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湘韵星城:长沙印象</p><p class="ql-block"> 最近,去了一趟湖南长沙,期间在长沙行程中,主要是以抖音的方式记录所见所闻,回来后感觉对长沙印象深刻,试想写点什么留作对长沙之旅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是坐飞机去的,当你踏入长沙,便如同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时光之旅,一座被历史深情眷顾、被文化深度浸润的城市画卷在你眼前徐徐铺展。</p><p class="ql-block"> 湖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地处中国南部、长江中游,有着“芙蓉国”与“三湘四水”的美誉,独特的韵味扑面而来。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大部分区域在洞庭湖以南,因而得名。省内最大的湘江贯穿南北,其流域作为湖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带,也赋予了湖南“湘”的简称。</p><p class="ql-block"> “芙蓉国”这一称谓,源于三湘大地遍植水芙蓉与木芙蓉的传统。唐朝诗人谭用之的“秋风万里芙蓉国”,为其增添了无尽诗意,而毛主席的“芙蓉国里尽朝晖”更是让这个别称家喻户晓。“三湘四水”,从地域上区分,有地名和水系两种说法,“四水”指湘、资、沅、澧四大河流,它们共同编织起湖南的脉络。</p><p class="ql-block"> 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滋养出51.4%的森林覆盖率,远超世界与国内平均水平。这片土地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旅游胜地的美誉。省会长沙,交通十分便捷,从黄花国际机场的T1T2地铁站乘地铁6号线就能直达市区,65岁以上老人还能凭身份证从绿色通道免费乘车,前往商业街区、广场和旅游景点都十分方便。2号线可到橘子洲,4号线能抵达岳麓山、岳麓书院和爱晚亭,1号线和4号线交汇于五一广场,6号线通往湖南博物馆,5号线则可到达马王堆汉墓遗址。</p><p class="ql-block"> 长沙的商业广场、购物中心与老街坊步行街独具特色。太平老街见证着千年长沙史,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青石板路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老字号店铺里飘出的烟火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令人沉醉。“时光不老,潮宗很潮”的潮宗街满是老字号和网红商业网点,吸引着年轻人与游客前来消费娱乐。街头巷尾的臭豆腐、酱板鸭,还有网红奶茶、饭店,小吃,烧烤等,构筑起长沙丰富的夜生活,令人流连忘返。长沙臭豆腐,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是街头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糖油粑粑,色泽红亮,香甜软糯,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甜蜜的味道;还有口味虾、剁椒鱼头、毛氏红烧肉等湘菜经典,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这些美食,是长沙独特的名片。</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以一首《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开启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星火征程。如今伫立洲头,仿佛还能看见当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的壮丽景象。洲上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以其雄伟的气势和生动的形象,展现着伟人的风采与气魄。</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脚下,湖南大学校园里隐匿着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青砖黛瓦,古木参天,“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此传承。朱熹、张栻讲学的余音仿佛仍在回荡,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岳麓书院传承着文化的薪火,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是湖湘文化的精神高地。从明末清初到近现代,岳麓书院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各种类型的著名的重要历史人物,诸如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杨昌济等;书院改为学堂后,大批爱国志士如唐才常、黄兴、陈天华及革命先烈邓中夏、蔡和森等,都先后在此求学;毛泽东同志于1916年暑假曾寄居于岳麓书院,以后还多次寓居,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进行革命宣传。</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上,黄兴、蔡锷等革命先烈安眠于此。黄兴作为孙中山的挚友,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不朽功勋;蔡锷秀才出身,师从梁启超,东渡求学,护国讨袁,以“再造共和”之功彪炳史册。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勇往直前,不懈奋斗。</p><p class="ql-block"> 爱晚亭,全国四大名亭之一。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虽未特指此地,却与亭周景致相得益彰。当凝视毛主席题写的亭名,诵读《沁园春·长沙》,内心满是豪情与舒畅。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后因四周深秋枫林,满山红叶,取唐杜牧《山行》诗意,改名爱晚亭。毛泽东青年时代常与蔡和森等来此锻炼身体,探讨救国救民大事。</p><p class="ql-block"> 湖南第一师范,湘水之畔的育人摇篮,毛主席青年时期在此学习工作八年,立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志。这里人才辈出,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家曾在此求学,徐特立、杨昌济等文化名人曾在此任教,曾国藩、左宗棠等也曾在此潜心向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湘江河畔的杜甫江阁,承载着杜甫的“长沙三万里”。《江南逢李龟年》的绝唱仿佛仍在回响,夜幕降临时,华灯初上,岳麓山与湘江水交相辉映,长沙夜景美不胜收,湘江孕育出的潇湘儿女,也被赋予了敢为人先、忠信担当的家国情怀。湖湘子弟对“诗圣”的绵绵追念和崇高礼赞,恰如江阁之下奔腾不息的一江碧水,柔韧而恒久。</p><p class="ql-block"> 马王堆汉墓遗址,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家族墓地,三座汉墓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与保存完好的辛追夫人古尸,在考古史上意义非凡。走进湖南博物院,沉浸式感受千年历史,马王堆汉代文化数字展示以时空、阴阳、生命等主题,演绎着一场跨越千年的生命艺术。这些文物,见证了古代长沙的辉煌文明,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韶山毛泽东故居,伟人足迹所至,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传奇。毛泽东广场满是敬仰,滴水洞则充满神秘色彩,自然与人文完美交融,1966年毛主席曾在此居住11天。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这里保存了许多与毛泽东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瞻仰和缅怀伟人。</p><p class="ql-block"> 长沙的历史底蕴深厚,三千年城址不变,城名不更,“屈贾之乡”“楚汉名城”的美誉便是它的历史勋章。长沙历史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据考古判断,在距今15 - 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形成氏族及部落。殷商之世,长沙属扬越之地,是百越部落的分支,这里的土著文化已有相当发展,并且中原文化开始传入。春秋中叶,楚国在南方崛起,至晚期,其势力逐步扩大到沅湘流域。至战国时期,长沙属楚黔中郡,楚国在长沙经营250余年,长沙的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楚国晚期,屈原被流放于沅湘之野,写出了传颂千古的《离骚》《九章》等名作,由于他极其悲愤忧伤,自沉于汨罗江的“长沙屈潭”。司马迁的《史记》载有《屈原贾生列传》,这就是历史上称长沙为“屈贾之乡”的由来。后人还在长沙建有屈子祠以为纪念。</p><p class="ql-block"> 湖湘文化在长沙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静卧于岳麓山脚下,是湖湘文化的精神高地。在这里,仿佛能听到朱熹、张栻讲学论道的声音,看到毛泽东等革命先辈求知探索的身影。湖湘文化强调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长沙人民的性格和价值观,也为长沙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红色,是长沙最耀眼的底色。从橘子洲头到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等伟人在这里留下了红色的足迹,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长沙是新民主主义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着众多的革命纪念地,如新民学会旧址、湖南烈士纪念塔等,这些地方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也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p><p class="ql-block"> 长沙还是一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它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型城市。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新材料等六大千亿级制造产业集群在这里蓬勃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名号实至名归。超级杂交稻、“天河”超级计算机、碳/碳复合新材料等世界级科研成果,展现了长沙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 长沙,这座融合了历史与现代、文化与创新、美食与生活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千年古城的厚重底蕴,又能体验到现代都市的活力与激情。它就像一首悠扬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命的旋律,让人陶醉,让人留恋。漫步长沙,这片热土的每一处都让人眷恋不舍,它的魅力,早已深深烙印在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