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坊子站出来,不经意间瞥见路旁指向坊子炭矿遗址的指示牌,我们仿若被时光深处伸出的召唤之手牵引,顺着指引拐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两亿年前的地质运动,在坊子这片土地深处封存了黑色的火焰。那些被时光压制成煤层的古老森林,在1898年普鲁士工程师的测绘图纸上苏醒。德式红砖建筑的尖顶刺破齐鲁苍穹,蒸汽机的轰鸣惊醒了沉睡的煤层,自此,这座中国首座欧式竖井煤矿便开启了跨越三个世纪的工业叙事。</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遗址文化园,钢铁森林依然保持着昂首的姿态。35米高的德建竖井架犹如青铜骑士,斑驳铁骨间依稀可见当年升降矿斗的钢丝绳痕;交错延展的窄轨铁路上,枕木的裂纹里仍嵌着煤渣,让人恍惚听见运煤小火车穿行百年的叮当声。</p> <p class="ql-block">这些在电影中才曾见过的场景,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带来的震撼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凝视着这些遗迹,思绪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煤矿工人在德日侵略下被迫艰辛劳作的场景,那沉重的劳作、压抑的氛围,让人深感痛心;而画面一转,又仿佛看到解放后,工人当家作主,满怀热情地为国家创造财富的激昂场景,他们脸上洋溢的自豪与干劲,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秋色浸染的遗址公园里,阳光为工业废墟镀上金色滤镜。悬铃木将金箔般的叶片洒满德建水塔,爬山虎为蒸汽机房披上锈红色的流苏。矿工礼堂前那排银杏,鎏金叶片落在半埋土中的齿轮上,仿佛给冰冷的钢铁零件镀上了温暖的包浆。</p> <p class="ql-block">最动人的当属废弃铁轨的生死竞速,锈褐色的轨道间,离离秋草及不知名的野花正在铆钉缝隙间摇曳,工业文明的森冷与自然生命的柔韧在此达成奇妙和解。</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俯视,整个矿区宛如打开的时光胶囊:纵横的轨道是凝固的五线谱,散落的机械设备是定格的音符,而穿梭其间的参观者,正用目光重新奏响这首工业文明的交响诗。</p> <p class="ql-block">离园时,秋风卷起一张落叶飘向天际,恰似我们不舍的离别之情。而我的相机里,已珍藏下这处独特的存在:既陈列着煤炭燃烧的往事,也孕育着文化复兴的火种;既烙印着沉重历史的擦痕,更闪耀着文明嬗变的釉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