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 健康和危机状态下的儿童供养</p><p class="ql-block"> 如果提供足够好的环境条件,儿童的情绪发展会自发地进行,而发展的驱力源自于儿童自身的内在。这种趋向于生存、趋向于人格的整合、趋向于独立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而且只要有足够好的环境条件,儿童就会取得进展;当没有足够好的环境条件时,这些力量依然保存在儿童内部,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摧毁掉孩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以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待儿童期的发展,并且发现儿童(在健康状态下)的发展正在转变为家庭和社会的驱动力。</p><p class="ql-block"> 如果心理健康就是成熟,那么任何类型的不成熟其实就是心理不健康状态,而它对个体而言就是一种威胁,以及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耗竭。然而,个体的攻击性倾向毕竟可以被社会利用,而个体的不成熟却对社会毫无用处。如果在这里考虑一下我们必须提供一些什么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必须增加以下的内容:容忍个体不成熟和心理不健康; 治疗; 预防。我们绝不仅仅只关注个体的成熟和让个体免于精神障碍或精神一神经症的困扰这些主题,我们还要关注个体的内在精神现实方面,而不是钱财方面是否富足。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原谅一个男人或女人有心理上的不健康或某些类型的不成熟,这是因为这些人具有丰富的人格,以至于他们可以为社会做出额外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供养目的在于,能够提供比促成健康所需要的健康条件更多的东西,如果我已经澄清了这个观点,那就足够了。位于人类进步阶梯顶峰的是人格的丰富多样,而不是健康。换句话说,童年期是一个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随着依赖逐渐变成独立的发展过程,我们需要检视不断变化的儿童需求。这就将我们引向了针对幼儿和婴儿极早期需要的研究,以及对依赖的极端状态的研究。我们可以把依赖的各种程度看作一个序列:</p><p class="ql-block">(a)极端的依赖。此时环境条件必须是足够好的,否则,婴儿将无法启动他与生俱来的发展倾向性。</p><p class="ql-block">环境的失败会导致:非器质性精神缺陷;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日后易感那些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p><p class="ql-block">(b)依赖。此时环境条件的失败其实会导致精神创伤,但此时已经是一个“人”在经受着精神上的创伤。</p><p class="ql-block">环境的失败会导致:易感各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反社会倾向。</p><p class="ql-block">(c)依赖一独立的混合状态。此时儿童正在尝试着独立,但需要能够重新体验到依赖的机会。</p><p class="ql-block">环境的失败会导致:病理性依赖。</p><p class="ql-block">(d)独立一依赖状态。这个状态与(c)类似,但更偏向于独立这一端。</p><p class="ql-block">环境的失败会导致:公然对抗;暴力性爆发。</p><p class="ql-block">(e)独立。意味着有了一个被内化的环境:儿童表现出了自我照顾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环境的失败会导致:不见得会造成伤害。</p><p class="ql-block">(f)社会意识。此时意味着个体能够与成年人认同,并且能够认同一个社会团体,或与整个社会认同,同时也不会丧失太多的个人冲动性和独创性,而且也不会丧失太多的摧毁性和攻击性冲动,这大概是因为个体在替代形式中找到了满足的表达。</p><p class="ql-block">环境的失败会导致:个体能够部分地作为一个母亲或父亲,或作为社会中的父母角色,来承担个体的部分责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