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刨出的旧时光

孤独松

<p class="ql-block">去年冬,一天,晨雾像一层轻纱,笼罩着整个村子。几十户人家的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和雾气交织在一起,给村子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p><p class="ql-block">快到老家了,我走在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乡村小路上,见路旁的田野里,有个人正弯腰忙碌着,走近一看,原来是婶子在挖番薯。那一个个被从土里翻出的番薯,带着泥土的气息,这瞬间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末,那时还没有分田到户,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出动。每年到了挖番薯的时节,大家就又得忙碌一阵了。天亮时,生产队队长准时敲铃,“当当当”,清脆的铃声在村子上空回荡,催促着人们赶紧起床,到排子里去挖番薯。</p><p class="ql-block">铃声就是命令,大家很快聚齐了,于是扛着锄头,挑着箩筐,说说笑笑出发了。那时,爱凑热闹的我,也屁颠屁颠地跟在大人后面。排子里不远,一会儿工夫就到了。田野里,枯草在寒风中瑟瑟抖着,像是在寒冬里做最后的挣扎。田边的几棵乌桕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孤寂地挺立着,它们见证了排子里的无数个春秋,也见证了我们挖番薯的每一个场景。</p><p class="ql-block">队长站在田头,扯着嗓子安排任务,女同志负责割蕃薯藤,年纪大的负责捡番薯,青壮年则负责挖番薯。任务分配好后,挖番薯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大人们弯下腰,割蕃薯藤的,右手一镰刀下去,左手往空中一挥,藤子一半悬空,一半与其他藤子绞在一起,那样子真像给土地拆线;而挖番薯的,一锄头下去,再轻轻一撬,一个个饱满的番薯就从土里冒了出来,像是小孩在与人们捉迷藏时,被找出来后,乖乖地躺在锄头边。</p><p class="ql-block">七八岁的我,见到出土的番薯,异常高兴,忙将大人们从根里掰下的番薯,一个一个放进箩筐里,干得格外起劲,觉得自己也是生产队这个大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p><p class="ql-block">集体挖番薯,最让人难忘的是中途休息的时刻。当太阳升到头顶,阳光变得有些炽热时,队长就会大喊一声:“大家辛苦了,到了休息的时间啦!”这一声令下,早已疲惫的大人们,都“哦——”的一声,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田埂上,也不在意脏不脏,就一屁股坐下。</p><p class="ql-block">劳动那么久,人们早已渴了,可这是山地,四周没有水,怎么办呢?呵,这可难不倒大家,你看,人人都挑选起了番薯,个个都捡个头大的拿。没有水洗,也不要紧,大家也不讲究,直接在裤子上擦擦,然后开始用牙去皮。那场面,简直是在表演绝技,瞧,大家坐在田埂上,双手捧着大番薯,横着凑近嘴边,牙齿轻轻咬住番薯皮,手迅速转动番薯,伴随阵阵“嗦嗦”的咬动声,圈圈番薯皮就从指缝间露出,越伸越长,直垂到地面,竟然始终不断,而且大小匀称,就像是一一条条精心制作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有的人还边啃边举着长长的皮炫耀,那得意的样子,就好像在展示一件稀世珍宝。周围的人看到了,都会发出阵阵笑声,笑声在田野间回荡,给这艰苦的劳动时光增添了无限快乐。那时候,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能在劳动间隙吃上一个脆甜的番薯,真的是一种极大的享受。</p><p class="ql-block">看大人的表演,我羡慕极了,于是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拿起一个比自己手臂还粗的番薯,在裤子上擦了擦,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牙咬皮。可是,番薯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无论我怎么咬,都无法让番薯皮不断,而且咬得深一口浅一口,掉了一地的皮子。再看看手中去皮的番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难看极了,惹得大人们都指着我,笑得前仰后合……</p><p class="ql-block">短暂的休息过后,队长再次吹响开工的哨子,大家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此时,田野里的风似乎也变得更温情了,它们带着泥土和番薯的混合气息,吹过田野,吹过人们的脸庞。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轮廓愈发清晰,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p><p class="ql-block">收工时间到了,大家将蕃薯藤和番薯挑回家,欢声笑语一路。待番薯全部收回后,队里就按人口分配。番薯全身是宝,蕃薯藤可以喂猪喂牛,番薯不仅可做成果子当零食,还能帮人们度过许多青黄不接的岁月。各家对番薯的处置大致相同,大部用来晒成干,少部分或留着蒸来吃,或切成小块煮粥吃。晒干,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番薯直接切片,摊在干净的晒谷场,晒成白片子;一种是煮熟后横切成条,或纵切成饼子,一片片均匀地摊在竹搭上,然后架到高处,晒成番薯干。煮过番薯的水,也不倒掉,而是继续往灶里添柴,将其熬干,最后可得红糖。腊月时,家家都做果子,这时红薯饼子又登场了,普遍的做法是用细沙将其炒熟,有条件的则用油炸。做成的薯饼子,酥酥脆脆,很是香甜。平时,不管是白片子,还是番薯干,上学或砍柴拔草的路上,吃上一把,那可真是美得不行,那幸福的味道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队的模式已经成为历史,村子里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人们生活富起来了,不再依靠集体劳作,而且大多年轻人都已走向了大都市,土地基本上流转给了承包商。有些人还会种一点番薯,都是为了刮油解腻。</p><p class="ql-block">然而,我却时常怀念那些在生产队的日子,怀念那些和大人一起劳作的场景,怀念那艰苦岁月中难得的一点快乐。每当我看到番薯,那些画面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p><p class="ql-block">如今,我虽已离开家乡十余年,在城市里为生活奔波忙碌。但家乡的一切,始终是我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排子里那片田野,那些番薯,还有那些在田野间回荡的笑声,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看着婶子还在田野里忙碌着,我走上前去,帮她一起挖番薯。在那冬日的暖阳下,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生产队。而这薯香弥漫的旧时光,也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一抹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