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王志兴</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王志兴</p> <p class="ql-block"> 距离全国农村干部换届选举仅剩几个月的时间了。在这里,笔者以一个资深村干部身份,把自己当村干部三十年来,对村干部的认知,来给“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想参与竞选村干部的朋友们分享一下,实事求是的看看“到底哪些人适合当村干部?”</p> <p class="ql-block">第一:当村干部要有一颗公德心。</p><p class="ql-block"> 无论你是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事业有成的商业成功领袖,还是村民中的群众代表和党员,回村来竞选村干部,首先要有一颗公德心,也就是说你想当村干部,想在村里有所作为,你的思想和行为必须符合起码的公序良俗。</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公德心?</p><p class="ql-block"> 从小的来说,公德心就是热心肠,爱家、爱村、爱父老乡亲、爱生你养你的家乡这块热土。</p><p class="ql-block"> 没有爱心、热心,何来为村民服务的原动力?</p><p class="ql-block"> 从大的来说,公德心就是有担当、有信念、有家国情怀,带头遵纪守法,拥护国家和社会主义,听党话、跟党走。</p><p class="ql-block"> 想竞选村干部,没有家国情怀,哪有一番作为?</p><p class="ql-block"> 当村干部必须“公而忘私、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公德心不是装来的。你装一天两天,你装不了一届五年。即便你装成了,不累吗?</p> <p class="ql-block">第二:当村干部要把村务工作放在主业。</p><p class="ql-block"> 2021年全国村干部换届选举以后,很多村干部确实年轻化、知识化了、但都不是专业化。</p><p class="ql-block"> 因为,大多数新任党支部书记都没有实际当过农民,没有在村里长期居住过,根本不懂农业、农村、农民是什么。本村的民情、民风嘛都不懂,连最起码的谁和谁沾亲带故、什么关系都弄不清楚,怎么能当好村干部呢?</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竞选香港、澳门的行政长官,第一个硬条件就是必须在本地生活或者工作多少多少年,才有资格参加竞选最高行政长官,现在看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p><p class="ql-block"> 还有很多村支书在当选后,还想干自己原来的生意买卖,在村里挂个名,把村务工作当成副业来干。</p><p class="ql-block"> 到今天事实证明,把村务工作当成职业来干的村支书,所在的村里都发展变化了,把村务工作当成副业来干的村支书,村里的工作干的一塌糊涂。更有甚者,干脆干不到换届,就放弃了,个人形象也暴露无遗。弄的村民们怨声载道,自己也灰头土脸。</p><p class="ql-block"> 总得来说,要想当好村干部,必须要有大把的时间,一天24小时,一年360天吃住在村里。“蜻蜓点水”式的坐班值班,想都别想能当好村干部。</p> <p class="ql-block">第三:当村干部要有经济基础和经济头脑。</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乡村发展的宏大蓝图里,村干部扮演着关键角色,要想推动乡村走向繁荣富强,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敏锐的经济头脑是必备要素。</p><p class="ql-block"> 经济基础是村干部开展工作的重要支撑。村干部自身的经济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所能投入的精力与资源。拥有良好经济条件的村干部,在处理村务时,更能心无旁骛。他们无需为家庭生计过度奔波,可全身心投入到乡村事务中,他们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当村里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如自然灾害后的重建工作,有经济基础的村干部能够凭借自身资源,先行垫付部分资金,购买急需物资,解燃眉之急,为后续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援助赢得宝贵时间,让村民感受到切实的关怀与依靠。 </p><p class="ql-block"> 经济头脑更是村干部引领乡村发展的核心能力。当下乡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具备经济头脑的村干部,能精准洞察市场需求,挖掘乡村特色资源。</p><p class="ql-block"> 反之,若村干部缺乏经济基础与经济头脑,村里发展可能会陷入困境。在项目引进上,因缺乏对市场风险的评估能力,盲目跟风,可能导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项目血本无归;在产业发展规划上,无法结合本地实际挖掘特色,只能随大流发展常见产业,最终产品同质化严重,滞销积压,打击村民积极性,阻碍乡村经济发展。 </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的乡村发展,对村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带领村民走向富裕,村干部就必须筑牢经济基础,磨砺经济头脑,以实干担当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乡村在时代浪潮中绽放独特光彩。</p><p class="ql-block"> 总之,村干部自己没有经济基础,仅靠那点工资养不活老婆孩子,家庭条件不允许你一心扑在村委会,更没有钱替村里办事儿,所以,村干部尤其是村书记,收回扣正常,不收回扣难以为续。</p> <p class="ql-block">第四:要有当村干部的本领和才能。</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村干部,早已从原来的行政型改为了服务型。还没到换届,为什么很多村支书辞职不干了?说白了,有些人是不具备当村书记的本领和才干。</p><p class="ql-block"> 村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带领村民奔小康、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重任。要想挑起这副重担,就必须具备当村干部的过硬本领和卓越才能,这是服务乡村、造福村民的前提,更是引领乡村发展的核心要素。</p><p class="ql-block"> 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村干部开展工作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乡村事务繁杂琐碎,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规划,到邻里纠纷调解、文化活动组织、安全生产排查、抢险救灾、治安维稳,桩桩件件都需要村干部统筹安排。只有具备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才能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将分散的村民力量凝聚起来,朝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奋进。 </p><p class="ql-block"> 深入群众、善于沟通的能力不可或缺。</p><p class="ql-block"> 村干部的工作对象是广大村民,只有与村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日常工作中,村干部得主动走进村民家中,倾听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在传达政策时,要将晦涩难懂的文件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村话语,确保村民理解透彻。在调解村民矛盾时,要站在双方的角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沟通化解矛盾,才能维护乡村和谐稳定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具备发展经济、开拓创新的能力是乡村迈向富裕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如今,乡村发展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村干部要紧跟时代步伐,挖掘乡村特色资源,探索新的发展路径。</p><p class="ql-block"> 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也是村干部必备的素质。</p><p class="ql-block">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政策、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村干部只有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p><p class="ql-block"> 总之,你当村干部首先要有“大事讲原则,小事儿讲风格,见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的才能,你要头脑没头脑,要口才没口才,不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能讲不能说,全凭为人正直、诚实万万不行,空有杀敌之心,没有杀敌本领,和不按套路出牌,素质、文化、头脑参差不一的老百姓打交道,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三个回合下不来就得惨败而归。</p> <p class="ql-block">第五:当村干部要有吃亏和牺牲精神。</p><p class="ql-block"> 当个好村干部只能讲爱,不能讲理。同样的好事情要让利于民,同样的困难要留给自己和亲属。 当个好村干部,要有“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内功和胆识。</p><p class="ql-block"> 村干部身处基层治理一线,是连接党和群众的关键纽带,是乡村发展的“引路人”。要挑起这副重担,就必须具备吃亏和牺牲精神,这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推动乡村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p><p class="ql-block"> 吃亏精神,是村干部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内在坚守。乡村工作条件艰苦,事务繁杂琐碎,村干部时常面临各种难题与挑战,却难以收获与付出成正比的回报。在利益分配时,村干部若能秉持吃亏精神,将集体利益、村民利益置于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就能赢得村民的信任与尊重。就拿我们村里的土地流转项目来说,为了引进企业投资,发展规模化农业种植,村干部需要挨家挨户做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因协调各方利益,导致自己家庭的家务事儿和农活被耽搁,甚至在一些误解下,遭受个别村民的埋怨。</p><p class="ql-block"> 牺牲精神,是村干部为乡村谋发展的无畏担当。在乡村发展的道路上,牺牲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许多村干部为了乡村事务,牺牲了大量陪伴家人的时间。当村里遭遇自然灾害时,村干部总是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最前面,牺牲自己的安全,来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还有些村干部为了引进产业项目,四处奔波考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努力为村里争取发展机遇。这种牺牲精神,彰显了村干部对乡村的深厚情感和对村民的责任担当,成为乡村发展的坚实后盾。</p><p class="ql-block"> 反之,若村干部缺乏吃亏和牺牲精神,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如果村干部只想着自己的小算盘,与民争利,就会引发村民的不满和信任危机,导致乡村发展失去群众基础;在遇到困难时,若村干部畏缩不前,不愿牺牲个人利益和时间,乡村的难题将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吃亏和牺牲精神是村干部的精神底色。</p> <p class="ql-block">第六:当村干部要有随时被“墙倒众人推、破鼓乱人捶”的思想准备。</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呢?</p><p class="ql-block"> 老百姓不管你为村里办了多少件好事儿,他们看重的是你这个村干部,为他这个家庭和他本人做过什么事儿。</p><p class="ql-block"> 打个比方,一个村支书在村里干了几年工作,肯定得罪一些人,一年得罪一个,五年就得罪五个。</p><p class="ql-block"> 在现在的中国农村最讲究的就是人情世故,你不是得罪了五个人吗?等于你得罪了五个家庭,五个家庭在本村中的儿女亲家、干亲家、磕头弟兄就不计其数了,这些人一旦联合起来,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又比如,一人难称百人的心。我们村有三千口子人,按百分之一换算就是三十人,三十人天天去乡里或更高一级的政府去告你,就算是“莫须有”的罪名,上级可不管你工作多么优秀,村里不稳定可不行,为了村里稳定,领导也得给你做工作“别干了”。</p><p class="ql-block"> 你一下台,说不清又有多少村民放鞭炮、欢呼雀跃、口口相传你的下台新闻呢。</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尤其是村支书,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把村务工作当成职业来做;要有经济基础,家庭条件要好,有的是放羊的时间;要有吃亏和牺牲精神;要有当好村干部的本领和能力;要有随时被轰下台的思想准备。</p><p class="ql-block"> 在乡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村干部,不只是一份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脚下的泥土,承载着村民们炽热的期盼;肩头的重担,凝聚着乡村发展的未来。每一次政策的精准落实、每一项民生工程的推进、每一场矛盾纠纷的化解,都是我们践行使命的注脚。前路或许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秉持初心,扎根乡土,以不懈的努力、无私的奉献、无畏的勇气,就一定能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让乡村这片广阔天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书写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乡村新答卷 。</p><p class="ql-block"> 总之!没有家国情怀,怎做锦绣文章?胸无点墨,怎会出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角逐下一届村干部竞选的朋友,看了我写的文章,有什么想法,请在评论区留言。</p> <p class="ql-block">广而告之:</p><p class="ql-block">《专业刻墓碑》,中国书法名家主笔, 楷、隶、篆字体,古朴典雅!墓碑高、中、低档,存有现货,石材优质,价格合理,工艺精湛!</p><p class="ql-block">另:定做楷,隶书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咨询服务电话:15832452756</p><p class="ql-block">联系人:刘老师</p><p class="ql-block">手持本文章广告者,优惠百分之十。</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王志兴,安国市西崔章人,中共党员,多年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现任该支部副书记,主管纪检、组织、宣传工作,安国市作协副秘书长,安国市《药都文学》百期百企、名人访谈栏目责任编辑,获2022年度(安国市唯一一个)保定市委网信办颁发的《乡村好网民故事》荣誉证书,2024年6月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文章,一个用笔抒写人生的行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