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

温诚荣

<p class="ql-block">南京中山陵</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九年三月,我与次子从上海经苏州到南京一游</p><p class="ql-block">我们纯系自由行,住在一个亲戚家,凭一张南京地图,白天出去,傍晚就回,很少坐公交车。那时旅游的人很少,一般景点也不收费,除商业区外,景区的人也不多。</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p><p class="ql-block">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陵门、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于1926年1月开工建设,1931年底全部工程竣工。1961年,中山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中山陵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中山陵的周围有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塑像</p> <p class="ql-block">灵谷塔</p><p class="ql-block">该塔始建于1931年,是一座八面九层的宝塔,塔高66米,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灵谷塔不仅是中山陵景区的一部分,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它是为纪念在国民革命中阵亡的将士而建,象征着对英勇牺牲的将士们的缅怀和敬意‌。此外,灵谷塔内部供奉着文昌帝君,因此也被称为“文昌塔</p> <p class="ql-block">紫金山天文台</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的紫金山上,毗邻钟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它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天文台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34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建成,1950年5月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我们徒步登上紫金山天文台。然后徒步到中山陵。参观后回到南京鼓楼。整整花了一天时间,</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p><p class="ql-block">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华门</p> <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我们徒步走到南京长江大桥,在桥上走了一半就返回,回到鼓楼已经是下午。</p> <p class="ql-block">鼓楼</p><p class="ql-block">南京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原为明朝时期南京城的报时中心,清朝时期改建为碑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p class="ql-block">南京鼓楼坐东北面西南,建于海拔40米的高岗上,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为城阙式,分上下两层。下部台座砖石砌筑,上部城楼已于清康熙时期重建为碑楼,现仅存台座为明朝时期原物。南京鼓楼是明朝初期南京城的报时中心。京师迎王、接诏书、选妃等重大庆典的重要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官式砖构建筑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雨花台</p><p class="ql-block">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城区南部的雨花台区,</p><p class="ql-block">距中华门约1千米,距离南京市中心约5千米,总面积129.49公顷。</p><p class="ql-block">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p><p class="ql-block">分布有雨花阁、红领巾广场、江南第二泉、方孝孺墓、木樨苑、梅岗、高座寺等相关景点。其核心区域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p> <p class="ql-block">雨花台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徒步到雨花台花了一天时间。</p> <p class="ql-block">玄武湖</p><p class="ql-block">玄武湖,又称后湖、北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2.0千米,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库容约550万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玄武湖</p><p class="ql-block">玄武湖,又称后湖、北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2.0千米,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库容约550万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玄武湖为浅水湖泊,为长江古秦淮河道遗留下来的一部分。玄武湖是南京城市水系的“心脏”,属金川河水系,玄武湖的湖水主要靠钟山(紫金山)北麓雨水供给。玄武湖通过金川河、珍珠河、秦淮河与长江相连,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市民休闲、观光旅游、城区河道生态补水等综合功能。</p><p class="ql-block">玄武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p> <p class="ql-block">莫愁湖</p><p class="ql-block">莫愁湖古称石城湖、横塘,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外水西门大街区域,湖面面积32.33公顷,南北长约680米,东西宽约770米,湖面标高4米,是南京主城区内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等美誉。</p> <p class="ql-block">夫子庙</p><p class="ql-block">南京夫子庙,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p class="ql-block">南京夫子庙大成殿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内景点,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夫子庙的主殿,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殿内正中悬挂一幅中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6.50米、宽3.15米。</p><p class="ql-block">庙内陈设仿制2500年前的编钟、编磬等十五种古代祭孔乐器。</p> <p class="ql-block">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江南贡院</p><p class="ql-block">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依托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扩建而成,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是一座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p><p class="ql-block">尊经阁是中国古代用于收藏经史子集等典籍的藏书楼,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天下文樞牌坊</p> <p class="ql-block">古秦淮</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p><p class="ql-block">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见证了南京悠久历史,是南京璀璨历史文明的摇篮。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还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内侧的秦淮河被誉为“十里秦淮”,沿岸文旅景点众多,包括夫子庙、瞻园、愚园、中华门等。</p> <p class="ql-block">杜牧《泊秦淮》</p><p class="ql-block">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p><p class="ql-block">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p> <p class="ql-block">刘禹锡《乌衣巷》</p><p class="ql-block">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p><p class="ql-block">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p> <p class="ql-block">乌衣巷,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后为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乌衣巷是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后来乌衣巷名人辈出,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月亮桥</p> <p class="ql-block">明遠楼</p> <p class="ql-block">得月楼</p> <p class="ql-block">泮池</p><p class="ql-block">泮池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中轴线的南端,是世界孔庙中唯一一座以天然河流为池水的泮池,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最大的泮池。宋代建造,后毁于战火。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在该处建庙,称文宣庙,后称夫子庙。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泮宫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依古礼,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为“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故称“泮宫”。</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夜景</p> <p class="ql-block">牛头山</p><p class="ql-block">牛首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境内,民间又称为牛头山。距南京中华门10千米,面积约5平方干米。</p><p class="ql-block">牛首山是南京的主要山体之一,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牛首山为低山丘陵,其形成源于宁镇山脉,宁镇山脉是侏罗纪末到白垩纪初在扬子古陆东部通过宁镇运动而形成的一条向北突起的弧形褶皱,牛首山是其西段的南分支。</p><p class="ql-block">《说岳全传》第三十七回开始记载了岳飞大战牛头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牛首山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建有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牛首山森林公园,以及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分布有佛顶寺、佛顶塔、佛顶宫、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相关人文景点。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便供奉在牛首山的佛顶宫内。</p> <p class="ql-block">  牛首山佛顶宫</p><p class="ql-block">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山顶,是一座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佛教寺庙。建筑风格为中国传统寺庙风格,寺内有众多佛像和经文,也是南京市的旅游景点之一。佛顶宫建造于隋唐年间,原名“大莲花寺”,唐朝时已经非常著名。现在的佛顶宫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文物和书籍,香火鼎盛,是南京及周边地区信佛人士朝拜、祈福的重要场所之一。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部分。佛顶宫内部空间共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由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大空间构成。这里不仅是珍藏佛顶骨舍利的场所,还是一座将建筑、艺术、佛教、文化、科技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和博物馆型的文化旅游空间。2017年,佛顶宫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p> <p class="ql-block">佛顶塔</p><p class="ql-block">‌佛顶塔最初建于唐代,名为辟支塔。‌这座塔位于牛首山的东峰,与西峰的弘觉寺塔共同构成了牛首山的双塔奇观。佛顶塔是一座九层四方的宝塔,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成为牛首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每到夜晚,佛顶塔的塔身会亮起绿色灯光,十分醒目。‌佛顶塔高88米,9层4面,以仿唐式建筑风格呈现,尽显唐风古韵。塔的1层到7层主要以壁画形式呈现丰富的佛教故事;塔的第8层安置了一口全铜铸的佛顶金刚钟,每年元旦、春节会在这里举行敲钟祈福仪式;第9层供奉了一尊毗卢遮那佛。</p> <p class="ql-block">佛顶寺</p><p class="ql-block">佛顶寺是牛首山一期工程的三大文化项目之一,是护持佛顶骨舍利僧团的弘法道场。佛顶寺占地面积为2.3万平方米。整体建筑群依山造势,采用仿唐式建筑风格,既朴实自然,又庄重大气。佛殿按照传统的伽蓝七堂之制,以中轴线贯穿对称布局,有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殿、法堂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卧佛</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扬子江畔;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但明太祖朱元璋欲修未成,仅建有阅江楼地基后停工;1999年2月续建;2001年9月,阅江楼正式竣工;因明初文学家宋濂所撰《阅江楼记》而闻名,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