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重庆市,简称“渝”,别称山城、江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和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上游航运中心。</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全国唯一兼具水、陆、空、生产服务、商贸服务“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示范作用;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是巴渝文化发祥地,有三千余年建城史,自古被称为“天生重庆”。宋光宗先封恭王再即帝位,升恭州为重庆府,由此得名。夏商巴国在此建都,元末大夏在此建国。清末重庆开埠及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使重庆成为近代中国大后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红岩精神起源地。新中国初为西南大区驻地及直辖市,1997年又恢复为直辖市。</p> <p class="ql-block"> 四川省北碚区,现隶属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川东平行岭谷区,位于重庆主城西北方向,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的亚热带湿润气候。</p><p class="ql-block"> 北碚区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27公里,嘉陵江黄金水道纵贯南北,襄渝、遂渝、兰渝等铁路横穿东西,绕城高速、渝武高速、渝广高速、中环快速路和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国博线穿境而过;境内有缙云山、北温泉、金刀峡、重庆自然博物馆4个AAAA级景区;有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高等院校3所;有卢作孚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梁实秋、晏阳初旧居,张自忠烈士陵园,复旦大学、西部科学院旧址等人文景观和抗战遗址104处。</p> <p class="ql-block"> 四川江北县,现重庆市辖渝北区,属重庆中心城区、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析巴县江北镇建置江北厅。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巴县义里、礼里、仁里上六甲划入江北厅,史称“江巴分治”,江北版图基本形成。民国二年(1913年),江北厅更名为江北县。1994年,撤销江北县,设立重庆市渝北区。</p><p class="ql-block"> 渝北区内有重庆北站和江北机场两大交通枢纽站,其中江北机场为国内八大机场之一。境内景点诸多,如统景温泉风景区、两江国际影城等。</p> <p class="ql-block"> 四川江津市,现重庆市江津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东邻巴南区、綦江区,南靠习水县,西依永川区、合江县,北接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p><p class="ql-block"> 江津区是重庆首个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江津历史悠久、始建于南齐永明五年(487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建县史,1992年撤县设市,2006年撤市设区。</p><p class="ql-block"> 江津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辐射川南黔北的重要门户,也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也是“联圣”钟云舫的故里,陈独秀晚年寓居地,中国长寿之乡,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 四川永川市,现重庆市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市西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的西南端,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呈东西排列,南北走向分布。 </p><p class="ql-block"> 永川因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山型如“川”字而得名,于唐大历十一年(776年)置县,1992年建市,2006年设区,拥有国家级主题公园乐和乐都及野生动物世界、国家级森林公园茶山竹海、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黄瓜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有四面山、“十大经典爱情故事”之一、重庆新地标“爱情天梯”等景区。</p> <p class="ql-block"> 四川合川县,现重庆市合川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因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汇而得名。合川区是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重庆三环,毗邻两江新区,是中欧班列(重庆)入渝第一站,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带。</p> <p class="ql-block"> 四川潼南县,现重庆市潼南区,位于重庆西北部、渝西地区,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东邻合川区、铜梁区,南接大足区,西连四川省安岳县、安居区、船山区,北与蓬溪县、武胜县相邻。</p><p class="ql-block"> 潼南区于东晋宁康元年(373年)建制设县,1912年设东安县,1914年,因地处潼川府之南更名为潼南县,1958年,潼南属绵阳专区。1976年1月,潼南改隶江津地区,1997年,潼南隶属重庆直辖市。2015年6月27日,潼南撤县设区,诞生了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等时代伟人,孕育了陈抟、吕大器、廖静秋等历史文化名人。是成渝新型工业基地、渝西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绿色菜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板块,是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区。</p> <p class="ql-block"> 四川涪陵市,现重庆市涪陵区,是四川省曾经设立的一个地级市(1997年划入重庆直辖市),前身为四川省涪陵地区。</p><p class="ql-block"> 涪陵市是四川省重要港口、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涪陵是乌江流域最大的城市,因此被誉为千里乌江第一城。涪陵是闻名中外的“榨菜之乡”,涪陵榨菜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腌菜”。“水下碑林”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是全国首座水下博物馆;北岩点易洞为程朱理学发祥地之一,理学大师程颐曾长期在此讲学、注《易》;巴国故里小田溪曾出土我国第一套战国错金云纹编钟。</p><p class="ql-block"> 涪陵市境内有鹤游坪,是世界最大山寨式古城堡。仙女山为国家5A级风景区。金佛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七顶国家级桂冠”的景区,以其生物多样性特点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丰都鬼城。</p><p class="ql-block"> 涪陵市1995年设立地级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管辖。1998年,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重庆市涪陵区辖原枳城区、李渡区的行政区域。原涪陵市所辖的南川市、武隆县、丰都县、垫江县改归重庆直辖市直接管辖。</p> <p class="ql-block"> 四川丰都县,现重庆市丰都县,位于重庆市地理中心、三峡库区腹心。</p><p class="ql-block"> 丰都,别称“鬼城”,周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建县,1958年,周恩来总理定名“丰都”,1997年12月,丰都县由重庆直辖市管辖。丰都是重庆历史文化的“书签”。素以5000年凤凰城、2000年县城、1000年鬼城闻名天下,出土的“巴渝神鸟”是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可移动文物量(5.4万件)占全市近十分之一,不可移动文物点(1104个)占全市4.1%,截至2023年,拥有国家级非遗1个(丰都庙会)、市级非遗16个。</p><p class="ql-block"> 拥有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九重天景区等4个4A级景区;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县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区、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p> <p class="ql-block"> 四川长寿县,现重庆市长寿区,位于重庆市境中部,是首批国家级环都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化工基地、重庆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p><p class="ql-block"> 东南与涪陵区接壤,西南与渝北区、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总面积1423.62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长寿区古属巴国枳邑,蜀汉首置常安县,唐代设乐温县,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置长寿县,2001年,撤县设长寿区。</p><p class="ql-block"> 有秦代女实业家巴寡妇清、宋代理学大家谯定、现代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李寿民等名人。境内长寿湖、长寿古镇、长寿菩提山均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同时入选重庆十大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 四川垫江县,现重庆市垫江县,地处重庆市中部,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地带、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联结点,是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p><p class="ql-block"> 早在商周时期,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北朝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垫江置县,1997年12月,垫江县由重庆市直辖。</p><p class="ql-block"> 垫江县人杰地灵、文化昌达,是全国“书画之乡”和“铜管乐之乡”,2008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授予“千年古县”称号。</p><p class="ql-block"> 垫江县自古“上接巴渝之雄,下揽夔巫之胜”,是重庆东出的陆上交通枢纽。垫江也是华夏山水牡丹发源之地,垫江自古是重要的农产区,作为崇山峻岭中唯一的浅丘平原,农耕历史超过2000年;素有“巴国粮仓”“丝绸之乡”“丹皮之乡”“中国石磨豆花美食之乡”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现重庆市辖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p><p class="ql-block"> 西汉,置涪陵县。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彭水县。</p><p class="ql-block"> 彭水有摩围山、七跃山等生态山系和乌江、郁江等生态水系,乌江和郁江彭水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是“国家园林县城”,“绿色中国行”四次走进彭水。自汉初置县已两千余年,曾为唐黔中道治所地,有丰富的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红色文化和乌江文化。</p> <p class="ql-block"> 四川武隆县,现重庆市武隆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峡谷地带。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芙蓉洞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生三桥。</p> <p class="ql-block"> 四川南川县,现重庆市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渝、黔两省(直辖市)交汇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渝黔区域合作先行区、重庆特色工业基地、重庆大都市区的生态后花园。</p><p class="ql-block"> 南川区地域,春秋时为巴国属地,唐朝贞观十一年设县,1994年撤县设市,2006年撤市设区,1300多年的建制史留下了尹子祠、龙岩城等历史文化遗迹。境内金佛山被誉为“南方如初佛地,巴蜀第一名山”,也是重庆主城都市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有中医药文化、茶文化、竹文化、“三线”文化、佛文化等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现重庆市辖自治县,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接合部。</p><p class="ql-block">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始置酉阳州。1983年,成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p><p class="ql-block"> 酉阳县城坐落于两山之间,酉城河穿城而过,拥有土家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面具阳戏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龚滩古镇、龙潭古镇、神龟峡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酉州茶油、宜居茶、花田贡米等特色产品和龚滩绿豆粉、土家油茶汤等民族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 四川万县市,现重庆市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p><p class="ql-block"> 万州历史悠久,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刘备分朐忍西南地界置羊渠县,治今万州区长滩镇,为区境行政建置之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万县专(地)区行署所在地,1992年设立地级万县市,重庆市直辖后设立万州区。</p><p class="ql-block"> 万州区先后获“中国烤鱼之乡”“中国曲艺之乡”“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在万州交融发展。有西山钟楼、天生城等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有四川竹琴、金钱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7项;有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是重庆市唯一同时拥有川剧、曲艺、歌舞剧、杂技四大专业文艺院团的区县。</p> <p class="ql-block"> 四川忠县,现重庆市辖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交错,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东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连丰都县,西接垫江县,北靠万州区、梁平区。</p><p class="ql-block"> 忠县周为巴国地,秦属巴郡;唐贞观八年(634年),因巴曼子刎首留城,严颜、甘宁忠勇义怀忠信,改临州为忠州。民国二年(1913年)4月废忠州为忠县,隶属东川道。1997年6月,忠县由四川省转为重庆直辖市管辖,万县市代管。</p> <p class="ql-block"> 四川梁平县,现重庆市梁平区,位于重庆东北部,与四川省达州市接壤,东邻万州区,西连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南靠忠县、垫江县,北接达州市达川区、开江县,具有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的特殊地貌。</p><p class="ql-block"> 梁平区有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癞子锣鼓、梁平竹帘、梁平抬儿调等五项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市级保护名录15项,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存有双桂堂、百里竹海等自然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巴渝第一大平坝——梁平坝子,沃野千里、碧田万顷。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p> <p class="ql-block"> 四川开县,现重庆市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西邻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北依大巴山接城口县和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毗云阳县和巫溪县,南近长江邻万州区。</p><p class="ql-block"> 开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东汉建安21年(公元216年)建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始名开州,2016年,撤县设区。</p><p class="ql-block"> 开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金开县”“举子之乡”“帅乡”之美誉。这方水土曾养育出清同治年间两江总督李宗羲、“公车上书”开县六举子、14名红岩英烈,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刘伯承。</p> <p class="ql-block"> 四川巫溪县,现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与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接壤。</p><p class="ql-block"> 巫溪县,古称“巴夔户牖、秦楚咽喉”,誉为“巫咸古国、上古盐都”,曾诞育悠古的盐巫文化。始建于汉建安十五年,历代政区迭变,曾设县郡监州,先后命名北井县、始宁郡、永昌郡、大宁监、大宁州、大宁县、巫溪县。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巴风巫韵”,曾创造出“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辉煌,孕育了神秘的巫文化、盐文化。是中华烤鱼文化的发源地。”境内景点众多,如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宁厂古镇等。</p> <p class="ql-block"> 四川万盛区,现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东、北与南川区接壤,西与綦江区交界,南与贵州省桐梓县相邻。地处渝黔、渝湘要害,也是渝南、黔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p><p class="ql-block"> 境内地貌多姿,物产富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万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山、水、泉、林、洞浑然一体,山青、水秀、泉奇、林密、洞美,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夜郎文化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境内矿藏资源也十分丰富,是重庆市的煤电化能源基地,拥有万盛石林、黑山谷两个国家“AAAA”级景区,是长江三峡旅游带外环的重要节点和重庆周边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四川巴县,现重庆市巴南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历史上辖地广阔,包括今重庆主城区及周边区域,是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域,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巴国,巴国在公元前1066年因协助周武王伐纣而受封,定都江州(今重庆)。北周武成三年(561年),江州县改名为巴县,此后巴县作为地名沿用1400余年,直至1994年撤销,设立巴南区。</p><p class="ql-block"> 巴县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巴渝舞、巴渝民歌等。</p><p class="ql-block"> 巴县在历史上曾是重庆地区的经济中心,特别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巴县的工业基础为重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巴南区以温泉、山水和文化遗产著称,如东温泉、南温泉、木洞山歌等,成为重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巴县作为重庆历史上的重要地域,见证了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其历史沿革、地理辖区、文化传承和现代发展都展现了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 四川綦江县,现重庆市綦江区,东邻南川区,西连江津区,南接贵州省习水县、桐梓县,北靠巴南区。</p><p class="ql-block"> “綦江”之名来源于“古綦市”,江以綦名“綦江”,区以江名为“綦江区”。</p><p class="ql-block"> 唐,分置隆阳县。夏,改为綦江县。1952年,綦江县划归重庆市。2011年,撤销万盛区、綦江县,成立重庆市綦江区。</p><p class="ql-block">是重庆直辖市主城卫星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及渝黔合作战略支点、重庆市食品加工基地、重庆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要承接地和渝南黔北物资节点地区。</p> <p class="ql-block"> 四川大足县,现重庆市大足区,位于重庆市西部,北临潼南,东北接铜梁,东南邻永川,西南界荣昌,西北连四川安岳县,属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呈“六丘三山一分坝”特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面积1436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大足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取“大丰大足、丰衣足食”之意。晚唐至两宋近400年间,大足一直是昌州府治所在地,因“天下海棠无香,惟大足治中海棠独香”而享有“海棠香国”的盛誉,拥有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