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始而归“一”的乡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用歌声解码中华文明的精神原点</p><p class="ql-block"> ◇瑽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当《一字乡愁》的旋律叩击心弦时,那个横亘古今的“一”字,俨然化作打开中华文明基因的密码钥匙。这个看似简单的汉字,承载着超越时空的文明智慧,在乡愁的咏叹中,升华为贯通天地人的精神坐标。</p><p class="ql-block"><b> 一、文明的元点:从阴阳相生到万法归一</b></p><p class="ql-block"> 在《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哲学图景中,“一”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既是混沌未开的太极原点,又是阴阳交融的和谐状态。老子所言“夫物芸芸,各归其根的终极指向,正是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统一境界。就像黄河九曲终入海,中华文明五千年跌宕起伏,始终保持着对“天人合一”的执着追寻。</p><p class="ql-block"> 这种文化基因在《一字乡愁》中得到了艺术化的呈现。歌词以十个“一”字开始,又反复咏叹,这个“一”不再是数学序列的起点,而是精神返乡的驿站。当游子跨越地理的边界,当文明穿越历史的尘埃,那个永恒不变的“一”,恰似北斗星为迷途者指引方向,让离散的心灵找到共同的归处。</p><p class="ql-block"><b> 二、文明的韧性:在断裂处生长的统一性</b></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本质上是对“守一”精神的集体坚守。从大禹治水“九州攸同”的治理智慧,到孔子“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张载"为天地立心"的士人担当,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境界,“一”始终是文明传承的精神主轴。这种文化向心力,让多元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熔铸成“多元一体”的文明共同体。</p><p class="ql-block"> 任正非“每个中国人做好一件事”的朴素箴言,正是这种文明基因的现代回响。当14亿人各守其“一”,便形成了“一画开天”排山倒海的集体能量。《一字乡愁》歌词中“一”字刻画出的力量,就像敦煌壁画中千手观音的意象,每只手都执着法器,却共同指向慈悲济世的终极追求。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慧,让中华文明在遭遇近代劫难时,依然保持着文明根系的不绝如缕。</p><p class="ql-block"><b> 三、文明的未来:在精神返乡中重构世界图景</b></p><p class="ql-block"> 当数字文明解构传统时空,当全球化浪潮冲击文化边界,《一字乡愁》提供的不仅是情感慰藉,更是文明突围的哲学方案。有位道家传人说,歌词中十个“一”把空间法界都打开了,暗合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命题。这个“一”既是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文明对话的桥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文化复兴不是复古排外,而是在返本开新中重构人类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站在2024年的时空坐标上回望,“万法归一”的古老智慧正焕发新生。当AI技术模糊虚实界限,当量子物理颠覆认知框架,中华文明“执一御万”的思维范式,恰恰为人类提供了破解现代性困境的文化密钥。这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归,而是文明基因在更高维度上的螺旋式上升。</p><p class="ql-block"> 乡愁的本质,是寻找精神原乡的永恒冲动。当《一字乡愁》的旋律在寰宇回荡,那个承载着五千年文明密码的“一”字,正在构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同体。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在于固守传统的形骸,而在于激活文明基因中的“守一”智慧,让每个生命在归根复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明坐标。这或许就是老子“知常曰明”的现代启示——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守住那个永恒如一的文明初心。</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lz74vu" target="_blank">《歌曲》(2025第1期)发表《一字乡愁》曲谱</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ngmvy7" target="_blank">一字见心,润物无声——探寻一支歌隐而不发、剪而不断的力量</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8vagzf" target="_blank">陪你读诗|从隔阂之痛到共生之桥——彼岸《乡愁》到此岸《一字乡愁》</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sz34l5" target="_blank">《一字乡愁》:从乡土到央视舞台的乡愁共鸣与时代回响</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