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十七回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奸伪政权灰飞烟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迅速展开了对汪伪政权的清肃工作,逮捕审判汗奸卖国贼、清查收缴资产、消除思想文化遗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国民政府迅速展开了对汪伪政府官员的逮捕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9月,军统开始在南京、上海等地大规模抓捕汉奸(大汗奸汪精卫在抗战胜利前已病死),陈公博、周佛海、丁默邨、陈碧君等首要分子无一漏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底开始审判,依据《惩治汉奸条例》,以叛国罪、通谋敌国罪等罪名惩处。共计审判汗奸30185人,其中判处死刑369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公博,汪伪政府的二号人物。日本投降后,他逃往日本,后被引渡回国。 1946年4月,陈公博被判处死刑,罪名包括叛国罪、组织伪政府罪等。1946年6月,陈公博在江苏高等法院执行枪决,结束了其叛国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佛海,汪伪政府的重要人物,曾担任财政部长等要职。日本投降后,他先是被蒋介石任命为上海行动总队总队长,负责维持上海治安。但之后,周佛海还是因叛国罪被逮捕。1946年11月,他被判处死刑。后因蒋介石的干预,改为无期徒刑。1948年,周佛海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病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丁默邨,汪伪政府特工总部“76号”的头目,双手沾满了抗日志士和无辜百姓的鲜血。抗战胜利后,丁默邨被捕。1947年2月,他被判处死刑,同年7月被执行枪决,受到了应有的惩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璧君,汪精卫的妻子,在汪伪政府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日本投降后,陈璧君被捕。1946年4月,她被判处无期徒刑。此后,陈璧君一直被关押在监狱中,1959年,陈璧君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民政府对汪伪政府成员的处置,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和对叛国行为的坚决打击,让这些民族败类得到了应有的惩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资产清查与处理。汪伪政府资产来源非法,多是搜刮民脂民膏、日本资助及卖国所得。国民政府成立清查机构,接收银行、工厂、矿山、房产等资产。汪伪中央储备银行被接收,资产充公稳定金融。对汉奸个人资产,调查后没收,如没收陈公博房产土地,补偿受害者、支持战后重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消除思想文化遗毒。汪伪政府曾推行奴化教育和反动宣传。战后,国民政府清理相关教材、刊物、宣传资料,审查文化领域内容,去除亲日、叛国思想。在学校恢复正常教育体系,重塑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鼓励文化界创作积极作品,激发民族自豪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8月17日,溥仪宣读《“满洲国皇帝”退位诏书》,宣布伪满洲国政府解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20日,苏军解放新京(长春)、奉天(沈阳)、哈尔滨等城市,至此,伪满洲国彻底灭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军对伪满洲国主要人物的处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月16日,溥仪在沈阳机场候机准备逃往日本时,被苏军俘虏,先后被囚于苏联赤塔、伯力监狱。伪满洲国的其他一些高级官员也被苏军逮捕或控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苏联将溥仪等战犯移交中国,从1956年开始,中国对伪满战犯进行审判,溥仪被特赦,多数伪满官员认罪悔罪获宽大处理,体现人道主义和法律公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军对伪满洲国军队的处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关东军的战败,伪满洲国军队失去了依靠,纷纷向苏军缴械投降。苏军对投降的伪满军队进行了集中收容和管理,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将部分士兵遣返回家,而对于一些军官和骨干力量,则进行了进一步的审查和处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军对伪满洲国资产的处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收企业:苏军占领东北后,将东北重工业会社总裁高崎建之助等日本高级经济管理人员作为俘虏,让他们证明相关企业为关东军服务,以此为据将众多企业作为军事企业予以接收,苏方派出代表对各工厂实行接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拆运设备:从9月下旬开始,苏军对被认定为战利品的工厂进行有选择、有计划地拆运,将大量机器设备拆卸下来运往苏联,拆运活动持续半年之久,直到1946年3月苏联最后撤军时结束,这对东北的工业体系造成了严重破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民政府和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接收剩余资产,用于恢复东北经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消除殖民影响: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留下诸多痕迹。战后,从城市街道名称、建筑标识等方面去除殖民元素。废除日语官方地位,恢复汉语使用,重建东北教育体系,消除奴化教育影响,增强东北人民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