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古代文化之昭乌达盟文物工作记事(上篇)(第一零二章)

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

<p class="ql-block">编辑:旭东 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赤峰古代文化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昭乌达盟文物工作记事(上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一零二章)</b></p> <p class="ql-block">  1906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最早进入热河省昭盟地区进行考古调查,足迹遍及昭盟各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六十余处。</p><p class="ql-block"> 1909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出版《赤峰红山后》一书,书中刊载赤峰红山一带发掘的大量文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1922年法国人桑志华在赤峰、林西等地进行考察。</p><p class="ql-block"> 1930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天山、林东、林西、赤峰、克旗等地考察,因当时社会治安极不好,收效甚微。</p><p class="ql-block"> 1932年日本学术团体东亚考古学会在昭盟各地考察。</p><p class="ql-block"> 1933年满蒙学术调查研究团进入昭盟,到各地进行考古调查。</p><p class="ql-block"> 1935年日人宾田耕作一行,在赤峰红山后进行大规模考古挖掘工作。 </p><p class="ql-block"> 195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由裴文中教授带领,在林西锅撑子山、赤峰红山等地进行考古发掘。</p><p class="ql-block"> 1958年昭乌达盟博物馆筹备组成立,同年建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夏季,培训文物干部,全盟各地以大队为单位开展全民文物普查工作。发现古遗址600余处,古建筑90余处,古墓葬230余处,征集历史文物四千余件。</p><p class="ql-block"> 1959年国庆十周年举办昭乌达盟文物展览,同年对辽中京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发掘、钻探,发掘工作由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主持。</p><p class="ql-block"> 1960年考古所内蒙工作队在我盟赤峰县夏家店村发掘,发现了辽河上游两种重要古代文化类型,命名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至西周前期)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相当于西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p><p class="ql-block"> 1961年盟文物站在赤峰县大营子公社新店发掘“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三十余座,出土一批陶、石、骨器及串珠饰件。同年红山水库白家地附近也发现一批同时期的墓葬,出土青铜短剑及青铜饰件等。科学院考古所内蒙古工作队在我盟巴林左旗乌尔吉木伦河流域的富河沟门遗址发掘,这是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一种重要文化类型,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与红山文化有明显区别,命名为“富河文化”。</p><p class="ql-block"> 国务院公布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代上京(首都)临潢府遗址、宁城县大明公社辽代中京大定府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1962年 昭乌达盟博物馆筹备组撤销,保留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机构。同年,考古所内蒙古工作队在赤峰市北大桥蜘蛛山遗址发掘。遗址文化层堆积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战国-秦汉。</p><p class="ql-block"> 1963年中朝联合考古队来昭盟宁城县南山根发掘,一号奴隶主贵族墓出土随葬青铜礼器、兵器、生产工具、装饰品等三百余件。这是我盟考古上的重要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 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来我盟视察工作并参观昭盟出土文物。</p><p class="ql-block"> 朱老的题诗:访赤峰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炎炎夏日访昭盟,杨柳新栽绕赤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沙万里今何在,一片青纱映碧空。</p><p class="ql-block"> 董老的题诗:由承德到赤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铁辇东行又北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昏前已达昭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沙曾使田卢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水草今为农牧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遍植笔杨防护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多开爪浍灌淤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赤峰面貌初更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象欣欣日向荣。</p><p class="ql-block"> 1964年自治区人委公布自治区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名单。巴林左旗哈达英格公社石房大队辽祖州城址、辽太祖陵,召庙大队辽代石窟寺、巴林右旗白塔子公社(索布利嘎)辽代庆州遗址、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白音门德元代应昌路遗址、赤峰县城子公社洞山大队辽代洞山石窟寺计六项,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同年7月昭盟文物站配合考古所内蒙古工作队在赤峰县境内的阴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相当于夏、商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七十余处,同年由赤峰县人委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喀喇沁旗娄子店上烧锅发现辽墓群,同时进行钻探发掘,发现有、瓷、木棺、壁画等重要文物,为研究契丹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史料整理:哈 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读《昭乌达盟地方志——文物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