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共 演 义

天人合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十六回 美苏各施影响 国共重庆谈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战胜利后,美苏在中国各显神通,对国共两党施加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和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出发,在抗战胜利后给予国民党大量援助,包括提供军事装备、物资以及贷款等,帮助国民党运输军队到战略要地,意图让国民党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权,以稳定其在亚洲的势力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民党的实力和内战的底气,使其敢于发动内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国对共产党采取了遏制和打压的态度,奉行扶蒋反共政策,不承认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政权和军队,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共产党的发展。同时,美国还积极调解国共冲突,但其真实目的是为国民党争取内战准备时间,并非真正希望实现和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联则在二战后期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国民党政府是中国的合法政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民党的国际地位。然而,苏联对国民党政府的支持是有限度的,并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党亲美倾向的加剧,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逐渐疏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联对中共的态度较为复杂。一方面,苏联希望中共能够与国民党合作,避免内战,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因为苏联担心中国内战会引发美国的干涉,从而影响其在远东的利益。另一方面,苏联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共,例如在东北等地,中共得到了苏联一定的物资和情报支持,这为中共在东北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苏的态度和行动对国共两党关系以及中国国内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使中国国内局势更加复杂和动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际方面,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希望中国能保持和平稳定,避免内战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秩序。美国出于自身在华利益及全球战略考虑,希望蒋介石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共争端,同时苏联也表示希望中国能实现和平民主建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内方面,历经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饱受战争苦难,渴望和平、民主,休养生息,重建家园。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共商建国大计。而蒋介石集团妄图维持独裁统治,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但由于其精锐部队大多在大后方,一时难以迅速部署到内战前线,同时也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于是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以争取舆论支持并为内战准备争取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谈判之初,双方主要就一些原则性问题进行了讨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民党方面,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统治,企图通过谈判迫使共产党屈服,交出军队和解放区,实现其对全国的绝对控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产党方面,真心希望通过谈判实现国内和平,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国家走上和平、民主、富强的道路。同时,共产党坚决维护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认为这是保障人民利益和实现和平的重要保障,要求国民党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整编和改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谈判之中,在具体问题的讨论中,双方围绕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地位等核心问题展开了激烈交锋。国民党企图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数量和解放区的范围,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所谓的“军令政令统一”。共产党则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军队和解放区是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的,是保障人民权利和实现和平民主的重要基础,不能轻易放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谈判过程中,多次陷入僵局,经过43天的艰难谈判。国共两党于10月10日签署《双十协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十协定》即《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抗日战争业已胜利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 政治民主化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应先采必要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在双方与各方对于政治协商会名额、组织等问题洽商完成后即召开该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国民大会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共方面提出重选国民大会代表,延缓国民大会召开日期,及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选举法和《五五宪法草案》等三项主张,国民党方面并不认同,双方未能成立协议。与此同时,双方均同意将此项问题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人民自由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政府应保证人民享受一切民主国家人民在平时应享受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现行法令当依此原则,分别予以废止或修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党派合法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国民党方面表示今可即行承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特务机关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方同意政府应严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机关有拘捕、审讯和处罚人民之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释放政治犯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汉奸以外的政治犯,政府应一律释放。国民党方面表示政府准备自动办理,中共可将应释放之人提出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地方自治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方同意各地应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军队国家化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并重划军区,确定征补制度,以谋军令之统一。在此计划下,中共愿将其所领导的抗日军队由现有数目缩编至二十四个师至少二十个师的数目,并表示可迅速将其所领导而散布在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八个地区的抗日军队着手复员,并从上述地区逐步撤退应整编的部队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的解放区集中;政府方面表示全国整编计划正在进行,此次提出商谈之各项问题,果能全盘解决,则中共所领导的抗日军队缩编为二十个师的数目可以考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解放区地方政府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同意继续协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一、奸伪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方同意应依法惩处汉奸,解散伪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二、受降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方同意在受降区内,中共应协助国民党受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王若飞等离开重庆返回延安。周恩来等继续留在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后续谈判等相关工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