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之际,漫步在家乡的田间地头,欣赏着满眼的春色,寻觅着淡化的足迹和已经远去的记忆。面对镶嵌在脑海深处的故乡,深感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区域不变,村子的位置是搬不了的,陌生的是村容村貌,还有田间地头的蔬菜作物,虽然老面孔依旧,但有些早已更新换代,新面孔不少,好多品种、很多场面以前是不曾见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村口的菜园,我见到了一个蔬菜育苗的大棚,里面有茄子、辣椒、番茄、南瓜等多个品种,这些品种以前在农村的时候,我们都栽种过,有着切身体会,见之倍感亲切。与村民闲聊,他说这几年他是年年育苗,有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了一定的名气,菜苗除了自已栽种以外,大部分出售,现在每株的价格在1-2元之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交谈之中,我了解到不少新知识,新行情。尤其说到他的育苗品种中,茄子的占比较高,也很受欢迎。面对生机勃勃的茄苗,情有独钟,虽然40多年过去,茄子的记忆,始终印象深深,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我们种过多年的茄子。当年的农村,我们都有自家的自留地,因为面积有限,我们都想方设法充分地利用。每年栽种的品种、数量都是老妈亲自筹划的,茄子年年种,而且种得比较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安排,与茄子的生长周期长、产出多、口味好等特点有关。茄子从春天种下可以成长到初冬,这期间,茄子的产出有夏茄、秋茄,茄子的产量也比较高,茄花开得一批又一批,油烧茄子、饭焖茄子的口味特别入食,因为当年施下的都是农家味,糯性足,长势嫩,茄子作为菜肴可以从初夏吃得初冬,尤其饭焖秋茄的口味特别好,是下饭的好菜。</p> <p class="ql-block"> 我们精细护理过茄子。因为茄子好吃,又能长吃,但从栽种到食用有个过程,初栽时的温湿度、生长时的用肥量,还有点根、捉虫和夏防晒、冬防冷等细节历历在目。最难忘却的是捉虫子、保成长、护茄果的往事。这虫子就是春天的地老虎,秋天的棉铃虫和飞蛾。</p> <p class="ql-block">春天的地老虎,我们叫地蚕,似乎与蚕宝宝长相接近有关,但品行却天壤之别,蚕宝宝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地老虎是见啥就咬啥,作为食料。当年刚栽下茄苗,每天早晨的第一要务就是去捉地老虎,每天总有多株茄苗被咬伤,或咬叶子,或咬枝茎,最痛恨的是咬断根部的枝茎,茄苗必死无疑,咬叶子和其它部位也许还能补救。</p><p class="ql-block">每次发现茄苗被咬,我们便会顺藤摸瓜,慢慢挖下去,地老虎总是躲在下面睡大觉,休养生息,准备第二天再咬再吃,每次捉到,我们立即用剪刀把它剪成二段,有时还会狠狠地踩上一脚,彻底消灭它。多次下次来,地老虎的数量大大减少,一旦茄苗逐渐长大,地老虎咬咬已就无济于事了。</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虫多是棉铃虫,我们叫青虫,还有食茄飞蛾,它们专食茄子的肉质,当年我们也是天天去查看,凡发现异常,立即跟踪,抓个正着后,同样当场处死,方解心头之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惊叹茄子的蝶变。现在的茄子,农家基本还在种植,但蝶变是比较明显的,不仅是育苗种植上的专业化、大户化,还有品种的多样化。当年,我们种植的茄子品种单一,就紫皮长条形茄子一种,几乎家家户户都一样。</p> <p class="ql-block">现在就不同了,在我们的区域,在形状上,多出了电灯泡茄子,在色泽上,多出了青皮、黄皮茄子,在大小上,有的电灯泡形茄子,单个竟有1斤多重,完全颠倒了我们这一代对茄子的认知,每次见到,总会嘘唏再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茄子,这种当前城乡人民的家常菜,它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当下,茄子依然是人们餐桌上的热门菜,足见其诱人的口味,一直深得人们的认同。</p><p class="ql-block">从茄子的昨天、今天的状况衡量,随着现代科技的新发展,茄子必然会与时俱进,它的口味、它的品种、它的培育和生长模式铁定会有更新更优的转变,它一定不会淡出,它必将与人类一道,共同见证并再创新时代的新辉煌,我期待,我深信。</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