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象中应该是没有读过赵志明的作品,但是有两个的故事又似曾相识。一是《万物停止生长时》,再一个就是《流动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流动的盛宴》里,两个男人在各个宴席里混吃混喝的画面,特别是彼此惺惺相惜的穷酸、精明、落寞,又相互戒备的试探与合作特别让人印象深刻。或许,我是读过赵志明的作品的。只不过,记忆其实不那么靠得住。我把这副画面和严歌苓是连接在一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绕不开人性的。唐吉诃德式的,理想化的,明朗的,高尚的,卑贱的,阴暗的,世俗的,虚幻的……各种各样,相似的,却又到底是不一样的,会让身为同样的物种的人自己也困惑不解。赵志明在自序《寻找“美人鱼”的旅程》里借用金庸的偈语:“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怎能不如此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志明在自序里还提到作家鲁敏。鲁敏问他“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小说?”作者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回答。而我,因为鲁敏的出现,忽然间对作者有了不一样的感情。因为读鲁敏,喜欢鲁敏的文字,进而喜欢鲁敏熟悉,在意她的另一位作家。所谓爱屋及乌是不是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在这本短篇小说集里,唯有《秦淮河里的美人鱼》给人的感觉虚幻一些。其它的九个短篇相对来说都有比较明显的故事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弦上》。一个少年,高中生,父亲去世一年后,突然开始流鼻血。母亲操劳生计,不曾发觉;姐姐回娘家,看见了,返回去买了药。少年的病越发严重,不得不修了学。后来,又生了厉害的背疮,不得已,高三辍学的哥哥专门请假带着他去看老中医。好歹病止住了,少年却极其体虚。不上学也做不得什么事,少年就跟着捕蛇人学捉蛇,企图换点钱来。瞧见了惊心动魄的蛇圈之后,少年不再想捉蛇了。身体又不舒服的时候,少年在母亲的陪同下去乡村医院打吊针,从迷糊中醒转的少年,瞧见自己劳累的母亲,坐在自己的病床边打瞌睡,睡着了的母亲,粗糙的双手,还牢牢地包裹着儿子的手,似乎一刻也不曾放心。少年看着母亲左手似乎像右手一样能干,不由得回想起不久前母亲左手骨折的夜晚。因为自己忘了关灯,也没倒洗脚水,导致半夜母亲起来摔了一跤,而自己却在奇怪的心理作用下没有理会母亲痛苦的呻吟。等到第二天母亲在姐姐和姨妈的帮助下住院手术,却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少年躺在病床上,为自己的过错深深地愧疚。他用两只手包裹住母亲的左手,似乎这样,一切都会好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日》的人物、故事情节也很明朗。农村青年长林帮女子方琴教训骚扰她的富家公子常军,没想到,长林一拳就把常军的胳膊敲碎了。为此,长林到上海去避风头,家里也找人出力和常军和解。事情解决之后,长林回到村里过暑假。小春是表格长林的铁杆粉丝,村里的一溜孩子,更是对长林敬畏有加。长林有很强的人格魅力,身边的人自然而然会听从。就连常军的父亲也很欣赏长林。当长林计划和常军合伙做汽车租赁和销售,为以后做房地产、饭店、酒店的时候,竟然得到了大老板的肯定与支持。为了这个目标与计划,从来都自由潇洒的青年长林竟然规规矩矩地开始去银行上班,因为这是必须要熟悉的业务。少年小峰认为:长林不混社会,绝对是湮没人才。小春则懵懵懂懂地意识到:十七岁的少年,就如同美国知了一样,已经过完暗无天日的生活,就要破土而出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故事大都有类似这样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或是人的一生,或是人生命过程中的一节,一个片段。读完之后,会有一种如释重负,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与安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淮河的美人鱼》只是在结尾处提到了和故事名关联的细节。木头和石头在网上相遇相识相恋,延续到了线下,从虚幻到现实。见了面开了房间之后石头非要进行一场虚幻的婚礼,不然,“没有结婚的人是不能够一起睡觉的。”木头配合石头进行了一场口头上的两人婚礼,程序却一丝一毫都不马虎。等到“婚礼”结束,两人疲劳之极,石头却还要听故事。木头编了一个小伙子爱上田螺姑娘非要结婚的故事,只不过,木头的故事里,有一个结局,“我和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没有和你一样的身份证,我们就不可能领到证的,我们注定不能睡在一起,不能结婚,所以也就不可能生育孩子。”木头第二天醒来,石头已不在身边,木头不知道石头的存在是不是真实的,也不知道彼此的约定是否值得守候。木头走到秦淮河畔,看见一位老人不停地用网兜在河里打捞。面对木头的疑问,老人说他在捞美人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木头哑然失笑:这个世界怎么会有美人鱼呢?老人说:我也不知道。我已经在河里捞了四十年啦,都没有捞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吗?美人鱼?田螺姑娘?石头?要守候吗?要等待吗?要多久呢?四十年?怕也是一场空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志明说:人生不满百,忽然过其半。寻思过往经历,很是感慨一事无成。他说自己就像那个徘徊在秦淮河畔的老人,用网兜不停地在水里捕捞“美人鱼”。捕捞到,自然证明有之;捕捞不到,却不能证明无之;所以我辈只能不停地捕捞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一想,还真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