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十年前的一天,我因为在广场咖啡店里约了朋友,谁知等到快八点钟了,朋友打来电话说,临时有事不能赴约了。忽然就被放了鸽子,我有些郁闷地漫步在华灯四射的广场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远处,一阵音乐声渐渐传来,走近一看是二十多人在跳舞。她们动作娴熟,脚步轻盈,很有韵律感。我正在观看,有人忽然就来到我面前:请你来跳舞吧!竟然是同小区,隔壁楼的李大姐。她不由分说,拉着还在扭捏的我,来到队伍的后面:眼睛看着前面人的动作,脚步随着音乐节奏就好了。李大姐一个华丽的转身,人已经飘进舞蹈队伍里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天晚上,我的白衬衫浸湿,虽然皮鞋让我的脚肿胀疼痛,但整个身心都感到无比的放松,朋友爽约的烦恼也抛在九霄云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在早已退休的我,成为了一名广场舞爱好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不知道是谁为这种舞蹈形式起的名称,贴切又生动。谁说这是舞蹈?谁说这是大妈们的舞蹈?啊,不,我就是那个穿着红色健身服,跳得最带劲儿的小老头儿。有优雅的韵律,活泼的步伐,轻快的音乐,每一个踏上音乐节拍的人,都在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其实,流行的趋势从来都不是被少数人定义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海南三亚湾,我漫步在树叶婆娑的椰梦长廊,看夕阳用她妖艳的红色,把一棵棵椰树的轮廓,镀上一圈迷人的金色。随同夕阳一起炫耀的,还有一阵又一阵我熟悉的音乐声。这边是节奏欢快的《小苹果》曲调,一百多人的广场舞队伍,场面极其壮观;那边韵律分明的步伐,东北特有的“二人转”调门,让一圈又一圈的舞者,撒开了花;靠近海边的一群西北姐妹们,舞动着“蓝花花”手巾,让围观游客的手机闪个不停。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素昧平生的人们,只要有音乐响起来,舞台就在她们的脚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今的中国,无论是偏远农村,亦或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在清晨或黄昏,总有舞者在释放着自我,带动着一股盎然生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惊奇地发现,原来舞蹈不是在象牙塔里,不是隔了那厚重的帷幕,这源自生活的节奏,可以让任何一个人转变他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所以出现在这个舞台上的人,是露着小虎牙的小学生,是炸着刺毛的年轻人,是那些久坐办公室的白领,也是我熟悉的、那些邻里大妈大爷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广州天河广场上,我看见一群无声的舞者,她们带着耳机,身着漂亮的舞衣,优雅起舞。一旁欢腾的珠江,用一朵朵水花,表达着敬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随着她们起舞,正如法国人苏菲玛索说的:能够在这么大的广场上跳一次舞,恐怕一生只有一次,感觉棒极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