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定州有5000多年文明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400年始称定州,历代设州置府,文化底蕴深厚。</span>4300年前尧帝在定州唐城建都,战国中山、两汉中山、后燕先后定都于此,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作为古中山国的国都的定州,至今保留</span>有国保单位9处:开元寺塔、贡院、汉中山王墓、大道观玉皇殿、晏阳初旧居、静志寺塔基地宫、净众院塔基地宫、定州清真寺、文庙。另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被誉为“天下第一窑”,也是出自定州。</span></p><p class="ql-block">一座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定州在向你招手。</p> <p class="ql-block">河北有句谚语:“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说的是河北<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处古建名胜,</span>当年,梁思成就是根据这句民谣来寻找河北的国宝的。所以来到定州,必去开元寺,必看开元寺塔。</p> <p class="ql-block">定州开元寺,唐、宋、金、元、明时期,曾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大寺院。清代前期,寺内建筑除开元寺塔外均被毁,原地面上的建筑台基亦无存。1961年3月4日,开元寺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塔,因北宋时定州地处宋辽边界,“扼贼冲,为国门户”,登塔可瞭望契丹,以料敌情,亦名“料(瞭)敌塔”。塔高83.7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塔,享有“中华第一塔”的美誉。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据<span style="font-size:18px;">《定州志》载:</span>宋朝初年,开元寺僧会能奉旨到西天竺(印度)取经,得到佛教中传说的舍利子回来复命。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下诏,命在定州开元寺内建塔纪念,“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能懂其役,伐材于嘉山”,</span>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建成此塔,历时55年。而据《定县志》记载另有一说:此塔始建年份相同,但建成于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至和二年为重修之年,按此说修建时间当为22年。</p> <p class="ql-block">塔的形制为八角形楼阁式,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十一 级,从下至上逐层收缩,形成完美的轮廓。外部每层用砖层层叠涩挑出短檐,檐下悬挂风铃。塔身一至九层四个正方向辟门,四个侧方向辟盲窗。十层和十一层,八面辟门。塔内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体,内、外塔体以回廊相连。楼梯从内塔体穿心而至塔身顶部。登临塔顶,可“东观碧海连天、西看嘉山虎踞、北视滱水龙盘、南眺银河茫茫”,有“中山巨观”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塔内有北宋至清代的37块碑刻和数十处名人题记,以及宋代斗拱彩画、佛教人物壁画、金刚经函等珍贵文物,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艺术、历史文 化、佛教文化于一体的宝塔,代表了北宋时期高超的建筑技艺,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我国著名建筑专家罗哲文几次来定州视察建塔情况,并为定州开元寺塔题写了“中华第一塔”。</p> <p class="ql-block">定州开元寺宋代大殿遗址</p><p class="ql-block">1997年,在对定州开元寺遗址进行勘探时发现,在北距开元寺塔平台南墙基66.5米处,向南33米,东西宽67米的范围内发现地下夯土建筑遗迹。经推测,应是宋代大殿的基址,大殿应是一座面阔7间,进深5间,歇山顶的雄伟建筑,四周出廊并有月台存在。</p><p class="ql-block">现大殿遗址用高台展示。</p> <p class="ql-block">定州开元寺塔一层南门简介</p><p class="ql-block">塔体一层南门,是塔门中形象最华丽、做工最精细的一座门,整体为垂花门造型。</p><p class="ql-block">门上为拱券,券上灰塑尖拱造型,拱上为门额,门额正面砌出两个雕花叶纹的门簪,框外再饰花边一道,雕卷草和龙凤图案。门上两端施木制的垂莲柱,其间用阑额和普柏枋连接。普柏枋之上施四朵五铺作仿木斗拱,耍头雕作龙首形,与山西金代建筑类型耍头造型类似。斗拱之上砖砌出替木、撩檐槫呈现完整的出檐做法。再上即为筒瓦瓦顶,瓦垄根部为砖砌正脊。正脊两端各有一个绿琉璃龙形脊兽,侧首向外,矫健有力,增强了塔门的庄严之感。</p><p class="ql-block">从留存的彩绘遗迹可以看出,当年的南门圆券、尖拱、门额施红彩,斗拱中间的垫拱板上用绿彩彩画,华丽而隆重。</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塔经历了千年风雨,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塔的东北角从上至下全部塌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该塔的保护与维修,从1985年开始,国家文物部门投巨资对其进行整体加工维修,成为全国文物修复工程最大项目之一。1988年,全国古建筑专家、力学家、设计专家云集定州,开始对定州塔全面维修。修复定州塔,共用杉木架杆110000根,巧妙搭起了高84米脚手架。整个架身即便是十级大风,也纹丝不动,搭起这座架子,就是一幢精美的建构。到2003基本竣工。</p> <p class="ql-block">寺外不同角度的开元寺塔</p> <p class="ql-block">定州博物馆大门口看开元寺塔</p> <p class="ql-block">定州博物馆内看开元寺塔</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碑</p><p class="ql-block">此碑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四月,乾隆皇帝驻跸定州时,四叠苏东坡《雪浪石》诗韵所作:</p><p class="ql-block">四叠成五如元孙,我今抱以赓其原。</p><p class="ql-block">石固有二盆则一,却成三不妨案翻。</p><p class="ql-block">瞥眼别之半十载,不殊瞬息目前存。</p><p class="ql-block">兄写磐卧弟片竖,而其卧者恒占盆。</p><p class="ql-block">竖者乃有苏字在,辗然笑艰寻其根。</p><p class="ql-block">欲罢又不能忘言,孰诚悟宗会厥元。</p><p class="ql-block">四叠东坡刻盆石诗韵,乾隆壬子孟夏月御笔。</p><p class="ql-block">清乾隆皇帝曾于十一年(1746年)、二十六年(1761年)、四十六年(1781年)、五十一年(1786年)、五十七年(1792年)五次巡幸五台山,十五年(1750年)巡幸嵩洛,在六次巡幸途中,均曾驻跸定州。对定州悠久的历史,以及曾任职定州的名相韩琦和一代文豪苏东坡多次吟咏诗词,抒发感慨,达30多首,尤其对苏东坡任职定州期间发现的雪浪石更是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金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幢</span>是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柱身多刻有经文和佛像等。创始于唐,宋辽时更见盛行,其后即渐衰退。该经幢刻于金大定十八年(1178 年)三月十八日,弟子珎普等为先师兴国院住持法初而立。有幢座和柱身两部分,均作八角形。座高23厘米 ,上雕双龙戏珠纹饰。柱身高127厘米 ,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唐三藏不空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设东亚新秩序塔</span></p><p class="ql-block">2001年8月4日, 定州开元寺塔西南的一户居民在家中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座日军侵华时期的 “建设东亚新秩序塔”,文物部门进行了清理,并将塔移存于开元寺塔院内。此塔为圆柱形,高329厘米,塔身正面刻“建设东亚新秩序塔”,左下方“陆军少将小野贤三郎书”,侧面刻“民国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建之、小美公园建设委员会”,左下方刻“陆军步兵大佐新美二郎书”,塔身有铭文。日本投降后,这一代表侵略、象征耻辱的“纪念塔"被群众推倒, 塔座和塔刹丢弃路边,塔身深埋地下。颇具戏剧性的是,正是在日军投降纪念日的前一天发现了该塔,从而为日军侵华的历史再添一铁证。</p> <p class="ql-block">塔基上的狮子</p><p class="ql-block">一般情况下,门东边的狮子为雄狮,脚下会踩一只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俗称“狮子滚绣球”,象征权力无限。门西边的狮子脚下则抚着一只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寓意子孙绵延。</p> <p class="ql-block">北宋砖雕平綦与斗拱彩画 </p><p class="ql-block">塔内一至七层保存有北史时期砖雕平綦品78方,纹样达30余种,有龙纹、凤纹、植物纹等,其作用不仅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还巧妙遮盖了回廊顶部结构,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刘致平先生曾赞誉为“宋式天花之佳例”;斗拱彩画分布于塔内一层西南面回廊斗拱阑额、华拱等处,所绘彩画精工富丽、寓意吉祥,共有多种,被称为“宋代建筑彩画的重要遗存”。这些砖雕平基、斗拱彩画的制作时间要早于崇宁二年(1103年)李诫编修《营造法式)九十年, 为我们系统地研究北宋时期建筑艺术风格及其流行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p> <p class="ql-block">文物展示中心</p> <p class="ql-block">木质开元寺塔模型。</p> <p class="ql-block">1992年7月古建专家罗哲文专程前来开元寺塔察看维修工程进展情况,此处为塔刹维修加固工程现场。</p><p class="ql-block">罗哲文,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文物保护专家,师从梁思成、刘敦桢先生,一生致力于古代建筑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事业,著有《中国古代建筑简史》、《罗哲文文集》 等。多年来,非常重视和支持定州文物保护工作,在1989年-2003年间,作为国家文物 局工程技术专家组组长,多次赶赴定州开元寺塔,深入实地调查,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中国文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崔兆忠先生提出的《定县开元寺塔整体维修加固方案》的论证以及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1.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针对塔内壁画病害进行前期调查</p><p class="ql-block">2.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定州开元寺塔进行测绘</p><p class="ql-block">3.召开定州开元寺塔安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论证会</p> <p class="ql-block">宋代力士俑,位于塔顶八角脊上。琉璃质,头残损。传说力士为宝塔的守护神,保护佛法,驱除邪魔,是宋代遗留的珍贵文物。人物形象线条清晰,肌肉有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开元寺塔自建成后,历朝都经过大规模维修,因琉璃易损,故于明朝时始替换为铸铁力士俑。</p> <p class="ql-block">吞脊兽,塔顶脊上的装饰物。又名鸱吻、蚩尾、鸱尾,古人认为鸱尾为水精,能避火灾。另外古建大多为木质结构,脊兽的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p> <p class="ql-block">在对定州塔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在八十余米高的塔刹里发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尊铜佛和一把铜锐镜,其中一尊铜佛上有明代弘治年间的字样。同时被发现的还有</span>一盒用金属密封的《金刚经》,专家认为这是清朝雍正元年维修古塔时放进去的。</p> <p class="ql-block">从原古塔塔刹上更换下来的铸铁塔尖部分。全高8.56米,由砖雕莲花瓣形底座、束腰、仰覆莲纹铁钵、两个铜制宝珠及一个铜制宝顶组成,中心有刹杆连接。</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定州开元寺塔作为河北省唯一代表性建筑,入选中国日报选编的《中国各地绝美建筑图鉴》,位列同时入选的沈阳故宫、苏州园林、岳麓书院、布达拉宫等34个建筑之首。</p> <p class="ql-block">定吉祥、福定、定如意</p> <p class="ql-block">休息厅</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塔简介</p> <p class="ql-block">云南大理寺崇圣三塔</p> <p class="ql-block">西安慈恩寺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山东历城四门塔</p> <p class="ql-block">嵩山嵩岳寺塔</p> <p class="ql-block">苏州云岩寺塔</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p> <p class="ql-block">杭州六和塔</p> <p class="ql-block">北京妙应寺白塔</p> <p class="ql-block">开封开宝寺塔</p> <p class="ql-block">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p> <p class="ql-block">定州历史文化名人展览之——晏阳初</p> <p class="ql-block">定州历史文化名人展览之——刘琨</p> <p class="ql-block">定州历史文化名人展览之——崔护</p> <p class="ql-block">定州历史文化名人展览之——刘禹锡</p> <p class="ql-block">定州历史文化名人展览之——韩琦</p> <p class="ql-block">定州历史文化名人展览之——苏轼</p> <p class="ql-block">河北自由行</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9月10日——2024年9月19日</p><p class="ql-block">本景点游览时间:19日11:50点,40分钟</p><p class="ql-block">门票:30元,60岁起免票;登塔100元,每天限60人。</p><p class="ql-block">天气:多云•22——30℃</p><p class="ql-block">摄影:乡间小道</p><p class="ql-block">文字:乡间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