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手记:泽雅小黄山、七涧瀑环线

啊文

<p class="ql-block">“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中沉浸已久,心中对远方那片宁静与自然的向往从未停止,2024年12月28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高山训练营组织一群志同道合的驴友,踏上了西雁荡山的徒步之旅:泽雅徒步驴行,听着这个名字,就觉得应该是个好地方,当车子行驶半山腰看到一个水库,水库大坝上有八个大字“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才想起以前来过这里,什么时候来的,记忆比较模糊了,毕竟以前徒步没有记录的习惯,跟谁一起来徒步的,我想木子金屋和祥云两个驴友应该有,其他的都是模糊了,年纪上来了,不服老也不行了。这次,我们54个驴友又来泽雅徒步,有老同学娥和阿莉参加,有点小兴奋呀!到了起点位置,香江流水领队带大家前行,七种武器清点人数后就继续为大家收尾。</p> <p class="ql-block">我思故人,蒋中正题字。能成为蒋校长思念的人,肯定不是一般的人,这里是琦君纪念馆,怎么有蒋校长的题字,进馆看了以后,才明白,原来琦君的养父潘鉴宗不仅仅是国民党浙一师中将师长,也是段琪瑞的得意门生,官至北洋政府上将衔,因反对军阀内战而自动退隐闲居。潘鉴宗与蒋介石有保定军校同窗之谊,病逝时,蒋介石题“我思故人”挽之,人生聚散两依依,缘来则聚,缘散则去,我等平凡之人,也年过半百,看的比较通透,此时此刻的我们又是思哪位故人呢?来不及多想了,抓紧拍个照片吧,我跟祥云同学先来一张,跟阿莉、娥同学也得来一张,下次有机会再来,站在这里,也会想起我们几个同学曾经拍过照片,哈哈。当然,也少不了驴友的集体打卡。</p> <p class="ql-block">泽雅的冬天,不太冷,当我们走进一片荒原披着褪色的金甲,我们像一队散落的棋子跌入这片草海。这里曾经是层层梯田,荒废了吧,不见耕种人,微风吹过,枯黄的草浪翻滚成海,细碎的摩擦声裹着</p><p class="ql-block">阵阵寒意漫过冲锋衣。旭日、一杯咖啡、悦色等驴友也能放过此景色,海大师不停地按下快门,又留下无数美照。</p> <p class="ql-block">真是晒番薯干的季节,遍地金黄色,看了垂涎欲滴,先试吃,好吃😋,那就开买,20元一斤,不贵。每个人又是买、买、买!</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进入一个不知名的村庄,仿佛一脚迈进了时光的长河。那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在岁月的打磨下,光滑而又斑驳,每一块石头都像是一部无声的史书,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路的两旁,是错落有致的老房子,泥墙黑瓦,在风雨的侵蚀下,显得有些破败,但却依旧固执地坚守着那份古老的韵味。村庄的一角,有一幢房子正处于拆除的状态。不知道是年久失修坍塌了,还是另有原因,现场一片忙碌。几位老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拆除工作,他们的身影在飞扬的尘土中显得有些佝偻,但动作却依然熟练而沉稳。实木大梁从残破的墙体中露了出来,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木香,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我看到有人在小心翼翼地卸着瓦片,每一片瓦片都被轻轻地放在一旁,或许在他们心中,这些瓦片也是珍贵的回忆。还有人在专注地拆着门窗,那些木质的门窗,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虽然已经有些褪色和破损,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工艺精湛。仔细打量,参与拆除工作的竟然都是村里的留守老人。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那是生活艰辛的印记,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韧和执着。这时,一个老妇人出现在我的视野中。她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肩上却扛着一根长达3米、重达百斤的木材,正一步一步艰难地往自己家里走去。她的腰已经弯成了一道弧线,脚步也有些蹒跚,但每一步都迈得坚定而有力。我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一个不小心,那根沉重的木材就会掉下来把她压垮。我忍不住跟了上去,想要帮她一把。可当我靠近她时,她却微笑着摇了摇头,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质朴和倔强。我停下脚步,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座吊桥横跨在溪流之上。吊桥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前方的驴友成群结队一路欢笑过去,有的还特意摇晃起来,我看着那晃晃悠悠的吊桥,心中不禁有些害怕,于是便放慢脚步,走在了队伍的后边。吊桥下方的溪水清澈见底,阳光透过水面洒在水底的石头上,水至清则无鱼,找不到一条小鱼小虾。溪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块,我走到石块旁,轻轻坐下,感受着溪水带来的丝丝凉意。头顶上,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洁白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飘浮在湛蓝的天空中,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触摸。此时,阿才大师叫来了几个美驴友当模特,开始拍照。他的镜头下,驴友们与这美丽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幅绝美的画卷。有的照片中,驴友们站在吊桥上,身后是蓝天白云和清澈的溪水,笑容灿烂而自信;有的照片中,驴友们坐在溪边的石块上,手捧着膝盖,眼神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溪流前行。不远处,有一个房子🏠,有个老人守着,说前面就是七涧瀑景区,需要买门票的,我说现在瀑布也没有,枯水季节,没有什么景色好看,游人也没有,最后驴队付了760元门票🎫钱,景区也就是一个峡谷而已,一些设施,工人还在维修,一个水潭接着一个水潭,还有一些瀑布,只不过我们这次过来,瀑布的水量过少,没有看到壮观瀑布,但也让我们欣喜不已,路上看到一个水潭。水潭的四周绿树成荫,潭水碧绿而平静,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潭边有一个小瀑布,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让人陶醉其中。驴友们纷纷走到潭边,有的蹲下身子,用手轻轻触摸着潭水,感受着那清凉的触感;有的则脱下鞋子,将脚伸进潭水中,享受着溪水的按摩。海大师更是拿出了特意制作的标语,上面写着“爬山我不行,摆烂第一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有趣的话语。大家围在一起,拿着标语拍了一张集体照,照片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曾经气势磅礴的瀑布,如今只剩下几缕细细的水流,从陡峭的悬崖上缓缓落下,如同少女的发丝般轻柔。虽然如此,七涧瀑依然不失它的秀丽。周围的山峦环绕着瀑布,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与洁白的瀑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瀑布下方的岩石经过多年的冲刷,变得光滑而圆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尽管水流少了些让我们感到有些遗憾,但大家并没有因此而扫兴。我们依然围绕着瀑布,欣赏着它独特的美。有的驴友拿出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瀑布,想要把这珍贵的瞬间永远记录下来;我和祥云、雪飞、娥、啊莉五个同学难得在一起徒步,也必须来一张,高荣和爱玉也得拍一张合影。有的驴友则闭上眼睛,坐在溪边石头上静静地聆听着瀑布落下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我站在瀑布前,望着那细细的水流,心中思绪万千。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以不同的形态和姿态展现着自己的魅力。虽然七涧瀑此时的水流不多,但它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自然的美。也许,生活就像这七涧瀑一样,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波澜壮阔,也会有低谷和遗憾,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杨和碧海云天张两个人随着水流声,来一段太极拳</p> <p class="ql-block">结束一天的游玩,打算到酒店晚餐了,坐在车上纷纷欲睡,驾驶员大哥车子开的很稳,一个转弯我看到前面有闪烁警灯警车🚓和救护车开过来,我心头一紧,前方出事故了,不一会,就看到一辆大卡车转弯幢到路边的护栏,而地上躺着一个中年男人,戴着头盔,卷着身子,一动不动,旁边站着一个人,应该是大卡车的司机,我本想叫驾驶员大哥停下来过去看看,可警车,救护车马上就到了,我们下车也无济于事,只能默默祝愿伤者无恙,我想幸好这个电动车的驾驶员戴着头盔,如果不戴头盔,这个时候用不着救护车🚑了,我初步判断是这个电动车🛵的师傅抢道,大卡车的驾驶员紧急避险还是没有避开,刮到电动车,致电动车翻到,两辆车的速度都是太快了,最后刹不住车,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上有老下有小,干嘛抢几秒钟,欲速者不达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做到的人不多呀!!七种武器看到之后说,做人真没意思,晚上得喝点酒压压惊!</p> <p class="ql-block">雅宴楼,晚上我们吃饭的地方,我国的餐饮讲究香色味,这家店都做到了,一个手雷形状的菜端上来,怎么吃呀,点个火,手雷就慢慢打开,里面的菜就显露出来,好惊喜,其它几个菜也是各具特色,有驴友给予高度评价,走了这么多年,还是这家店色香味俱全,下次有机会还会来的一家店。</p> <p class="ql-block">我们结束了这次难忘的徒步之旅。回首望去,那古老的村庄、摇曳的吊桥、秀丽的七涧瀑,都渐渐模糊在视线中,但它们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这次旅驴程,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感谢驴友们一路相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