的隘口,风力就会被两边的山势减小。悬空寺的日照时间在夏天最长的时间是三个小时,冬天基本没有太阳,所以大大减少了紫外线对悬空寺木质建材的损坏。悬空寺建立于北魏的时候,距离地面有百米之高(现在变低了),所以再大的洪水也殃及不到它。所以悬空寺保存到今日还比较完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谷底远望,悬空寺就像一座精美绝伦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层层叠叠的楼阁,只有十几根颤颤悠悠的细长木柱在下面支撑,而寺院上方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微微向前倾斜,仿佛就要塌下似的,让人无不胆战心惊。真佩服当年建造寺庙的设计师们,在这样的深山峡谷上修建了一座独特的寺庙来。在寺庙的下方有一块岩石,上面刻有“壮观”二字,据说这是诗仙李白的墨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空寺是木质框架式结构,从外面看,人们都以为支撑寺庙的是几十根碗口粗的立柱,其实这些立柱是“虚设”的。真正受力的构件,是位于寺庙底部的一根根粗壮的嵌入绝壁中的悬梁。至于那几根碗口粗的立柱, 建寺之初是没有的,只因悬空寺看上去太悬了,为了免除游人的担忧,最后加上去的,纯属“心理支撑”的摆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空寺内的殿堂看上去规模都不大,像是传统寺庙的“浓缩版”,但因其背倚绝壁,凌空而筑,位居险要,所以显得气势不凡。这里有世界上最小的大雄宝殿,其殿堂内仅容下不足20人,有袖珍型的纯阳宫、关帝庙、太乙殿、地藏殿、雷音殿、三圣殿、五佛殿千手观音殿,还有小巧玲珑的钟楼和鼓楼。寺院现存历代铜、铁、石、泥造像80余尊,体现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造像艺术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寺内位置最高、面积最大的三教殿,供奉着道家始祖老子、佛教始祖释子、儒家始祖孔子的塑像。由于悬空寺是集佛、道、儒三教于一身的独特寺庙,共珍贵程度可见一斑,所以寺院在任何朝代都得到保护,千百年来历经频繁战乱、朝代更迭,却能安然无恙,而且唐、金、元、名、清时期都得到修缮,使之香火不断,盛况不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空寺宇楼阁高低错落,极富结构感,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总体外观,它巧构宏制,重重叠叠,给人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崖上可见“公输天巧”石刻。鲁班(公输班)代表着中国古代工匠水平的巅峰,以公输天巧赞美悬空寺是对其建造技术的极高赞誉。徐霞客称之为“天下巨观”,他在《游恒山日记》说:“西崖之中,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清代的邓克劭《游悬空寺》一诗也描写了寺庙的奇险之美:“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中国,恒山悬空寺并不是唯一的,河北石家庄福庆寺的桥楼殿、河南省淇县的朝阳寺、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娲皇宫等全国不同地区还有另外7个悬空寺庙。但是,毫无疑问,从历史的久远、建筑的巧妙和其在佛教历史中的地位等多方面,恒山悬空寺还是首屈一指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空寺景观独特,其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堪称世界一绝。悬空寺独特的建筑奇景令人斐然所思,即使在150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样的建筑奇观也凝结了古人的建筑智慧,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