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昵称:芳草青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3236946</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几天在八大关散步,被一栋别致的欧式小楼吸引了目光。原来这就是湛山二路1号的青岛地质之光展览馆,门口的黑色挂牌介绍道:“欧式别墅,约建于1931年,俄国建筑师尤力甫、中国建筑师唐蔼如等设计。建国后,诗人柳亚子及科学家李四光曾居此楼。”现在这里改造成为一座展览馆,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开馆,以地质学家李四光生平事迹作为主要展陈,是全国第三家李四光主题展览馆,也是青岛市重要的青少年地质科普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这扇常开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李四光先生亲笔题写的“地质之光”四个大字。院落内树影婆娑,绿树掩映间一幢红屋顶的石砌小楼出现在眼前,花岗岩砌石的青灰色泽和粗砺质地彰显这座欧式别墅的古朴厚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庭院里安放着李四光先生正在工作的铜像。李四光是一位热爱地质工作的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一丝不苟。他经常对学生说“<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搞地质要到野外考察,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尺子,所以,每一步的长度都要相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1, 100, 250);">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毛泽东主席评价为“人中麟凤”的爱国</span>诗人柳亚子先生的铜像,也安静坐落在庭院中,老先生抬手捋须,目光深邃,仿佛陷入沉思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小楼,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诗人柳亚子、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先后在此居住、工作,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柳亚子先生曾在这里挥毫泼墨,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抒发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四光先生则在这里潜心研究地质学理论,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为这座建筑赋予了灵魂,使其成为青岛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柳亚子展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门左手第一间小屋就是柳亚子展厅。柳亚子先生是现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著名诗人,曾经组建了著名的文学社团“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1934年柳亚子旅居青岛时曾在此居住,写下了“<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海上神仙事渺茫,崂山金碧尽辉煌</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可惜不逢炎夏节,冰肌玉骨照人来</span>。”等许多赞美青岛美景的佳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还介绍了柳亚子创建南社并与毛泽东以诗会友的故事,特别是有关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的来龙去脉。另外,还展示了柳亚子先生的部分诗作手稿。</p> 李四光展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柳亚子展厅,进入李四光展厅。现代化的展陈设施与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物元素周期表,非常生动形象,使元素周期表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乏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右侧墙壁上是李四光先生的生平介绍。李四光先生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2009年,李四光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努力向学,蔚为国用</span>”是孙中山先生对李四光的赞誉,也是李四光一生的座右铭。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他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span>”,习近平总书记称他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爱国科学家的典范</span>”。李四光先生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内重点展示了李四光先生有关的研究手稿、岩石标本、老物件等。据介绍,这里的绝大多数展品来自李四光的外孙女邹宗平女士,以及李四光生前工作的中国地质力学研究所的捐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有距今上亿年的木化石,还有珊瑚化石、三叶虫化石、地幔岩石等珍贵标本。从这些古老的化石中,我们可以窥见地球生命的演化轨迹,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距今2.5亿年的木化石,光洁莹润,似一块美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珊瑚生物化石,距今1.9亿至3.5亿年之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叶虫化石,也叫蝙蝠石,生于海底寒武纪(5.7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灭绝于二叠纪末期(2.52亿年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些精美的矿石标本中,我们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解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1年在这栋小楼里,李四光先生完成了著名的《地质力学概论》,这部著作是我国地质力学方面的奠基之作,在矿产资源勘查、环境和自然灾害评估等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我只知道李四光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却不知道他对音乐也极感兴趣,具有很高的音乐素养,甚至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支小提琴曲《行路难》还是由他创作完成的。这是他生前使用过的小提琴和《行路难》乐谱手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人心生敬佩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门三杰</span>”院士证书。另外两位院士分别是:李林,李四光的女儿,著名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邹承鲁,李林的丈夫,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他们一家两代人科学报国的故事,成为中国科学界津津乐道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四光先生和夫人、女儿、女婿。一家四口不仅学识超群,且个个颜值爆表,不愧为科学界的“神仙家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展厅出来,行至院门口,看到一座外形奇特小屋,这就是地震体验屋,面积只有几个平方米,可以模拟体验4到8级地震震前、震中及震后的整个过程。地震小屋是青岛市第一个地震体验模拟小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翠柏凌霄卷俗埃,回龙山畔逸龙才</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四光先生为祖国、为人民甘于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将与日月同辉,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去攻坚克难,续写新的辉煌篇章。</span>参观地质之光展览馆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是一次地质知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与心灵的升华。</p>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