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22号是我下乡的日子,从北京出发来到北大荒插队落户。这个日子住在心里,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趟专列,专列载着一群懵懂的少年向北大荒驶去,想起集体户的伙伴们,想起北大荒的风雪,想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56年过去了,从没有忘记。</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56年前的我们,年轻的我们意气风发地走在北大荒的田野上,好美!为了今天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又翻出照片看了又看,怀念青春,怀念那个“集体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集体户伙伴” ,一个微信群的群名。</p><p class="ql-block">“集体户”,上山下乡时代的专用词。</p><p class="ql-block">伙伴,是指有着相同的梦想走到一起,是值得信赖,共同奋斗的最坚实的永不背弃的朋友。</p><p class="ql-block">知青在屯子里算一户人家,故名:集体户。集体户也要有户长,户长是大我们几岁的高中学长,称之为户长。</p><p class="ql-block">户长不是“大”人,却过早担当起与年龄不相称的户长角色,以大姐姐的姿态呵护着我们这群远离家乡的孩子。我们也视户长为“家长”,户长成了伙伴们的依靠,成了主心骨。在艰苦岁月中户长给了我们温暖和帮助。如今想来,方能深深体会出户长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集体户伙伴早已是遥远的将近半个世纪前的往事。</p><p class="ql-block">集体户伙伴不是黑土地的归人,只是天地间的过客。</p> <p class="ql-block">这张珍贵的照片走南闯北跟了我几十年,每每忆起北大荒的往事,总会翻看它,因为那是青春,那里有年轻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拍模糊了伙伴们的面孔,模糊不了伙伴们的神情,模糊不了伙伴们风华正茂,模糊不了那个时代的缩影,模糊不了记忆。</p><p class="ql-block">一匹马驾辕,两匹马拉车。</p><p class="ql-block">带着眼睛斯斯文文的男生则“长鞭哎,一呀甩哎,嘎嘎的响哎——”,女生则争先恐后坐在车上。此情,此景激活了尘封的往事,不由自主地去回放历史的胶片。与当年李春波的歌曲《小芳》意境吻合,一曲《小芳》曽撩拨了多少老三届知青怅惘感伤的情怀。</p><p class="ql-block">苦涩的岁月深深刻在心里,想忘也忘不了。</p> <p class="ql-block">2009年,下乡40年的我们又回到黑土地,依旧激情满怀,依旧朝气蓬勃,依旧是当年的我们,依旧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摆个向前,向前的姿势,依然有激情满怀的感觉,仿佛回到那年,那月—-</p> <p class="ql-block">40年后又回到北大荒的家,家在风雨飘摇中等我们。房子老了,我们也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觉着黑土地的呼唤,呼唤曾经的岁月,呼唤在一个锅里搅稀稠的日子,呼唤着吃高粱米的日子,呼唤着活着干,死了算的豪情——聚集群里的“集体户伙伴”仿佛回到了北大荒,回到那个只有42家的小屯子,回到黑土地,回到集体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集体户伙伴”共同经历了一种别样的人生。比同学,同事多了一个屋檐下,多了一个炕头上。高晓松的“住在我上铺的兄弟”也亲不过粗粮淡菜的大锅饭,冷热不均的大通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聚集在一起似乎又是“十八岁的哥哥”,青春固化在“九九阳艳天”。在“集体户伙伴”群里享受着温暖,享受着蹉跎,享受着青春年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户长不愧为一户之长。户长将散落在各处的集体户成员聚集在微信群里,取名“集体户伙伴”。 </p> <p class="ql-block">“即便什么都不拥有,仍旧想回到过去。”什么能与青春相比和抗衡呢?在群里感伤,在群里回味,在群里激昂,在群里返老还童,在群里见字如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迄今发生过的所有电子关系中,微信群关系是最不能抗拒的一种。”我们赶上微信时代,大家都过上了“群”生活。信息时代,微信握在掌心,从此没有距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都要翻阅一下“集体户伙伴”这个群,户长沿袭着问好的习惯,有事无事报个平安。伙伴们都老了,我在远方,集体户伙伴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56年过去了,伙伴们各在一方。看着熟悉的名字又聚集在一个群里,仍能刺痛我的老心。无论分别多久只要在“集体户伙伴”群里,岁月竟然无痕,竟然返老还童,没有了沧桑,依然是56年前的你我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6年,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想念“集体户的伙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