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旅行纪实(六)越秀区东山口扫街及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参观随拍。

毛庙根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6日至12月20日,与北京知青吴战友相约同游广州。</p><p class="ql-block"> 18日上午我们参观游览了越秀公园、圣心大教堂后,回到一德路口等网约车,计划到位于广州东山口的庙前直街、寺贝通津、恤孤院路,新河浦路等历史文化街区观光随拍并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p><p class="ql-block"> 广州“东山”名称源自于明代东山寺,后因寺名,逐渐将周边地区泛称为“东山”。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东山寺,衍生出“寺贝通津”、庙前直街等街道名称。清末民初,广九铁路建成通车,东山口遂因位于铁路的道口而得名。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和华侨的到来推动了东山口的发展。华侨、西方传教士和军政要员等在此购买土地兴建教堂、学校和西式花园洋房,吸引了大量政要显贵和富商定居,后逐渐成为广州达官显贵和社会名流的聚居地,并发展为广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地标,形成了“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俗语。</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街头“东山”旅游宣传标识随拍。</p> <p class="ql-block">  11点多网约车到了署前路,署前路南起庙前西街与庙前直街的交会处,建于1916年,当时路旁有警察公署,故名署前路。</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署前路局部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走到了庙前直街。庙前直街全长只有200米,因是原东山寺前面的一条比较直的街道,故名庙前直街。</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庙前直街两旁部分建筑、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途中路过寺贝通津路,遂拐进去拟参观基督教东山堂。</p><p class="ql-block"> 寺贝通津路建于1936年,此处原为东山寺后的寺贝底自然村的乡村小道,且为寺贝底村居民出入的主要通道,故名寺贝通津路。</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寺贝通津路两旁部分建筑、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基督教东山堂位于寺贝通津路9号,是广州市重要的基督教堂之一。其原名“东山浸信会堂”,始建于1908年,属哥特式建筑风格,由美国传教士创立,是东山地区早期华侨文化与宗教融合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基督教东山堂建筑及部分外立面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参观基督教东山堂后,我们原路返回到庙前直街,继续前行,走到了恤孤院路,去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恤孤院路得名于20世纪20年代,两广浸信会在此修建的“恤孤院”,当时华侨归国在此开发了住宅区,形成道路。其北接庙前直街,南至新河浦路,全长约375米。</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位于恤孤院路口的旅游标识牌随拍。</p> <p class="ql-block">  位于恤孤院路的越秀区少年宫为原越秀区少年宫和越秀区东山少年宫于2008年合并而成,全宫占地面积8159平方米,建筑面积20057米。</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越秀区少年宫铭牌随拍。</p> <p class="ql-block">  小云雀剧院,始建于1997年,是越秀区少年宫的核心场馆之一,也是越秀区少年宫重要的美育教学实践和展示的基地。</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小云雀剧院建筑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越秀区少年宫马路对面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恤孤院路两旁部分建筑及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沿恤孤院路走到了逵园。逵园为东山五大名园之一,由美国华侨马灼丈于1922年所建,是仿西洋式的三层洋楼,砖混结构,正门中间和右侧设有阳台,阳台两侧立罗马式圆柱每层为六根,正立面山花上有灰塑“1922”的数字。</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在寻找被日军炸毁的中共三大会址时,“1922”的数字成了一条重要的线索。</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正在装修的逵园建筑局部及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位于逵园边上的恤孤院路3号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是在原址新建的,馆内对中共三大的历史作了全面的介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至少40名代表出席大会,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还组成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等5人为成员的中央局。大会正式确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为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广州,会址建筑被毁无存。1972年,经调查确定会址的大致位置。1979年12月,会址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月,经考古发现会址建筑基墙,确定会址准确位置。2013年3月,会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会址遗址、春园、逵园和简园。</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建筑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组成。</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吴战友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参观时,我们约定参观结束后在原地等候。我独自向西走到瓦窑旧前街。</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瓦窑旧前街部分建筑及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路过新建的实地•紫薇公馆部分建筑随拍。</p> <p class="ql-block">  路过光东前街。</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光东前街部分建筑及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一直走到了东华东路与龟岗大马路路口。</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位于东华东路口的报摊(上海已经看不到了)随拍。</p> <p class="ql-block">  在龟岗大马路与东华东路路口,有一座东山少爷公园,路口转角处矗立着一尊“东山少爷”雕塑。</p><p class="ql-block"> 简介上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东山是达官贵人、青年才俊的聚居之所。一些权门显宦、文人志士、华侨富商纷纷聚集东山,兴建起一栋栋中西合璧的红砖洋楼、花园别墅,逐渐形成了广州“贵在东山”的独特地域文化。“东山少爷”是人们对活跃在这片区域的青年才俊的俗称,他们受西方文化影响,思想开放,通达创新,风流倜傥,敢为天下先,站在时代的潮流之上叱咤风云,成为老广州历史上令人瞩目的风华一代。</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东山少爷雕塑”随拍。</p> <p class="ql-block">  接着向南走到了新河浦路,去参观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东山新河浦,曾是华侨、富商和政要聚居地。20世纪初,广州成为通商口岸,美国浸信会率先进驻东山,并带动其他教会修建教堂、学校、恤孤院,随后大批华侨回国定居,参与东山早期开发。同期政府规划建设广州最早“模范住宅区”,至今仍保存400多栋以清水红砖、民国水刷石为建筑特色的“东山洋楼”。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百年名校创立,东山新河浦的发展成为了广州近代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以“广州现存最具规模、中西合璧的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列为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总面积达104.25公顷。街区内历史遗产丰富,多元文化并存,现有1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历史建筑266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线索。</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新河浦路部分随拍。</p> <p class="ql-block">  新河浦路部分建筑及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位于新河浦路的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由三栋相连的民国时期西式洋楼组成(现为24号-26号),建筑风格融合中西元素,是广州近代历史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中的24号建筑,是1923年中共中央机关的临时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1923年4月,中共中央从上海迁驻广州。4月至9月,中央机关以新河浦路24号(春园)为主要办公场所。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24号居住办公。春园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心。后来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廷、军事顾问加仑,分别在春园26号的三层和二层住过。孙中山和廖仲恺曾到此拜访苏联友人。</p><p class="ql-block"> 2006年,春园经复原修缮后对外开放。2013年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含春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新河浦路24号建筑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春园导览图随拍。</p> <p class="ql-block">  会议厅(复原)</p><p class="ql-block"> 中共三大召开前,中共中央在此召开预备会议,就大会议题交换意见,分工起草各项决议和酝酿中央执行委员人选。1923年6月21日,中共三大选举产生的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此开会,研究中央局成员的组成及分工决定由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为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会议厅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陈独秀办公室(复原)</p><p class="ql-block"> 陈独秀(1879-1942年),安徽怀宁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时任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长。</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陈独秀办公室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李大钊办公室(复原)</p><p class="ql-block">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时任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李大钊办公室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会议厅(复原)</p><p class="ql-block">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春园居住期间,在此与中共党员会面交流,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会议厅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马林办公室(复原)</p><p class="ql-block"> 马林(1883-1942),原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荷兰人。1920年8月,被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积极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马林办公室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张太雷办公室(复原)</p><p class="ql-block"> 张太雷(1898-1927),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卓越领导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中共三大期间,担任马林的翻译。</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张太雷办公室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办公室(复原)</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中央局秘书。三大后任中央局组织部长。</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毛泽东办公室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蔡和森、向警予办公室(复原)</p><p class="ql-block"> 蔡和森(1895-1931),湖南双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时任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p><p class="ql-block"> 向警予(1895-1928)湖南溆浦人,女,土家族,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早期妇女运动领导人。时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蔡和森、向警予办公室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隔壁新河浦路22号建筑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走到新河浦路恤孤院路口。</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路口围墙壁雕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沿恤孤院路向北去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恤孤院路两侧的部分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与吴战友汇合后,我们向东走到了培正一横街。</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培正一横街部分建筑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又路过山河后街、新庆路到达道路。</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途中部分建筑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新庆路</p> <p class="ql-block">达道路</p> <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位于保乐路上的花店随拍。</p> <p class="ql-block">  至此,我们结束上午行程,坐网约车离开了东山口地区。</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所有照片均为原创,文字材料部分取自网络或景区简介。背景音乐选用纯音乐(光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 发表时间:2025.03.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