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外出习惯了,在家就待不住。仅管室外还是寒气逼人,而要我们等到春暖花开,实在有点难!</p><p class="ql-block">其实现在的通讯手段已经相当方便了,电话、视频…,哪样办不到?可我们还是闲不住,想一起聚聚,怎办?找个住得舒服,吃的喝的对胃口的地方。而没去过的地方虽然新鲜,可没把握,那就不如旧地重游?</p><p class="ql-block">最后选择了5个月前去过的南浔古镇,还住那家丫丫旅店,朋友们说惦记古城边的那家双交面,和上会没去成的“寻味坊”。</p><p class="ql-block">就这么一个“理由”,2025年3月10日,把5个时间自由的老头老太引去了百公里以外的这片熟悉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考虑到降低成本,加上求个热闹,我们5个人挤一辆车,一路上嘻嘻哈哈,全忘了这年纪应有矜持。</p> <p class="ql-block">大约9点半,我们赶到大庸家,两小时到达南浔的丫丫民宿。</p> 就是这幢楼的12层。 <p class="ql-block">借三套房,其中一套上会住过,只是壁炉没开,感觉这次更有“腔调”!</p> <p class="ql-block">安置停当,我们去古城景区边一家面馆解谗。还是那家店,还是双交面:闷肉加爆魚,足以证明我们这号人的执着与顽固!只是可惜了当时只顾着美食,竟忘了留个影。下面那两张照片,是停车场入口,它的对面就是我们5个月来了两次,却还念念不忘的那家不知名的小面馆。</p> <p class="ql-block">来也来了,吃过饭还是去景区走走看看吧!据说上次来是朝左走的,今日就选择朝右走。</p> <p class="ql-block">行人不多,节假日里忙的不可开交的船老大,也不得不闲下来,也许在家的蔬菜地侍弄庄稼,也许正与邻人搓搓麻将或喝茶聊天吧!</p> <p class="ql-block">忙碌的古城偶尔会看到年轻姑娘穿着汉服窜梭在河边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她们有大把的时日可消耗在时尚与追求时尚的快乐之中。作为一个垂垂老者,除了羡慕,还会遥想当年自己挥霍青春的潇洒…那时候的“以后”不知有多长,而现今的“以后”…哈!“天凉好个秋!”</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回民宿喝茶聊天。我发觉一个规律:越熟悉的人越是有谈不完的话题;越是初交,越是想避免冷埸就越找不到话题。给有文化的人说起来就是“话不投机…”哈哈!有点附庸风雅啦!</p> <p class="ql-block">下午5点过,我们去吃晚饭。这里的道已比较熟悉,路不远,我们决定步行过去,顺便看看街景。</p> <p class="ql-block">稀疏平常的太阳落山,在小城镇却别有风味!</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饭店了,大庸在“大众点评”上找到一家叫东大方的,也不商量了,就这家吧!</p> <p class="ql-block">点了七八个莱,三个老男人难得在外,也就顾不了“三高”“四高”了,稀里糊涂竟干掉一瓶52度的白酒!!当然,份量是100克的,不够豪恨,哈!</p><p class="ql-block">而两位太太对我们能够为养身节制给于高度赞扬!</p> <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考虑到带点明天的早餐回家,恰巧边上有家面包店,就买了面包等物,明天可以各自睡懒觉了。</p> <p class="ql-block">南浔美食价廉物美!而且消费水平比较低,刚刚的晚餐不满300,人均不足60,而五份面包才23,每人不满5元。这在上海是不可想象的。</p> <p class="ql-block">回家途中,古城已万家灯火。远近的灯光星星点点,五彩斑斓,点缀了这座如梦如幻的江南小城。</p> <p class="ql-block">因为今天一早要出发,昨夜各自均多多少少有点睡眠不足,晚上一致认为早点休息吧!</p><p class="ql-block">好好睡一觉,争取做个好梦!</p> <p class="ql-block">早上睡到自然醒,新的一天又开始啦!咖啡面包填饱肚子(为什么不用享用二字而用“填”?因为我这老土不爱西点,最好有碗汤面吃吃)。</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已近上午好10点,生怕朋友们还在睡觉,不敢吵醒他们,我们俩只顾着各人刷手机。</p> <p class="ql-block">不久,大庸过来喝茶了,老励夫妇的房间都也有了响动。</p><p class="ql-block">12点后,我们到外面走走,顺便吃了碗面,各人交头不同,有鳝丝的、咸菜的、双交的…</p><p class="ql-block">花样不少,而味道好像有点不同,后来才发现:这不是湖州本地人开的,而是江苏一带的外乡人开的,各地风格有不同嘛!</p> <p class="ql-block">面店就在景区边,偶尔看到一家咖啡店,觉得名字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废物咖啡”,这到底是咖啡渣再利用的呢?还是视咖啡如废物?如同旧时文人“视金钱如粪土”那种傲慢?也许是受“猫屎咖啡”的启发?也有可能是以客人心中N个问号来吸引顾客?</p><p class="ql-block">我总觉得这是一步险棋。当然,只愿这位店主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无意中发现脚下有块雕刻的石板,横埋在普通石块之间,上有民国廿三4字,按算应该是1934年,距今91年。这里一定有百年前一段无人知晓的故事,使它被散落在小城镇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小街上,遭人随意贱踏和车轮碾压…它像一个曾经沧海的老人,有一肚子的故事,却苦于没有一个耐着心的倾听者。</p> <p class="ql-block">溜了一圈又回到民宿,有人建议玩牌。我虽一辈子不喜欢玩牌、麻将等,只是凑个数图个热闹,没想几个小时玩下来,觉得还是挺开心的!</p> <p class="ql-block">5个月前,还是那家民宿,还是那个老板,曾向我们推荐用晚餐的去处是“寻味里”。他很热情,再三告知我们南浔有“寻咪里”和“寻味坊”两家,一定得去里外不是人的“里”那家,而不是“寻味坊”。我们很感谢老板的热情和周到。</p><p class="ql-block">后来才知道这是老板的热情与误导:寻味里在一条长街上,吃食都是些能填饱肚子的小吃点,没有一丁点当地人的特式。由于距离与时间不允许,我们只能找了家再普通不过的火锅店,完成了最原始的吃饱不饿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而回程时特意打车去看了寻味坊,想:总会有机会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无论如何得去圆这个谗梦。</p> <p class="ql-block">确实名不虚传,美味佳肴!想来民宿老板当初也是好心,他看我们穿着普通,一定具有中国老百姓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介绍给适合我们的饭店,我们很感谢和理解这小伙子老板的一片纯粹之心!</p> <p class="ql-block">回家途中,老励夫妇接到一电话,他们明天有要事得早点赶回去。</p><p class="ql-block">天亮后,又得到消息:他们确有事,但并不急,我们还是可以不赶时间。慢慢地整理行李箱,8点出发,到景区附的一家叫如意的小店吃了虾仁鲜肉馄饨,下午一、两点到家。</p><p class="ql-block">开开心心两三天,期待下一个团聚日。</p><p class="ql-block">又:文中一句“天凉好个秋”,出自宋朝辛弃疾的词:</p><p class="ql-block">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p><p class="ql-block">而今识尽愁知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