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的二月下旬我和朋友来了个<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id3fxd"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西西里岛跟团游</b></a>,3月1日结束后,我们开始了<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l92fui"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罗马自由行</b></a>,3月3日为了避免<span style="font-size:18px;">排大队进梵蒂冈博物馆,</span>我们报了个Viator的<b style="font-size:22px;">梵蒂冈</b>导游团。</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Vaticano)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罗马市内,占地约0.49平方公里。它是天主教会的中心,由教皇领导,也是全球天主教徒的精神圣地。我们来梵蒂冈主要是看:梵蒂冈博物馆(Musei Vaticani),它收藏无数艺术珍品,包括西斯廷教堂(Cappella Sistina),其天顶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出自米开朗琪罗之手。还有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3月3日一早我们赶到集合地点,正好早8点那班团队的人还没走,我们(本来应该是早8:45的团)就跟着一起去了。我们是第5组,只有10个人;前面四个组都是每组20个人。每组由一位导游带队,各自举着一面自制的旗子(有的就是几根布条儿😂),人手一个耳机接收器,以方便听导游讲解。</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我们向着梵蒂冈博物馆进发,走了大约十分钟才到门口。果然没有排队,很快就进去了。</i></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博物馆大门。门前人好多,如果是自己来,还不知道排队要花多长时间呢。</p> <p class="ql-block">位于梵蒂冈博物馆入口上方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塑</span>,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中间的徽章:是一枚教皇的纹章,上方有象征教皇权威的三重冠(Tiara),背后交叉的彼得之钥代表天国的钥匙,象征教皇继承了圣彼得的权柄。左右两位人物:左侧的男性长者——通常被认为是尼罗河神或提贝河神,象征罗马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承。右侧的年轻男子——通常被认为是智慧或艺术的象征,代表博物馆所收藏的珍贵艺术品和知识的传承。整体上,这组雕塑不仅象征着教皇的权威,也体现了罗马的文化、艺术和智慧传统,是梵蒂冈博物馆作为世界顶级艺术与历史殿堂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进门后看到这座雕像。这是:圣约翰·保罗二世,他是天主教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教皇之一,他在位期间推动教会改革、促进世界和平,并积极与世界各国对话。他的右手呈祝福姿势,象征教会的关怀和慈爱。</p> <p class="ql-block">导游为我们讲解了这个模型。这是梵蒂冈城的木质模型,精确地还原了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广场及周边建筑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博物馆(Musei Vaticani)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约7万件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大约2万件向公众展出。博物馆的展品涵盖古埃及、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多个时期。如果要好好看需要一整天时间,而我们跟着导游走,只能看她带着走的线路上的展品了。</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博物馆的旋转楼梯是博物馆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由意大利建筑师朱塞佩·莫莫(Giuseppe Momo)于1932年设计。 楼梯由双螺旋结构组成,一侧供游客上行,一侧下行,互不干扰。设计风格独特而时尚。</p> <p class="ql-block">三个看板介绍了西斯廷教堂里最著名的画作(那里不能拍照),每个导游都要在这里认真讲解一番。</p> <p class="ql-block">西斯廷教堂里最著名的画作(最后一幅是《最后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天顶壁画《创世纪》</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审判》</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松果庭院。松果雕像(Pigna)高约4米,由古罗马时期(约公元1-2世纪)铸造。它原本位于罗马万神殿或尼禄的浴场,后来被移至梵蒂冈。传说这枚松果曾用作喷泉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松果庭院中的现代雕塑“天体之球”(Sphere Within Sphere)由阿尔诺尔多·波莫多罗(Arnaldo Pomodoro)创作,象征世界的复杂与变化。</p> <p class="ql-block">照片基本是按拍照顺序排列。走过看过的都甚感惊奇,这么多珍贵的艺术品都看不够啊,可惜只是匆匆一瞥!</p> <p class="ql-block">顺便从博物馆中看了一眼罗马城😄</p> <p class="ql-block">进入皮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Pio-Clementino Museum)。皮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是梵蒂冈博物馆内最重要的馆区之一,以收藏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雕塑而闻名。它由教皇克莱孟十四世(Clement XIV)于1771年创立,并由继任的庇护六世(Pius VI)扩展,因此得名“Pio-Clementino”。</p> <p class="ql-block">八角庭院(Cortile Ottagono)这是博物馆最著名的庭院之一,许多最重要的古典雕塑,如拉奥孔、阿波罗·贝尔维德雷等,都在这里展出。</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望楼的阿波罗》(Apollo Belvedere,也被音译为贝尔维德勒的阿波罗),是由罗马艺术家模仿公元前4世纪的一座希腊雕像雕刻而成,被公认是(男性)人体美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原作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列奥卡列斯(Leochares)公元前350-325年间的代表作品,由青铜铸成,高224厘米。列奥卡列斯曾是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宫廷美术家,曾创作了现收藏于卢浮宫的戴安娜女神(阿波罗的妹妹)雕塑。</p><p class="ql-block"> 由于原作佚失,该作品系罗马哈德良皇帝时代的大理石摹制品,大约作于公元120-140年,后亦丢失。1489年,因在意大利罗马安兹阿(Anzio)一个望楼上被发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青铜拳击手”(Boxer at Rest),也被称为“拳击手雕像”。</p><p class="ql-block">雕像介绍</p><p class="ql-block"> • 时期:约公元前 330-50 年,属希腊化时期。</p><p class="ql-block"> • 材质:原作为青铜雕像,<b>现存的是古罗马时期的复制品(大理石</b>)。</p><p class="ql-block"> • 特征:雕像呈现出一位赤裸的拳击手,双手缠着拳击带,表情疲惫,身体带有伤痕,展现出比赛后的疲惫状态。</p><p class="ql-block">艺术价值:这尊雕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捕捉到了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疲劳感,展现了古希腊艺术在表现动态和现实主义上的高超技艺。它反映了希腊化时期对人类情感和现实生活的关注,与传统古典时期的理想化风格不同。这尊雕像被认为是古代体育艺术的巅峰之作,影响了后来的欧洲雕塑艺术。</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是“河神像”,位于梵蒂冈博物馆的皮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内的八角庭院。这座雕像是一尊古罗马时期的大理石作品,它实际上是希腊化风格的罗马复制品,原型可能来自公元前3世纪。这座雕像在16世纪出土于罗马的马焦雷广场(Campo Marzio),当时它属于一座埃及风格的神庙装饰。后来,这座雕像被搬到梵蒂冈博物馆,成为八角庭院最著名的雕塑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的浴缸</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拉奥孔》(Laocoon,亦称拉奥孔群雕 Groppo di Laocoonte),公元前25年希腊大理石雕像群,高2.42米,有残缺。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称是由三位来自希腊罗得岛的雕刻家Agesander和他的儿子Athenodoros及Polydorus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合力创造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Iliad)诗篇中,拉奥孔(Laocoon)是特洛伊(Troy)的祭司,他违反了特洛伊战争中雅典娜女神的警告,把希腊人的木马计事前告诉了特洛伊人并极力阻止特洛伊人打开木马的活板门,因此触犯神怒。在一次祭祀中海神派两条巨蟒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活活缠死。千古名言“当心送礼的希腊人”,即出自拉奥孔之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的“石头动物园”,收藏了大量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大理石动物雕像。</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天顶壁画</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残躯》(Torso del Belvedere),或称《贝尔维德勒躯干》。雕像位于比奥-克莱孟博物馆(Museo Pio-Clementino)的缪斯馆(Sala delle Muse)中央,这是大约公元前一世纪的希腊原作,也是梵蒂冈博物馆最珍贵的希腊雕塑原件之一,作品上留有公元一世纪雅典艺术家阿波罗·尼奥的签名,因此显得格外珍贵。</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博物馆的庇乌-克里门提诺博物馆(Museo Pio-Clementino)中的圆厅(Sala Rotonda)。这座大厅的设计灵感来自古罗马万神庙(Pantheon),拥有巨大的圆顶和华丽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红色大理石巨碗,有19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p><p class="ql-block">材质:这座巨碗是用紫红色的大理石(Porphyry)雕刻而成。紫红色大理石在古罗马时期极其珍贵,通常只用于帝王级别的建筑或雕塑。</p><p class="ql-block">尺寸:直径约4.5 米,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古代单体大理石碗之一。</p><p class="ql-block">历史:这座巨碗来自尼禄皇帝的“金宫”(Domus Aurea),是古罗马时期奢华生活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没有特意拍照,只能从视频中截屏了。</i></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圆顶和华丽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非常著名的“赫拉克勒斯(海格力斯)青铜像”,又称“吉尔德德·赫拉克勒斯”(Gilded Hercules)。</p><p class="ql-block">雕像特点</p><p class="ql-block"> • 材质:青铜镀金,这种工艺极为珍贵,显示了雕像在古代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 形象:雕像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罗马名:海克力士)。</p><p class="ql-block"> • 他手持标志性的橄榄木棒(左手),象征他的力量和战绩。</p><p class="ql-block"> • 右臂上披着涅墨亚狮皮,这只狮子是赫拉克勒斯完成的十二项英雄任务之一的战利品。</p><p class="ql-block"> • 艺术风格:具有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典型特点,肌肉紧绷、姿态威严,展现出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在19世纪被发现,属于罗马时期的复制品,可能是基于一件更早期的希腊原作。它的镀金层虽然部分剥落,但仍能感受到当年它的辉煌,反映了古罗马贵族对希腊文化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圣海伦娜的石棺(Sarcophagus of Saint Helena),位于皮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Museo Pio-Clementino)的十字架厅(Sala a Croce Greca)。这座巨大的石棺是公元4世纪制作的,材质为红色埃及斑岩(Porphyry),这种石材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专供皇室使用。它原本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圣海伦娜(St. Helena)的陵墓石棺,曾安放在罗马的圣玛尔提诺教堂(后来改为阿拉·帕切教堂)。19世纪初,教皇庇护六世下令将其移至梵蒂冈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的艺术精品简直让我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啊!</p> <p class="ql-block">一件古罗马时期的马赛克艺术作品,展示了古罗马工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庞贝战车(Biga of Vatican),古罗马时期(公元1~2世纪)的大理石艺术品。</p><p class="ql-block">雕塑呈现出强烈的动感,马匹栩栩如生,肌肉线条分明,体现了古罗马雕塑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回来后才发现我的视频都拍得不好!但也不想删掉,因为以后恐怕没机会再去了。</p> <p class="ql-block">这尊雕像表现的是狄俄尼索斯(Dionysus,罗马名:巴克斯 Bacchus),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狂欢与戏剧之神。雕像刻画了一位年轻、体态优雅的男子,长发卷曲,并戴着葡萄藤和常春藤编织的花环,这是他的典型特征。他的右手拿着酒杯或酒囊,象征他作为酒神的身份。左手持一根酒神杖,顶端装饰着松果,这是狄俄尼索斯及其追随者的标志。他身旁的动物暗示他的狂野与神秘力量。</p><p class="ql-block">狄俄尼索斯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他的信仰在希腊和罗马世界非常流行,尤其是在庆祝酒宴、戏剧节和神秘宗教仪式中。他不仅代表葡萄酒和陶醉,也象征生命的更新与释放人类本能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b>天使与农夫</b>:一位身穿华丽衣袍、长着翅膀的天使正与一位衣衫褴褛、手持铁锹的农夫交谈。</p> <p class="ql-block">顶部拉丁文铭文:“GRATIA DEI ET CONTENTIONE VOLUNTATIS EXCELLENTIAM VIRTUTIS ADIPISCIMUR” 译为:“借着上帝的恩典和意志的努力,我们获得卓越的美德。”</p><p class="ql-block">表明画作的核心思想:只有通过信仰和努力,人才能达到精神的升华和美德的完美。</p> <p class="ql-block">进入博物馆的挂毯大厅。这是一条壮观的长廊,以其华丽的佛兰德挂毯(Arazzi)而闻名。这些挂毯主要由16世纪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工匠按照拉斐尔及其弟子的设计编织而成,内容涉及基督生平的不同场景。</p><p class="ql-block">地毯大厅长约75米,宽度适中,两侧墙壁悬挂着精美的挂毯,使整个空间显得极为庄重华丽。</p><p class="ql-block">这些挂毯的原始设计来自拉斐尔的学生,主要描绘了《基督的生平》和《旧约故事》,例如《耶稣复活》、《东方三博士朝圣》等。这些挂毯原本是为西斯廷教堂而制作的,后来被搬至梵蒂冈博物馆永久展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纺织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进入地图画廊,它紧邻地毯大厅,是梵蒂冈博物馆最壮观的长廊之一。这条长廊展示的是<b>40幅16世纪的手绘意大利地图</b>,是绘制在墙壁上的巨幅地图壁画。地图画廊由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1572-1585年在位)委托绘制,整个项目由地理学家伊格纳齐奥·丹蒂(Ignazio Danti)负责,历时三年(1580-1583年)完成。这40幅地图涵盖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各个地区和重要城市,不仅展示了16世纪的地理知识,还详细描绘了山脉、河流、海岸线和主要城镇。画廊的天花板是由画家切萨雷·内比亚(Cesare Nebbia)等人创作的华丽壁画,描绘了宗教和历史场景,使整个空间更加壮观。</p> <p class="ql-block">俄刻阿诺斯雕像。梵蒂冈博物馆修复后的俄刻阿诺斯雕像。</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西斯廷教堂。这是一个很大的厅,厅里的艺术珍品禁止拍照。大家进入后各自找个舒服的位置(或坐或站),静静地观看。当大厅人满后,由一位神职人员统一讲解。然后,全体人员慢慢离开大厅。</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图片⬆️⬇️是我网上找到的,谢谢提供者。</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最后的审判》</i>是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在1536年至1541年间创作的一幅巨型湿壁画,位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Cappella Sistina)的祭坛墙上。这幅壁画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以其恢弘的构图、震撼的场景和深刻的宗教寓意闻名。我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04313963?from=bdhd_site"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欣赏《最后的审判》</a>,值得一读。</p> <p class="ql-block">至此,梵蒂冈博物馆参观完毕。我们大约只用了两个小时。之后,导游带着我们去圣彼得大教堂。原本以为参观圣彼得大教堂也不用排队,没想到导游说现在梵蒂冈有了新规定,导游团和普通游客都要排队进入。我们排了有一个多小时的队,其间导游有一些讲解以缓和我们焦燥的心情。导游说其实我们已经很幸运了,想想那些刮风下雨天和夏天的毒日头吧!这风和日丽的天气,站在暖暖的阳光下还有什么可报怨的呢😄</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排队时看到街角的建筑也很有特色</i></p> <p class="ql-block">长队排到这里,还有二十分钟才能入内。进入圣彼得广场(和进入梵蒂冈博物馆)要进行安检,所有东西都要用X光机扫描一下以确保没有违禁物品。</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世界第一大教堂,能同时容纳60000人举行弥撒(天主教的宗教仪式)。</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终于进入广场了😄</i></p> <p class="ql-block"> 对罗马天主教而言,圣彼得教堂是最重要的宗教圣地,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它最初建在耶稣十二门徒首领圣彼得的坟墓上,因此以圣彼得的名字命名。圣彼得教堂建于4世纪,在建造过程中曾多次修改建筑计划。</p> <p class="ql-block">现存的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年至1626年,历经120年才完工,由多位伟大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建筑师参与设计,如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贝尔尼尼。它的前身是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4世纪建造的老圣彼得大教堂,传说是建在圣彼得墓地之上。16世纪教宗尤里乌斯二世决定重建,使其成为今天的宏伟殿堂。</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顶是圣彼得大教堂最著名的部分之一,高达136.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穹顶,可从罗马多个角度远眺。</p> <p class="ql-block">导游带领我们走入大教堂,就这几步,走得好心焦啊!前面的,你到是快些走啊!😀</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一进来就看得我眼花缭乱的,太震撼啦!</i></p> <p class="ql-block">后来的几个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家都为这座教堂贡献了自己的作品,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蒙克、贝尼尼、乌冬等。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大教堂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是一颗镶嵌在罗马城上的皇冠。</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图》(Pietà):教堂入口右侧,展现圣母玛利亚怀抱死去的耶稣,雕刻技艺极其精湛。那种宁静与悲怆交织的情感,让人无法不被打动。</p> <p class="ql-block">18世纪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教宗依诺增爵十二世(Pope Innocent XII)的陵墓纪念碑。中央的教宗塑像手势庄重,象征权威。左侧是象征慈善(Carità)的女性雕像,怀抱儿童,寓意他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右侧是象征正义(Giustizia)的女性雕像,手持天平,代表教宗对公正治理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当踏入这座人类智慧与信仰的巨殿——圣彼得大教堂,每一位参观者无不为其宏伟的建筑之美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设计的华盖(Baldacchino):位于主祭坛之上,高29米,由青铜铸造,极尽华丽。</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宝座(Cathedra Petri):也是贝尔尼尼的杰作,象征使徒圣彼得的权威。</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的震撼力确实无与伦比,它不仅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艺术、信仰和历史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每一座雕塑都值得驻足欣赏。无论是从建筑规模、艺术价值,还是信仰的角度,圣彼得大教堂都像是一座连接人类与神圣的桥梁。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让人沉浸在千年历史与信仰的交汇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也在这里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教堂,这是大教堂前面的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是由贝尔尼尼于1656-1667年设计建造,呈椭圆形,可容纳约30万人。</p> <p class="ql-block">守卫的士兵是瑞士近卫队(Pontificia Guardia Svizzera),他们是圣彼得大教堂及整个梵蒂冈城的官方守卫部队。他们不仅负责保护教皇和梵蒂冈城国,也会在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附近执勤。</p><p class="ql-block">瑞士近卫队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他们的彩色制服:传统制服由红、黄、蓝三色组成,相传由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琪罗设计(但实际上是在1914年改良的)。他们佩戴头盔,并使用长矛(戟)进行仪仗巡逻。</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正门外左侧,矗立着手执两把金钥匙的圣彼得巨幅雕像,这两把钥匙分别代表着开启天国之门和掌管世俗权力。按照《圣经》里的说法,复活显现的基督亲手把这两把钥匙交给了彼得,明确地向他宣称:“天上地下的权柄我都交给你了。”</p> <p class="ql-block">中央方尖碑(Obelisk):一座古埃及方尖碑,高25.5米,公元37年由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从埃及运到罗马,后被搬迁至此。</p> <p class="ql-block">回过头来,再给圣彼得大教堂拍张照片。再见了,梵蒂冈!</p> <p class="ql-block">3月4日,我们踏上归途,飞往洛杉矶。飞机抵达洛杉矶上空时,正值夕阳西下,天边的余晖在云层间洒下绚烂的色彩,映衬着大地上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此刻,天际的霞光与城市的璀璨灯光交相辉映,宛如梦境与现实的交汇。随着飞机缓缓下降,我也慢慢从梵蒂冈那座辉煌而神圣的“天堂”回到了熟悉的尘世,心中仍回荡着那令人震撼的美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来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