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抚仙湖,位于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面积212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最深处为155米,是云南省第一深水湖泊。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p><p class="ql-block">抚仙湖流域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流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产稻、麦、蚕豆、烤烟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谷仓,又是闻名全国的云烟之乡。</p><p class="ql-block">抚仙湖的水利资源相当丰富,蓄水量达185亿立方米,等于滇池和洱海总蓄水量的四倍。引湖水能灌溉沿岸良田,又有航运之便。被列为国家战略水资源储备库。</p><p class="ql-block">抚仙湖出水口的海口河落差很大,河长仅15.25公里,落差达385米,可分六级建成梯级站。澄江和华宁两县人民已建成两级,为滇中工农业提供了动力。</p><p class="ql-block">抚仙湖旅游价值巨大,2015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云南玉溪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20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名称演变唐樊绰所写《蛮书》,称抚仙湖为大池。《澄江府志》说:“量水川即唐书梁水县(今澄江、江川一带),大池,抚仙湖也。”后称罗伽湖,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澄江府“北有罗藏山(现名梁王山),南有抚仙湖,一名罗伽湖”。得此名可能和宋、元时南诏、大理段氏在澄江设罗伽部有关。另有华宁县志载:又称“澄江海”,澄江县志载:又称青鱼戏月湖。</p><p class="ql-block">抚仙湖得名由来,据旧说有二种:</p><p class="ql-block">一说据澄江《府志》记载:湖东南诸山,岩壑磷响,悬窦玲就,中有石、肖二仙,比肩搭手而立,扁舟遥望,若隐若现。相传石、肖二仙慕“湖山清胜”,忘了回返天廷,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站立在湖的东南方。在湖上驾舟遥望,还隐约可见。有此仙人遗迹,故名抚仙湖。</p><p class="ql-block">另一说是因湖西面的“尖山”(有称抚仙石)平地拔起,状如玉笋,直插云天,又宛如高大的仙人立于湖岸,伸手抚摸莹碧的湖水,故名抚仙湖。而“玉笋晴岚”,也成为旧时云南胜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抚仙湖抚海湾国家湿地公园以其广阔的湖面、清澈的水质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特色,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壮观的湖景和浪花,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活力,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抚海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湖景是其主要特色,拥有广阔的湖面和迷人的湖景。湖内水质清澈,波光灵灵,与天空的颜色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海样的广阔与深邃,也可以欣赏到浪花拍打在岸边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旅行时间:2024年12月12日</p><p class="ql-block">旅游地点:云南玉溪</p><p class="ql-block">摄影摄像:杨大明</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杨大明</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5年3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