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藏赏花自驾游(40)知子罗老城

七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在老姆登村里游玩了整天,今早便前去旁边的知子罗老城游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山上驶往知子罗老城,再次经过半山腰的观景台。清晨从观景台望去,阳光照得雪山发亮,银色的光又照亮了高耸的皇冠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见皇冠山的金光灿烂的景色,虽然有点遗憾,但这如梦幻的风光,广阔无垠的天地,云海苍茫,层层叠叠,墨色氤氲,大自然的妙笔丹青描绘的壮美画卷,美不胜收,让我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蓝天、雪山、森林、峡谷,大自然将高黎贡山打扮的恬静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老姆登出发,翻过几座山后到达山顶的知子罗老城。知子罗,傈僳族语意为“一个好地方”,坐落在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的山梁上,是沟通澜沧江和怒江的交通要道,从清末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怒江地区的行政中心,直到1974年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驻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子罗位于高原之上,常年云雾缭绕,小城若隐若现,如同海市蜃楼般神秘。在晴朗的日子里,你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怒江大峡谷,四周群山环抱,与高黎贡山的皇冠山遥遥相望。美丽的公路从山脚直通山顶知子罗村,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现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瓦碧公路建成通车,1974年怒江州府搬迁到六库,县城就这么空寂了下来,如今成为了知子罗村委会驻地,至今还完整保留着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边陲小镇的风貌,留下了八角楼、工人俱乐部、州委州政府和部门机构房屋建筑群等80栋单体老式建筑,在知子罗老城可以感觉到时光的记忆、时代的痕迹以及老一辈人为革命建设的岁月,是吊古怀旧和登高观赏峡谷怒江景致的旅游休闲胜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角楼。八角楼是这座“记忆之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也是其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角楼建于1986年,是知子罗作为碧江县城的图书馆,也是当时最“宏伟”的建筑。八角楼的设计充满了民族特色,飞檐翘角,结构独特,体现了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其周围的墙上还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的印记,如标语和壁画,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年代。如今的八角楼虽未对外开放,但其外观依然保存完好,成为游客探访知子罗的必看景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这片土地,仿佛穿越回了80年代。知子罗村,这个怒江东岸碧罗雪山里的地方,曾因一个预言而被人们纷纷遗弃。随着时间的流逝,预言并未成真,于是少数原居民选择回归,为这座村庄重新带来了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在知子罗的街道上,街道两旁的房子大多空着,有些建筑已经残旧破败,斑驳而破烂的外墙上不时还有一些已完全模糊不清的标语、口号,看着那些一个个熟悉的建筑和布局,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拥有的热闹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子罗村依旧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街角风光,共有59栋老式建筑,如老街、老革委会办公楼、各类政府办公室等,成为了旅游休闲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十年过去了,知子罗还是原来的模样。不管是追忆还是猎奇,知子罗都可以给你一座完整的老县城,给你熟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街尾建有一座简易的基督教堂,它静静地伫立,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知子罗村落山,沿219国道前往片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福贡县怒江边的溜索是一种独特的交通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们在此体验一下这项刺激的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溜索在怒江地区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各少数民族为了战胜和征服自然界的天险而发明的独特过江工具,更是他们不畏艰难、勇猛顽强精神的象征。溜索在怒江地区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现代交通设施如桥梁的建设逐渐替代了溜索,但溜索仍然在怒江地区保留并作为旅游项目存在。溜索旅游项目不仅让游客体验到原始的渡河方式,还让游客感受到怒江地区的独特文化和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溜索站旁边就是登埂澡堂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怒江,登埂温泉澡堂是必打卡的地方之一。这个澡堂拥有18个大小不一的泉眼,因此有“登埂温泉18塘”的说法。温泉水清澈见底,蒸气燎绕,仿佛置身于仙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埂澡堂位于怒江西岸,靠近跃进桥,是一个天然温泉胜地。这里的温泉水温在50到72摄氏度之间,拥有多个泉眼,温泉水倒影着怒江两岸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景色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埂澡堂得名于泸水市鲁掌镇登埂村,是傈僳族传统民族节日“澡堂会”的核心场地。每年春节初二至初六,当地傈僳族人会携带行李、准备食物和炊具,在这里搭建帐篷或竹棚,享受“春浴”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澡堂会”不仅是歌手们赛歌比舞的好场所,也成了青年男女们淡情说爱、选择配偶的好时机。尤其是在山地这样的地方,人们总是希望有机会广泛交流,“澡堂会”这样的形式,正好迎合了怒江一带特殊的气候和傈僳族自由恋爱的民族习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左边怒江,右边温泉。静静感受温泉水滑过身体的舒适,看着水流湍急的怒江,以及远方高山的巍峨,山水美景和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净化着心灵,消除满身疲惫和愁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怒江边向泸水市方向行驶,来到了老虎跳景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虎跳位于沪水市称杆乡境内,是怒江边的一个著名景点。老虎跳被誉为“怒江第一天险”,以其险峻的地形和壮观的自然景观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虎跳江面宽度约为20米,两岸峰峦重叠,峭壁如削,江中有一块巨石横卧,江水从巨石两侧跌落,形成惊涛拍岸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老虎跳景点免费向公众开放,适合户外探险、徒步旅行和皮划艇运动。此外,老虎跳还是世界皮划艇爱好者的“野水圣地、白水天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老虎跳出发,前去片马镇沿途将穿越怒江大峡谷。这条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最深处可达3500米,江水以1.6倍于黄河的水量咆哮而过,两岸绿林青山、红土灰石交相辉映,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途可以看到高黎贡山的壮丽景色。这座山脉是横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山间云雾缭绕,是徒步和摄影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片马丫囗瞭望台位于泸水县的片马丫口,是通往片马镇的必经之路。片马丫口瞭望台是在高黎贡山山脉的一个巨大的“V”形剪刀口处,海拔3150米,常年浓雾笼罩,年日照不足1000小时,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0度,每年4至6个月大零封山。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片马丫口成为全军最艰苦的哨卡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片马丫口暸望台设立于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由解放军边防部队驻守。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且环境恶劣,1963年,国防部授予其“钢铁哨所一一风雪丫口排”的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片马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下辖镇,位于泸水市西部,高黎贡山西坡,恩梅开江流小江以东,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8公里,东与鲁掌镇毗邻,西、南、北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64.4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州府六库96公里,缅甸北部主要城市密支那244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片马镇最著名的是片马抗英事件和恕江抗日驼峰航线。</p> <p class="ql-block">片马事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00年1月侵缅英军入侵片马附近的茨竹、派赖等寨。1910年12月占领片马,至1927年,又先后占领古浪和岗房。我边防军民在土把总左考臣、千总杨体荣率领下奋起反抗,打击入侵英军,土把总左孝臣在抗英斗争中牺牲。片马管事勒墨杜扒率领景颇、傈僳、独龙、怒、汉、白等各族人民会同泸水土司,与英军进行了多次搏斗,给侵略者沉重打击。英国于1926年被迫承认片马是中国的领土。但英军拒不撤兵,仍然强占片马。</p> <p class="ql-block">纪念场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7年一1989年,修建“片马人民抗英纪念碑”及“片乌抗英纪念馆”。纪念碑高20米,碑体由3把剑和3面盾组成,象征汉、傈僳、怒族团结抗英的事迹;纪念馆陈列片马事件历史史料。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纪念碑题词:“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属于馆中馆,是泸水县片马抗英纪念馆的一部分,是以C一53号坠机为主题的纪念馆,也是截至目前国内陈列有完整驼峰坠机残骸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9平方米。2004年7月6日,破土动工修建该馆。2005年12月21日,正式开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驼峰航线”的一段重要空中走廊,据统计,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为止,中美空运大队飞越驼峰8万架次、空运物资80多万吨,保障了缅北战场抗战物资的需要,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展厅以C一53型坠机为主,四周展示大量图片、文字资料,以少量实物原件为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要展品,即已修复的C一53坠机,飞机全长18.3米,左右机翼各长13米,宽4.2米,其中右翼残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馆藏品有22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件(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文字资料从前言到结束语悬挂于展厅四周,详细介绍了驼峰航线,滇缅公路,飞虎队、C一53坠机的寻找、发现、搬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后,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决定赶去70公里外的泸水市住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