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春天叫婺源

行者张叫瘦

<p class="ql-block">三月的春风吹来,我好像嗅到了春天的花香,看到了三月那耀眼的花开。那日,福清户外协会秘书长泡泡说要组织去婺源看油菜花海,去徽饶古道徒步,于是夜里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便盛开在我的梦中。有一种春天叫婺源,有一种色彩叫婺源黄。一说起春天赏油菜花,不少人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地方一定是婺源,有人说:不来婺源,你就不知道春天有多美;不遇春天,你可能会错过最美的婺源。春天的婺源,春水初生,春风十里,春林初盛,春暖花开,人称“中国最美乡村”。</p> <p class="ql-block">领队泡泡说去婺源不要去篁岭、江岭这些网红打卡地,不仅人满为患,而且收费又高。他喜欢小众玩法,避开人潮享受宁静,要带我们去那些景美人少又没门票的小众景点玩,既要领略中国十大徒步线路的徽饶古道又要游览徽派风格古村落。啧啧,之前我只知道他是福清市著名篮球裁判,不知道他居然这么聪明,看来老一辈人说大头的人脑袋灵光确实有道理。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江西婺源的土地,在“中国最美乡村”的花海中,邂逅一场不愿醒来的田园旧梦。</p> <p class="ql-block">我们两天一夜的行程,集中在婺源两个乡五个村:段莘乡 (庆源、汪槎)、浙源乡(岭脚、虹关、凤山)。其中第一天徒步线路是从庆源村到汪槎村,第二天徒步线路是从官坑到虹关村。除了欣赏沿途的风景,还深入五个村了解风土人情和徽派建筑。</p> <p class="ql-block">庆源古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这里峡谷深幽,美如武陵之桃源,地处万山之巅,是一座远离喧嚣的宁静之所,村中小溪潺潺而流,两旁粉墙黛瓦,绿树成荫。每到春季,桃花、梨花、油菜竞相开放,人称深山里的小桃源。</p> <p class="ql-block">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村庄和油菜花上时,村庄苏醒了,整个田野仿佛也被点亮了。金色的花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无数小精灵在欢快地舞蹈。远处的山峦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青翠欲滴,与眼前的金色花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金黄色的田野、淡淡的炊烟,构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画卷。满山遍野的金黄色波浪般的油菜花田,映着蓝天白云,使得整个山村别有一番温馨的格调。</p> <p class="ql-block">徽饶古道建成于唐代,全长百余公里,当初均采用长约4尺的青石板铺砌而成,由徽州府城(歙县)经过婺源,进而向南,通往江西饶州府(今鄱阳湖)。作为徽商入赣的经商要道,徽饶古道当年的地位与通往杭州的徽杭古道不相上下。据说是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因时间不够,我们只是走了其中的一小段,虽然管中窥豹,但已经感受到了古道之美。徽饶古驿道蜿蜒于青山旁,绿水边,村落间,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徽饶古道很多地方是从村巷穿过,这个好理解,古道本来也就是为了村民出行方便而修的。婺源境内分布着不少数百年历史的古道。这些古道在山谷村庄之间纵横交错,曾是徽州人经商外出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下午徒步庆源到汪槎,天下起了小雨。在婺源是不怕遇到雨天的,雨天的婺源才更有味道,更有感觉,突然想起台湾民谣《三月里的小雨》:“小雨为谁漂,小溪为谁流,带着我满怀的凄清”。</p> <p class="ql-block">徒步终点汪槎村,这个曾被央视春晚作为背景的小村落,宁静而安逸,仿佛世外桃源。它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小村庄,一个被梯田包围的小村庄,村前村后都是一片片的油菜花,远处的粉墙黛瓦如镶嵌在山脚下的一幅水墨画,一块还无人触及的处女地。它是梯田型油菜花,不同于田园式平原型油菜花,所以有小江岭美誉。</p> <p class="ql-block">梯田的曲线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诗。</p> <p class="ql-block">金黄的油菜花如织锦般铺陈在大地上,与远处的青山、近处的古宅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不少人会问,油菜花不是到处都有吗,为什么一定要千里迢迢跑去婺源看呢?难道是品种特别与众不同吗?其实他们是有所不知😇,在婺源,油菜花不唯油菜花,它与远山、近水、古道、梯田、粉墙、黛瓦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幅天人合一、如梦似幻的唯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婺源的油菜花不仅美在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这里的油菜花田与古老的徽派建筑相得益彰,构成了独特的景观。粉墙黛瓦的古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油菜花田之间,马头墙在花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画。这些古宅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见证了婺源的历史变迁。它们与油菜花相互映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婺源的山是青翠的,水是温婉的,安静古朴的村落静静地躺在山水的怀抱中。放眼望去,高高低低的树缠绵着曲曲弯弯的河水,马头墙连接着明媚的天空,还有那清幽古道寂静在山野里,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p> <p class="ql-block">在婺源的春色里,我仿佛听到了花语江南的低吟浅唱,感受到了那份属于江南的柔情与细腻。</p> <p class="ql-block">走进婺源的山村,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连绵起伏的山峦间,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地散落着,与金黄的油菜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婺源古村的村头,一般是由老树、河流,古桥,茶亭等组成的"水口"景观。这些都是风水营造的一部分。水为财,扼住关口,就意味着锁住财气。因此拱桥的修建与锁十分相像,而河边的古树林则象征着家族人丁的兴旺。一个布局完整的水口景观,往往可以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园林。</p> <p class="ql-block">一直觉得这样的古村落已经是远去的风景,就像大多数古村落一样人去楼空,只有剩下商业化的外包装,却没想到这里的古村落依然古朴着,人们依然在老屋子里生活,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尽管外来的冲击也在悄悄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但那古老得掉了渣的老房子还是默默地鲜活在这片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岁月在这里流淌得如此缓慢,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怀旧气息。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古老的生活方式,过着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他们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在这里,时间仿佛失去了它原有的紧迫与匆忙,变得柔软而缓慢,让人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个瞬间。</p> <p class="ql-block">田地里辛勤劳作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春种秋收,一年之计在于春</p> <p class="ql-block">村姑还是在河边洗衣服</p> <p class="ql-block">偶遇村里的大爷提着烟枪,说是早年当地人抽散烟用的,比清朝抽鸦片人用的烟枪大多了,女同伴也好奇想学怎么抽烟枪😛</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村民虽然政府有提供电费补贴,大概一度电补贴一毛钱电价大约四毛钱,但很多村民还是会上山砍柴烧柴火,不知是因为柴火灶做饭香还是为了省钱,家门口经常有码得整整齐齐的柴火堆。</p> <p class="ql-block">路遇樵夫背柴回家,同伴接过尝试一下,说好重啊😀,农民的日子还是很艰难。</p>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我们行走在婺源的古镇子里,在这金黄的油菜花丛中,仿佛时光都放慢了脚步,让人可以尽情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油菜花在风中翩翩起舞,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排的一场金色舞蹈,每一朵都散发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我相信,当我们离开婺源,多年以后,那片金色的油菜花田,依然会在记忆中摇曳生姿,成为心中永不褪色的春日记忆 。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当回忆起婺源的油菜花,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温暖与感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春天,回到了那片金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村落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漫步其间,感受着乡村生活的质朴与闲适,每一处风景都能让心灵得到慰藉,每一次呼吸都满是春天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婺源县的最北端有个叫岭脚村的地方,岭脚村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它是散落在浙岭脚下几个村庄的统称,翻过这座浙岭就是安徽了,所以岭脚一直被驴友称为“吴楚分源第一村”。古时候吴楚两国的分界线便是在这里 。从前婺源人赴京赶考、外出经商,都由浙岭往返。翻越浙岭的这一条古道叫“浙岭古道”,是徽饶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时期安徽属于吴国,江西属于楚国,所以这里有个界碑叫“吴楚分源”。</p> <p class="ql-block">当年处于“楚头吴尾”的古徽州,崇山峻岭,重峦叠嶂,交通不便,长期保持相对闭塞的自然状态。地少人多且农耕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徽州人大量外出经商谋生,渐渐形成了有名的徽帮。</p> <p class="ql-block">从岭脚村沿田埂间的石板路走两三公里就是千年古村虹关村。虹关寸有三大突出亮点:古樟,徽墨,古道第一关。浙岭南麓的虹关村,相当于婺源的北大门,有“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村头屹立着一株枝叶茂密的唐代古樟,树高26米,树干有三米多粗,须七八个人手拉手合抱才能抱住。树的冠幅足有3亩,如一把擎起的巨伞,这是被誉为“江南第一樟”的虹关古樟,古道正好从树下穿过。还有就是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p> <p class="ql-block">如今人们来虹关村,大都冲着千年古樟。许多人不知道,明清时代的虹关,也是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p><p class="ql-block">虹关村民多为詹姓,(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祖籍地)作为徽饶古道上的制墨名村,虹关村至今保留了不少当地墨业世家的建筑。村中房屋多为清代建筑,院墙非常高大,这使穿村而过的古道,显得非常狭窄。村内有几个百年老宅改造的客栈,比如“继志堂”,“从是堂”等,詹天佑都是虹关过去著名的制墨堂号。</p> <p class="ql-block">在虹关村遇到一个路亭,其中对联上的横批我看不懂,赶紧去问还在北欧晃荡的我老师五哥,他告诉我说:这四个字是“青霭丛木”,“青霭丛木”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表达,它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中的独特画面,“青霭”指的是青色的云气或雾气,通常用来形容山间的云雾缭绕的景象;“丛木”则是指茂密的树林或树丛。结合起来看,“青霭丛木”可以理解为青色的云气或雾气笼罩着茂密的树林,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青霭”和“丛木”都是常见的意象。唉,没文化真可怕,以后一定要像五哥那样多读书多学点知识。</p> <p class="ql-block">婺源的春天仿佛是大自然最得意的作品,每一笔都蘸满了生机与诗意。在这里,春天以一种近乎奢侈的方式肆意绽放,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无边的春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被淡淡炊烟笼罩的马头墙、山间梯田抽象的线条、暮色中骑在牛背上的村童、幽静的孤舟野渡……俨然一幅山高水远,结庐深山的中国水墨画,让人陡然间心静如水,恍若隔世。春日婺源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画卷,怪不得许多美术机构都在这里设立写生基地,正所谓:黄花烂漫满田头,画里春光眼底收。</p> <p class="ql-block">除了油菜花,婺源的春天还有潺潺的溪流、嫩绿的垂柳。走在乡间小路上,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鸟儿的欢鸣。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诗意与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在村落的小径上,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旁是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婺源,邂逅一场田园牧歌式的春日之旅。在这里,时间不再是束缚,而是一种自由的呼吸,一种对慢生活的深刻体验。“我想在婺源的春天遇见你”,婺源的春天是自然写就的告白信。</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徒步线路是官坑到虹关。这一天风和日丽,惠风和畅,大家伙心情都特别爽。一路上的古桥、古树、古道、还有古村落应接不暇。山的两边郁郁葱葱,河中碧水流淌,真的是原生态的美。</p> <p class="ql-block">沿着田间小径漫步,脚下的泥土松软而湿润,仿佛能感受到大地的脉搏在跳动。身边的油菜花,一株株、一簇簇,竞相绽放,犹如一群身着金色盛装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在山峦与田野之间,油菜花肆意地绽放着,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金黄展现给世界。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像是被太阳亲吻过的金色绒毯,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天边,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美得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让自己在平常的日子里,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在日出的清晨、日落的黄昏,让生命自由。</p> <p class="ql-block">在官坑村看到一户人家门楣上写着“退食”二字 ,我灵机一动就想卖弄玄虚,显摆“教授”水平,于是乎就正儿八经给大家开讲“退食”的含义。谁知道等我口干舌燥讲完了,泡泡一句“叫瘦是胡说八道是个江湖骗子”,大家听他一说哄堂大笑,我的一番苦心全泡汤了😂</p> <p class="ql-block">在婺源,有一种美好,叫绿意盈盈。漫山遍野的绿树,像是大地的绿色披风,将婺源紧紧包裹。无论是山间的青松翠柏,还是溪边的垂柳依依,都在春日的暖阳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新抽出的嫩绿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春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傍水而居的凤山村,河边耸立着一座白色砖塔,引人注目。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六面七层,高近三十米,是婺源仅存的一座风水塔。相传,过去凤山村多火灾,村人建塔镇火神,就像福州人说“镇海楼”可以镇住台风一样,根据龙的水性,取名“龙天宝塔”,建成后,村内几百年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p> <p class="ql-block">在龙天塔边看到一堵墙上写的诗词,非常契合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凤山村是浙源乡政府所在地,凤山村大部分为查姓,是婺源查姓的发祥地,也是金庸先生的祖居地,查氏宗祠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村落中的每一处景致,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古老的房屋,历经风雨的洗礼,却依旧屹立不倒,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静静地坐落在时光的深处,仿佛让人穿越回了那段宁静的岁月。小桥流水、老屋巷陌,古村仿佛是一场斑斓的梦境。漫步于古村石板路上,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p> <p class="ql-block">而那些古朴雅致的徽派民居,就静静地矗立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中,与周围的花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村落以百年明清古建筑为主,村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花田,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模样。让我们跟着季节的脚步,去追逐花开,看花云,看花海,让自己忘记曾经的寒凉。让我们带着希望,向着阳光出发,让我们带着微笑,向着春天行进,让我们迎来鸟语花香的快乐,拥有花开满园的幸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让我们不妨偶尔放慢脚步,走进这些遗落人间的村落,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岁月的流淌,去聆听时间的声音,让心灵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得到真正的滋养与成长。或许,在这些村落里,我们能够找到那份久违的平静与满足,让生命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到春天里的婺源,犹如世界赠我千般景, 万般情, 汇成诗意人间。当庆源村晨曦微露,感觉每一缕阳光都是世界对我的轻声问候。我们漫步在岁月的长廊,每一步都踏着世界赠予的诗行,世界赠予我无尽的温柔, 每个瞬间都值得被珍藏。特选择王菲的《世界赠予我的》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纪念这次婺源春天行🤗</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视频由领队泡泡提供,部分照片选用泡泡、同伴刘彤作品,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