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幸福】挨饿

李班主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李班主</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5399688</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 络</p> <p class="ql-block">  我是五零后,在部队大院出生长大。即或在艰苦年月,大院也没断过口粮。可是如果说我上中学的时候挨过饿,您可能不会相信。那是暑假结束的前一天,我正跟闺蜜L霞在院儿里玩儿,一位年轻军官走过来,指着路边的一辆车问我俩:“愿意当播音员吗?”那是一辆军用卡车,车前“宣传车”三个字非常醒目,车头架着大喇叭。这不是流动宣传车吗?坐在车上走街串巷喊口号,这么好的差事,盼都盼不来,能不愿意吗?我跟L霞心有灵犀,连商量一下的眼神儿都省略了,兔子般地跑过去,猴子样地爬上车。至于宣传车要去哪儿,啥时候回,我俩问都没问。年轻军官跟过来,交待我俩:“照着纸上的标语好好喊口号啊!”说完,一头钻进副驾驶,没再出来。这时候,我跟L霞一下成了宣传车的主人,激动得手舞足蹈。宣传车有顶棚,晒不着太阳;四面通透,一点儿不热,有桌子椅子,桌上一张材料纸,上面写满了标语口号,还有个坐式麦克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车子开动了,我俩的心也沸腾了,嘹亮的口号声从高音喇叭里飞了出去。宣传车在市区转圈,速度不快,车走到哪儿,我俩就成了哪儿的焦点,清脆稚嫩的口号声吸引了众多目光,不断有人停下脚步,往车上张望。我俩有了万人瞩目的兴奋,对着麦克风轮番亮嗓,你喊一遍,我喊一遍,生怕自己少喊了一轮。因为走得急,我俩都没带水,有点儿口干,可还是坚持“工作”。后来车子到了郊区,人流稀少了,我俩也感到了疲惫,喊口号的声音逐渐稀落下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喊一阵儿,停一阵儿,两人交替休息。再后来</span>车子开始颠簸,这才发现原来车子到了乡间小道。我和L霞明显感到累了,嗓子都要冒烟了,喊口号的频率更低,有一搭无一搭的。直到午饭时间过了,车子才开始返程,我俩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嗓子也疼得厉害,实在喊不动了,只有安安静静地坐着,一心想着赶紧回家,好好吃顿饭。</p> <p class="ql-block">  宣传车终于回到大院,L霞回家吃饭去了,我却突然想起下午还要参加新学期前的打扫卫生劳动。看看时间,只够跑步到校了。一个多月的暑假,教室里落满了灰尘,院子里更是杂草丛生,工作量确实不小。尽管饿着肚子,我却凭着一股蛮劲,扫地拖地擦桌子,可是再要爬上爬下地擦窗户,饥肠辘辘的我,实在体力不胜了。那时候学校没有小卖部,孩子们身上也不会有钱,找带了钱的同学借钱去吃饭,又担心会有偷懒嫌疑。实在没办法,想到了喝水。听说光喝水不吃饭,人还能活七天。于是就去水龙头,弯腰低头,狠狠灌了一阵儿。自来水把肚子灌满的那一刻,我觉得饱了,有满血复活的精神,又回到教室擦窗户。可是不出一会儿工夫,饥饿感又上来了,两趟厕所一跑,就开始心慌头晕,连走路腿都发软。实在坚持不住了,又去水龙头灌了一肚子水。这次喝水坚持的时间更短,不仅头晕目眩体软,还开始冒虚汗。这才明白喝水的饱腹跟吃饭的饱腹根本不是一回事。怎么办?我开始了精神疗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默念下定决心和无数革命先烈,也想过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可是都没用,肚子仍然咕咕叫个不停,浑身难受。我在心里跟自己较劲:你怎么这么不经饿,一顿饭没吃,就成了这个熊样,你就是个意志不坚强的人吧。幸好生活在和平年代,要是生活在战争年代,别说敌人对你动大刑,饿你两顿饭,你可能就当叛徒了吧!想到这些,突然好瞧不起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  于是,不得不又如法炮制,在水龙头下灌了第三次自来水。灌完这次自来水,走路的时候,肚子里漾来漾去的水声都听得见。同学们已经开始在院子里拔草了,我饿得蹲下去就没有劲儿再站起来,看着手里拔起来的杂草,心里想着:要是这些草可以吃,一定要洗洗吃下去。突然间,我似乎明白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小学时,老师讲过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他孤身一人与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壮烈牺牲。日军解剖他的尸体,发现胃中都是草根和树皮,没有一粒粮食。听故事那会儿,我理解不了一个人怎么会饿到吃草根树皮。要是我再饿也不会吃那些东西的。可是眼下的我身子瘫软,走不动路,终于理解杨靖宇在那么艰苦条件下的坚持,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气概!我只能继续忍着,跟大家一起打扫院子的卫生。什么叫前胸贴后背,什么叫两眼冒金花,什么叫浑身出虚汗,这些写在词典上跟我毫无关联的词语,这天下午统统在我身上浓妆艳抹地演绎了一遍。那个下午,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奶奶做的饭。哪怕没有肉,没有鸡蛋,几粒葱花炒一碗米饭,甚至白米饭就几根咸菜,都是那么香。原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日里我们能够吃饱肚子就是幸福啊!</span>终于熬到了劳动结束,我已经无法迈步回家了。不得已,开口跟同学借了二两粮票,一角二分钱,挪着步子去学校后门的面馆买了一碗面条。看着白花花的面条,就像吃奶的孩子见到了亲娘,内心五味杂陈。正狼吞虎咽地吃着,一个身影突然掠过脑海。</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儿,比当年的我还矮,张开两腿,伸开两手,怒目相向,对着我和邻家姐姐大喊:”馍馍给我拿来!馍馍给我拿来!”大有破釜沉舟之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的日子不宽裕。一个寒冬的早晨,我跟邻家大姐结伴出门,她去小学,我去幼儿园。走到街角老井边,突然窜出一个人,拦住了我们的去路。这个人就是那个小女孩儿。俗话说“饥寒起盗心”。她可能饿急了,太想吃白面馒头,不然,一个垂髫小女,哪儿来的胆量,敢开强盗之脑洞,敢行强盗之举。凭我和大姐两个人的力气,对付这么个小女孩儿,绝对绰绰有余。但我们没见过这阵势,周边又空无一人,我俩被突如其来的拦截惊到了,不知所措,怔怔地站在老井边,我更是害怕极了。邻家大姐到底还是年长慧中,猛地推了我一把,”快跑!”我清醒过来,闻声而动,拼命往学校跑去。等我跑远了,邻家大姐也脱身了,我俩高兴得相互击掌,那个小女孩儿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白面馒头。现在想想,小女孩儿对白面馒头该有多强烈的渴望,不然她怎么会下那么大的决心,拿出那么大的勇气和胆量,试图以孱弱的一己之力,去面对两个比她强大的对手。当年我们拿着白面馒头,横穿马路,招摇过市,还为躲过一个饥饿小女孩儿的拦截而洋洋自得,该是多么厚颜无耻!如果当年我能把白面馒头分给小女孩儿或送给小女孩儿,该有多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开学了,我恭恭敬敬地把借的粮票钱还给了同学,向她表示了感谢。几十年了,那次挨饿的经历对我人生影响很大,我养成了不浪费一粒粮食的习惯,懂得了要有悲悯之心,感恩之心。挨饿本身是痛苦的,并无幸福可言,但是刻骨铭心的挨饿经历带给我的人生感悟却是幸福的。它让我懂得幸福不一定就是拥有,不一定就是身体感官上的舒适度,而是内心的充盈,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提升。上中学那年我挨饿了,却懂得了什么是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