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第二十六期

冰清玉静

<h3>人工智能(AI)科普知识<br><br>今年全国&quot;两会&quot;上聚焦点之一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是热门话题<br><br>作为一项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抓手,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同时,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br>习近平总书记说:“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性很强的`头雁`效应。”<br><br>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quot;。<br><br>编者收集整理了有关专家关于人工智能的论述,作为科普知识,供大家参考。<br><br>一、人工智能重大作用及应用场景 <br>人工智能通过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推动人类从依赖体力与经验的生产模式向数据与算法驱动的智能模式跃升,实现生产效率的跨越性提升。同时,人工智能依靠其超强关联能力与计算能力进行科学探索、解决复杂问题,成为科学发现加速器,开启了人机协同、数智融合的全新模式。这两个显著特征使得人工智能在产业变革中大显身手:<br><br>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销售、运营管理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推动传统产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焕发新生机。二是人工智能通过颠覆性创新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催生和培育一大批未来产业。<br>当前,人工智能在医疗及其装备制造,金融投资分折和风险防控,农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防治、精准灌溉和施肥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军事、教育、游戏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航天领域、产业互联网领域、低空经济领域、虚拟现实等领域会有蓬勃发展。<br>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能够推动创新,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够优化资源分配,减少浪费。通过在线教育平台,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广泛传播,提供全球化的学习机会。<br>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br>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通过计算机去模拟人的思维和行动,其核心是机器学习算法。<br>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有:<br>1、机器学习。使计算机能够自动从各类数据中进行学习和分析,作出预测判断和决策的方法。其算法类型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br>2、自然语言处理。让计算机能够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的技术。包括自然人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两部分,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之一<br>3、计算机视觉。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图像及视频信息。<br>4、深度学习。是一种模拟大脑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表征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型来自动学习数据中的复杂特征和模式,能够识别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它需要大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支持。<br><br>5、机器人学。包括运动控制、感知与导航、人机交互 <br>  三、人工智能使用不当会带来的负面影响<br><br>1、&quot;人工智能污染&quot;。人工智能快速编织的&quot;知识体系&quot;一方面可能使人们的思辨能力退化,另一方面可能陷入认知幻觉,引发公众认知困惑,最终被人工智能&quot;牵着走&quot;。有人利用合成技术编造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有人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批量生成淫秽小说,已触犯法律。<br>2、网络欺诈。手段之一是&quot;鱼叉式网络钓鱼&quot;。通过对受害者发送带有链接的电子邮件并引导其点击相应链接,受害者点击后就会触发恶意软件。<br>3、隐私泄露风险。<br>4、伦理问题。自动驾驶、脑机接口如果行为发生事故,责任归属问题。<br>5、就业冲击。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部分传统岗位消失。<br>6、技术依赖。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陷入认知依赖和思维惰性,可导致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降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会忽视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br>习近平总书记说:&quot;现在一方面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还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quot;<br>四、保姆式机器人何时能量产<br>现在的养老机器人只具备简单的语言交互、监控、提醒等基础功能。在感情互动、复杂决策和精细护理等方面表现不足,无法胜任保姆工作。保姆机器人还需要提高自主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社会协作等能力。同时还要解决成本、安全性和法规等多方面问题。预计至少需要5~10年才能量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