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火车、首都科伦坡——斯里兰卡散记(七)

唐唐

<p class="ql-block">在斯里兰卡的旅游行程进入到尾声。2月23日清晨,在离开南部海滨住处之前,又回望了一眼这里的海边风景,鸟儿在树下安静地觅食,一缕阳光唤醒了周围,蓝天碧水,海浪拍岸,新的一天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要搭乘海边火车去科伦坡。导游说,火车将沿印度洋一路北上,自加勒到首都,全程约160公里,轨道贴近海边,最近处离大海仅一米之遥,可以一路欣赏到印度洋的壮美景色。在车站的天桥上,我们看到了这座外形美观的白色建筑,楼顶和前面矗立着斯里兰卡的国旗,是国家博物馆还是其他的重要场所?一时难以知晓。</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建筑透出西方风格和当地文化相结合的气息,橘黄色的外墙面粉刷一新。从殖民时期开始,这里就通火车了,一直延续至今,是当地重要的交通工具。车站前的乘客和游人都在耐心地等待列车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终于,火车驶进了站台!挤上车才发现,车厢内的座位早已坐满了人,连站立都显得十分拥挤。火车的门窗都打开着,门口也站满了人,行驶途中能感受到印度洋海风的吹拂,但站在人群中间,却难看到窗外的海景,我只能不断地调整站位,透过空隙瞄一眼沿途的风景。尽管有点失望,倒也是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当地人的生活常态和人文风情。</p> <p class="ql-block">一小时左右的行程,科伦坡到了。站在车站天桥上,远远就望见了新建的高楼大厦。在斯里兰卡的这些天,很少看到高楼,而此刻顿时感觉到了首都的与众不同,多了一份都市的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驱车经过一片美丽的开阔绿地,椰树整齐排列,草坪修整平坦,一幢建筑前的道两旁整齐地竖立着长长两排随风飘扬的旗帜,色彩斑斓,十分壮观气派。一问方知,是科伦坡的标志性建筑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p> <p class="ql-block">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是由我国政府无偿援助建设的,于1970年开工,1973年5月竣工。这座宏伟的建筑采用了当地寺庙特有的八角形设计造型,外部回廊的柱子采用了雪白的大理石材质,格调雅致,端庄大气,是斯里兰卡举行重大国际和国内会议的场所,也是举办各种展览和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的所在地。站立注目这一援外工程,不由回想起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真是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这是周恩来总理当年代表我国政府赠送给斯里兰卡的汽车,一旁有详细的介绍,彰显了两国之间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又驱车来到中国大使馆前。尽管只是站在大使馆外面,但仰望着楼内那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和白色外墙上方的庄严国徽,却是亲切无比!</p> <p class="ql-block">这尊高大的佛像雕塑,面容端庄,形象生动,线条流畅,雕刻精致,矗立在中心地带,不知背后有什么故事。</p> <p class="ql-block">科伦坡莲花电视塔周边车水马龙,车辆无法久停,我们下车只能匆匆一瞥。这座电视台是中斯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合作项目,于2012年动工,2019年9月16日正式竣工。它以斯里兰卡的国花莲花为设计元素,绿色的“花杆”直插云霄,紫红色的“花朵”在高空含苞待放,是集电信、旅游观光和商业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可惜时间紧迫,并未安排上245米的观光层一览城市景观。</p> <p class="ql-block">结束景点游览后,安排了一段自由活动时间。我与刘老师结伴同行,在科伦坡随意地逛街购物。商厦内设施现代,商品琳琅满目,大街上各种店铺也不少,但行人不多,也许午后不是营业高峰时段,而显得清静?</p> <p class="ql-block">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是商店里售货员的笑脸和热情待客,虽然语言沟通有点困难,但通过手势和脸上的那份诚意、耐心和专注,却传递出一种淳朴真诚之美。</p> <p class="ql-block">傍晚前,我们到了机场,搭乘晚上从科伦坡直飞上海的MU232航班回国。次日(2月24日)清晨,在夜幕刚刚褪去的晨曦中,我们结束了愉快的斯里兰卡之行,收获满满地回到了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