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雨崩,朝圣梅里

平凡

<p class="ql-block">  昵 称:平凡</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300605</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5日上午,我们在飞来寺观景台亲眼目睹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后,驾车朝着梦想中的“世外桃源”~雨崩村进发。</p> <p class="ql-block">  驱车来到尼农村停车场,由于这里有人日夜驻守,我们将车停在此处,行李箱留在车内,每人只带上4天3夜的生活必需品,轻装上阵徒步进雨崩。</p><p class="ql-block"> 尼农大峡谷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雨崩景区境内,是目前进出雨崩的唯一通道。以往从西当进雨崩尼农出,无奈西当修路封路,只能从尼农大峡谷进出雨崩。尼农进雨崩,强度大,全程13公里,海拔累计爬升1100米。</p> <p class="ql-block">  在尼农停车场的山脚处,有一个临时售票点,上山需购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门票,全票55元/人,60一70岁半票,70岁以上免票。从这里进雨崩,全程大多数是上坡路,真不是有腿就行,非常考验人的体力。离开停车场,就给我一个下马威,一开始几个“之”形极限爬坡,行走20米如同爬了8-10层楼,几百米真的歇了好几次才上去。 爬完前面的坡就会沿澜沧江边走2公里左右的平路(在悬崖边上)。</p> <p class="ql-block">  尼农峡谷一旁是陡山峻岭,另一旁是悬崖深涧,颇为粗犷。峡谷的道路很狭窄,下面就是悬崖。尼龙峡谷线上沟壑纵横,挂壁羊肠小道蜿蜒,但路上的风景会对你行程的艰辛给予慰藉,因每年的十月底到十一月底,是梅里山区欣赏彩林的好季节,秋冬季节峡谷内深处开满各种花儿。</p> <p class="ql-block">  走完平坡后,大概有4-5公里95%都是上坡,呈30-60度坡度,并且特别长,几乎没有平地了。</p> <p class="ql-block">  尼农大峡谷藏于原始森林中,顺着雨崩河一路向下,由于河水的落差大,湍急的水流奔腾而去,溅起无数的水花,哗哗的流水声回荡于整个山谷,磅礴之气溢于言表。偶尔休息时呆呆地望着这湍急的河流,泛着淡淡的碧绿色,发呆竟也成了一件美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的超级队长可厉害了,一下子选择二条高难度的徒步路线(一条世界级的十大徒步路线之一:中虎跳峡高路徒步;一条雨崩徒步,再说队员平均年龄已达58岁,其中二位73岁)来考验我们,</span>前两天刚徒步了中虎跳峡高路,今天我们木木地跟着队长又来挑战雨崩,在此稍作停留,补充能量然后再继续上行。</p> <p class="ql-block">  我还是靠着山歇会儿吧,怕坐下不想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这个海拔高度,原始森林的气息更加沁人心肺,已是晚秋,红橙黄绿色彩斑斓,层林尽染,树影婆娑,抬头低头步步皆是美景,难怪都说不去天堂就去雨崩。</p> <p class="ql-block">  走在山路上,感觉很漫长。有朋友讲:最气人的是,一路询问从山上下来的徒步者,还有多少路?都说快到了,坚持就是胜利!哪知这都是徒步者善意的谎言!其实还远着呢,一路上就是在谎言中继续努力攀升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一个半小时后,来到了秘境客栈,凡是去雨崩的徒步者都会在此作短暂的休息以补充能量。</p> <p class="ql-block">  离开秘境客栈,我们继续前行,隨着海拔升高,坡度越来越大,路越来越陡了,有几次我爬上去又滑下来了,真的很费劲,朋友们拽着我往上登,气喘吁吁的。后来我发现凡是水泥路上有一条条横条,就是陡坡开始了,我在朋友的搀扶下艰难前行。</p> <p class="ql-block">  途中,时不时有摩托车来往,有带货的、有带人的,这时徒步者都非常自觉地紧靠山屈身收腹避让,很是惊险。同时我更佩服当地的摩托车骑手在这窄窄的蜿蜒曲折山道上载着乘客一路狂奔,根本不减速,喇叭声此起彼伏,坐在后座的乘客都是心跳加速,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悬崖下是万丈深渊湍急的雨崩河,敢坐的乘客也算英雄豪杰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中有两位朋友过了秘境客栈也搭摩托车上去,单程200元,半路乘也是这个价。乘摩托车也需要胆量,有的坡度很大,冲不好将人仰马翻,朋友乘的吓煞了,她想下车自己走了,师傅叫她坐在后面身体尽量往前冲,手抱紧师傅,她讲简直把命交给摩托车师傅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朋友们也建议我用布蒙上眼睛乘摩托车上去,我家先生马上讲,她有严重恐高症的,这一路叫上去,倒要把摩托车师傅吓煞了。😛</p> <p class="ql-block">  进雨崩的徒步路上风景如画,令人向往。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大强度的爬升已经走完,剩下三四百米爬升不算多了。尼农峡谷线,有流水清泉相伴,有满坡红叶相衬,穿行其间,其景美妙、惊险、刺激、其乐无穷。</p><p class="ql-block"> 每当有大的陡坡, 朋友们总帮我一把,走过一个坡度就叫我靠山歇一下。走的我稀里糊涂,什么时候帽子前后也戴反啰!</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个多小时跋涉,来到坐皮卡车的站点,相对来讲路宽了一点,我们决定坐皮卡车进村(乘到下雨崩村每人98元,再从下雨崩到上雨崩村60元,我们订的住宿在上雨崩)。哦唷,这时随便几元了,大家只想轻松到达即可。</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简易的登记处及管理员,需要坐车进雨崩村的在此登记并拿号子,来一辆车凭号子先后顺序上车。人真多,好不容易登记排队上车,队长照顾我俩坐车厢内,但人数不按规矩,前面连驾驶员共6人,后面车斗里有垫子可放行李及坐人,塞满为止。就这样皮卡车在村边高低不平的山路上开始狂奔、狂颠,遇到陡坡冲不上,马上来个倒退倒退,再冲,冲上陡坡马上又来个急转弯,哦唷,魂都吓出来了。大家调侃这钱花的值得,因为乘约20分钟左右可抵步行两小时呢。坐在车上可以感受藏族小哥司机精湛的车技,狭窄山路中的“末路狂奔”,让你体验啥叫传说中:“人在车上坐,魂在车后飞”。坐在车斗里的朋友都是几十年的老驾驶员,乘的都吓煞啦,一路尘土飞扬,弄的像个逃难似的。</p> <p class="ql-block">  到达下车点是下雨崩村的白塔站,梅里雪山就在你的面前相当震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预订的住宿在上雨崩村,于是乎,我们在魂不守舍与极度惊恐的状态中又一次乘上了皮卡车(车费每人60元,从下雨崩村→上雨崩村),再次经历了如同乘过山车的体验,任你信与不信藏族小哥的车技好与不好,只能这样了,一切听天由命啦,这就是一段快令我崩溃的皮卡车经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二次皮卡车切换终于到达了我们预订的落脚点~上雨崩8号公馆。</p> <p class="ql-block">  上雨崩8号公馆,名字很好听,外观有点土不拉叽的,推开门帘,眼睛一亮,感觉不错,室内布置大方,一楼是咖啡厅及休闲室,设施齐全很是温馨;二楼房间干净舒适,配置很人性化,尽管外面气温零度,但房间内有地暖很舒服。地理位置很好,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梅里雪山神女峰,如不想去爬山的,可以坐在房间窗前看着雪山发呆。 </p><p class="ql-block"> 该店老板是广东人,厨师也是广东人,所以菜肴味道不错,还给我们烧了土鸡菌茹汤,浓浓的菌菇香扑鼻而来,一大碗汤喝下肚把身上的寒意都驱散了。</p> <p class="ql-block">  夜深如墨时,我倚在上雨崩客栈的窗前,遥望前方,月光被浓云揉碎,山坳里沉睡的下雨崩村落裹着藏青色的夜幕,几点微光在幽谷深处明明灭灭,像是散落的星子坠入人间。虽然进村的路很累,但到达房间看见窗外的美景,所有的累都是值得了。</p> <p class="ql-block">  雨崩,这是一个在雪山下超凡脱俗的村落。第二天早上起床,我坐在窗前静待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  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雄伟的梅里雪山神女峰上,金色的阳光缓缓蔓延,将雪山顶峰染成瑰丽的金黄,宛如天际的璀璨明珠,这是大自然赋予的视觉盛宴,让每一帧都成为永恒的记忆。我们真幸运,再次在雨崩村与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相遇,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  晨曦中的雨崩村宁静且安祥,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马粪的味道,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白墙房屋在炊烟的笼罩下别有一番韵味,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们顺路在这家客栈采购水果,品种不少,不分档次,价格统一为12元/斤,觉得很原始、很好奇哦。</p> <p class="ql-block">  雨崩村,一个藏在梅里雪山腹地如诗如画的藏族村落,地理环境独特,四面群山簇拥,人烟稀少民风淳朴,不单被誉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还有着“香格里拉缩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雨崩村,被上帝遗忘的村落,<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离喧嚣,居于田园,看炊烟袅袅,任时光悠悠,内心满是温柔。这</span>里有原始森林、神瀑、冰湖等绝美景观,徒步其中,仿佛置身画中。还能体验浓郁的藏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感受心灵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秋天是雨崩最美的季节,色彩斑斓,漫山遍野的彩林,如同梦幻般的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同行中的六位朋友徒步冰湖线,我与另一朋友则在雨崩村周边蹓达。</p> <p class="ql-block">  去冰湖的朋友们出发了,路真的很难走,基本都是山路,有些地方很滑还很陡,得小心才行。两位朋友选择骑骡子上山(来回650元,遇到骡子也难走的陡峭地带,骑手得下来自己走)。</p><p class="ql-block"> 走冰湖线,徒步约14公里,最高海拔3900米,累计爬升800米。从上雨崩村出发,需要穿越原始森林,之字山路盘旋上升,翻越笑农高山垭口,到笑农大本营(中日联合登山队遗留的登山大本营),然后一长段绝望坡急升,抵达梅里雪山的圣湖——雨崩冰湖。沿途森林、河谷、激流、秋林、牧场、乱石堆、神山、圣湖….</p> <p class="ql-block">  穿行在梅里雪山茂盛的原始密林中,空气变得越发清幽,植物随着海拔也开始悄然变化,丛生的灌木转变为低矮的苔藓,这是一片属于植物群落的寂静世界。</p>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难得在原始森林中来张合照,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台与将军峰也来张合照。</p> <p class="ql-block">  去冰湖的朋友们穿过原始森林,来到笑农垭口。</p> <p class="ql-block">  过第三道垭口时,笑农大本营的残垣突然撞进视线。废弃的木屋板壁已褪成灰白色,经幡在断梁上翻卷如褪色的经文,当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铝制炊具半埋在碎石堆里,锈迹斑斑的铭牌上还能辨出"1991"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  笑农大本营,这里是当年中日登山者登梅里雪山的登山大本营,海拔攀升后的空旷台地,斑驳木屋与褪色经幡诉说着登山传奇。人类自开展雪山攀登和科考以来,包括喜马拉雅山在内诸多高峰均被征服,但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征服。从1902年至1996年,先后有英、美、日、中等登山者攀登梅里雪山,均未能登顶。1991年1月,17名中日登山健儿在雪山遇难,如今其遗体、遗物已被认领,魂魄却永远留在雪山深处,让卡瓦格博成为全球首座因文化信仰而禁止攀登的神山,所以卡瓦格博仍然是 “处女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位去冰湖的徒步者与骑骡者在此相会。</p> <p class="ql-block">  冰川湖景绝美,吸引着无数徒步者前往,向海拔3900米的高度冲刺,最后200多米爬坡堪称“绝望坡”。站在山坡顶可以俯瞰漂亮的翡翠湖面。</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冰湖,冰湖海拔3800多米,传说中是由梅里雪山卡瓦格博流下来的圣水而形成的圣湖,也是非常神圣的徒步路线。冰湖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丝丝缕缕的冰线蜿蜒而下,雨崩冰湖圣洁宁静,碧绿宛如翡翠,被称为“卡瓦格博的心脏”,冰湖并非静止的水体,其颜色随冰川运动呈现周期性变化。深秋至初冬沉淀后,才会显露翡翠本色。</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关系,民宿老板在出发前关照下午3点半后必须往住地返回,朋友们在冰湖前各自完成自己的心愿,稍做停留就原路返回上雨崩村。</p> <p class="ql-block">  民宿的环境没的说,设施齐全,居然还有按摩脚的,太适合白天爬山,晚上放松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  在雨崩第三天早晨,我们走出民宿,一眼望下去是下雨崩村落的景色。今天就去下雨崩。下雨崩位于山脉峡谷中的洼地,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为了走近路,从上雨崩村到下雨崩村的那段路简直是个绝望坡,我们只能顺着坡度缓慢冲下来。</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下雨崩村,仿佛踏入了一个被尘世遗忘的佛国净土。大小庙宇、佛塔如散落在人间的星辰,在这片静谧的土地上闪耀着神圣而神秘的光芒。它们与周围的雪山、森林、溪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画卷,让人瞬间心生敬畏与虔诚。</p> <p class="ql-block">  那些庙宇,多为藏式建筑风格,历经岁月的洗礼,显得厚重而沧桑。雕窗上精美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溪水从雪山脚下蜿蜒而来,清澈见底。几只白鹅在溪中游弋,脖颈优雅地弯成问号,红掌拨开水面时荡起细碎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卡瓦格博的雪峰倒映在溪水中,仿佛天空垂下的一面镜子。五彩的经幡在风中翻卷,蓝白红绿黄的布条上印满经文,每一次飘动都是一次无声的诵念。远处的庙宇升起袅袅桑烟,与雪山、白塔一同构成一幅立体的唐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随处可见朝圣者和转山人挂在树上的经幡,五彩的经幡让整个山谷显得格外神圣。风吹过,经幡飘摇,经文随着风传播到远方。</p> <p class="ql-block">  当你看到飞泻而下的瀑布旁升起桑烟袅袅,五彩的经幡飘扬在垭口,河边的玛尼堆传递着众多朝圣者祈福的心愿,我的朋友们也垒起了玛尼堆,祈求平安。</p> <p class="ql-block">  脚下的落叶层像一张会呼吸的地毯,每一步都陷进松针与阔叶编织的柔软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风起时,林间的落叶簌簌作响,新落的松针在空中打着旋儿,轻轻落在堆积的落叶上。这片土地像一本厚重的典籍,每一层落叶都是一个章节,记录着森林的呼吸与脉动。</p><p class="ql-block"> 有朋友问我,担心雨崩徒步高原反应的问题,说实话,我认为最有效的就是给大家看看文章中的这些图片,云南与西藏还是不同,植被特别丰富,自然不会缺氧发生高原反应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可到雨崩神瀑,据神瀑折回来的朋友讲,由于天旱少雨,神瀑水如细丝,故我们放弃了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原路返回上雨崩村,接着为明天下山做准备。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而且气象预报有小雨夹小雪,这下心又烦了,一旦路上冻住,下坡岂不成溜冰场了?</p><p class="ql-block"> 谢天谢地,临走这天早晨下了点小雨与小雪,不一会儿停了,反倒好了,乘皮卡车尘土不会扬了。</p> <p class="ql-block">  在雨崩的第四天上午,我们又乘上了心惊肉跳的皮卡车下山啦!</p> <p class="ql-block">  到皮卡车下车点,我们穿过村边小路,又来到了尼农大峡谷,开始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  在尼农峡谷经过2个小时的徒步,我们终于顺利回到了尼农村停车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雨崩之行,如一场与大自然的浪漫邂逅,</span>每一步,都是与自然的灵魂对话。斑斓彩林、圣洁雪山、翠绿冰湖,每一处景致都烙印心间。上雨崩村与下雨崩村的宁静,梅里雪山的巍峨,牛马的悠闲,经幡与白塔的神圣,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纯净与永恒。徒步的疲惫,终被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所治愈。</p><p class="ql-block"> 带着敬畏与眷恋,告别这方净土。雨崩,这段旅程将永远藏在我们心间。</p> <p class="ql-block">  接下去我们將驰向人神共居之地~丙中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