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 /文 :跟我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 : 713038</span></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6日,我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舟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待17日进入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额济纳仅9个小时,便赶上疫情封城。在额济纳的日子里开始记述额济纳抗疫历程,由于城小滞留封控游客多,10天之后,我随封控人员转鄂尔多斯市。</p> <p class="ql-block">当年,穿了7年军装的我在这里长大。回到第二故乡,鄂尔多斯电台和康巴什政府向我约稿,每日官网发布。第一篇文章发出后2.4万人观看,应家乡亲人们的要求,我开始了在鄂尔多斯的每日一记。</p> <p class="ql-block">而今我时常想起第二故乡。现在把那些文章发出来,作为感恩第二故乡的滋养和疫情期间的回忆吧。</p> <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9日夜,我随500多名游客驶离额济纳,于10月30日上午10:52分,在火车汽笛的鸣响中,载有额济纳滞留旅客的专列缓缓驶入鄂尔多斯火车站,我心中最柔软、最怕触碰的地方——我心心念念的第二故乡,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中秋节,鄂尔多斯的战友与保定战友在这里共渡中秋,我老团长的儿子秋波政委邀我过来。那天,我正在云贵高原的长征路上,遗憾之情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今天,意想不到的疫情和意想不到的隔离地,让我亲验了上面两句话。这次被困额济纳,牵动着朋友们的心,更牵动着内蒙古战友和我学生们的心。哪知两天之后,我居然象从天降到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火车停靠在鄂尔多斯站,隔窗而望,站台上大批穿防疫服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每一节车厢外都有人抱着纯蓝色的哈达,鄂尔多斯人民以最尊贵的蓝色哈达迎接客人。大红鲜艳的条幅:"鄂尔多斯,欢迎你回家",顿让我泪水满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巨幅标语贴满整个大巴车面,人还未踏上这片土地,大爱已盈满每个人心头,车厢里的人们个个如同到家一样兴奋着,而脸一直贴窗不肯离开的我,泪顺着玻璃一行行流下。</p> <p class="ql-block">我深深接受鄂尔多斯人民这份蓝色哈达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日月同天,风雨同担,大疫袭来,鄂尔多斯义无反顾与额济纳同扛。本次他们承接的2000多名额济纳旗滞留游客,已做完6次核酸检测,是一批非阳性感染、非密接、非次密接者。鄂尔多斯为配合全自治区尽快夺取这场疫情阻击战、歼灭战的胜利,承接了这批游客来此进行集中健康监测。</p> <p class="ql-block">一踏上这块土地,目之所及,就亲身体验了鄂尔多斯早已把准备工作做好,他们备了108台40座大巴、7个旗区及另外几个隔离场所,按一人一房入住。</p> <p class="ql-block">中午过后,我们一行入住康巴什区酒店,醒目的两块宣传牌立于酒店大堂,我被分到5楼8519房间。</p> <p class="ql-block">打开房门,宽敞的室内,阳光从落地窗洒进大半个卧室。站在窗前左望,国内大型斜拉桥、鄂尔多斯康巴什大桥矗立窗外,这座全长1005米的大桥南跨西乌兰木伦河,河水在窗外不远处流过。</p> <p class="ql-block"> 夕阳来临,站在窗前观赏红红的有着深邃诗意的天空构图,顿让我感到苍穹下家乡真美。</p> <p class="ql-block"> 夜晚来临,我拍下室内连接窗外的夜景,真是第二故乡别样的"天上人间",小小一扇窗就让人唏嘘不已,而鄂尔多斯的美遍布它的整个大地。</p> <p class="ql-block">我所住的这家酒店,无论酒店环境、室内设施、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尤其防疫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热情周到、做事严谨,让我为能14天在这样舒心、舒适中感到惬意。</p> <p class="ql-block">在我到鄂尔多斯不到半小时,秋波政委已联系上兵团二代、我们战友的女儿晓萍很快打来电话,她说政府接待额济纳滞留游客会议刚刚结束,专就今天专列到站后为防疫情、游客按车厢次序下车上大巴,等的时间长而研究了更好方案。今夜第二列来鄂尔多斯的额济纳旗专列已经驶出,相信明天他们的工作质量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 来到第二故乡仅仅半天,所闻、所见、所感让我体会了鄂尔多斯"人民至上"的政治站位,他们在举"鄂尔多斯力量",助力"额济纳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因为第一天到达,核酸检测、信息核对、身体状况询问等等忙的工作人员午饭都没顾上吃。</p> <p class="ql-block"> 我的学生们大多生活在这个城市,当年他们为寻找老师,专门成立了"在那很小很小的时候"一个群,而今这个群已成立六年,这个群的感情亦非普通群。</p> <p class="ql-block"> 我的手机已经全面飘红,尤其学生们"老师你在哪?"从鄂尔多斯追到北京、从北京追到呼市再找我。发出这篇小文,我把时间交由我的学生们。应大家要求,我会开启在这里的每日一记。</p> <p class="ql-block"> 当我发出在鄂尔多斯第一篇文章后,阅读量当天即达到2.4万,全市人民都体现了极大爱心,他们关注这批远道而来的游客在鄂尔多斯好不好,也通过认真阅读我的文章了解我们的每日生活,这就是我第二故乡民风的敦厚和善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