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县教体局大教研工作部署,全面落实“3331”工作要求,3月19日下午,绥德县明德小学举行“聚焦课堂实效、提升教研品质”语文主题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部署—动员—引领—实践”四维推进模式,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链优化”的教研新范式,为打造“绥德好课堂”品牌注入强劲动能。</p> <p class="ql-block"> 在系统部署环节,语文主题大教研负责人周娜立足学校“13646教研组织”体系框架,对语文教研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她要求,各年级组要以“四原则、六环节”为基准,严格落实“每周三个一”常态化教研任务——即每周至少听评课一节、开展主题研课一次、组织集体备课一次,通过“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分层推进”的方式,将教研重心下沉到课堂一线,着力提升集体备课的靶向性和前瞻性,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生命课堂”生态。</p> <p class="ql-block"> 副校长安永霞在动员讲话中创新提出“三段式”质量提升路径。活动以“集体备课—课例展示—说课研讨”为实施主线,采取“分层分段课例实践+主题式研课评课”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周周大教研、人人公开课、组组出成果”机制落地见效。各年级组按照“主备初案—组内研磨—二次修订”标准化流程,聚焦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目标重构与教学活动设计,形成教师专业成长与课堂教学提质双向赋能的发展格局。</p> <p class="ql-block"> 校长李树国立足县教体局“3331”工作要求进行战略指导,强调语文教学要深挖“五育并举”育人价值,既要夯实语言运用根基,更要以文化自信培育为魂,将经典文本转化为培根铸魂的育人载体。他要求全体教师要以“三个舍得”为行动标尺,厚植教育情怀;以“当好三者”为角色坐标,引领专业蝶变;以“三力建设”为突破抓手,筑牢发展根基;以“一个提升”为终极目标,攀登质量高峰,在“绥德好课堂”建设中彰显明德担当。</p> <p class="ql-block"> 实践研讨环节亮点纷呈,各年级组主备教师紧扣大单元教学、“四环节”课堂模式、分层作业设计等创新要素展开阐述。全体教师聚焦“绥德好课堂”“5大项、14条”标准要求,围绕“学习任务群设计”“文化传承路径”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校领导通过“案例剖析+现场示范”方式,引导教师破解“教学评一致性”“分层作业效度”等实践难题,形成“理论建构—实践验证—问题破解”的立体化教研场景。</p> <p class="ql-block"> 本次大教研活动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既全景呈现了县教体局“3331”工作要求的落地见效,更通过“领导包联指导、教师协同共研”的创新机制,实现教学策略优化与教师专业成长同频共振。下一步,明德小学将持续深化“教研强基”工程,以系统化、序列化、常态化的教研实践,为擦亮“绥德好课堂”金名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贡献更多智慧力量。</p> <p class="ql-block"> 文稿:宋亚茸</p><p class="ql-block"> 摄影:曹红艳</p><p class="ql-block"> 审核:李树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