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读《我不去》有感(下)</b></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读《我不去》觉得耳目一新,再读🈶心灵震撼之感。</p><p class="ql-block"> 老陶傻么?当然不傻,做过校长当过官的人怎么会傻呢?以有些聪明人的角度看,缺乏圆滑就是情商过低,该得的好处不要就是傻。但铁丁认为这正是老陶的情商高和聪明处。</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难得糊涂”被用烂了。有些人把这四个字作为不作为的借口,有些人用它来粉饰自己的贪婪。这些年,“取舍”二字被用烂了。不管是广告还是鸡汤文,不管是口头语还是名人讲座,都拿“取舍”来说事儿,一谈取舍好像一下子就高级起来。给别人讲课时教人学会拒绝,但自己做事时却并不拒绝,还不断地吐出粘液把自己包裹得圆滑如泥鳅。</p><p class="ql-block"> 老陶明白这些。</p><p class="ql-block"> 时光它是一次性的,过去也就过去了,可以怀想,不可以复制粘贴。拓下来的碑文不是真迹,复原的景观不是原景。有些人想用同学会来复制从前,岂不知这设计之初就注定是一地鸡毛。有人想找回过去的影子,有人想联络感情将来为己所用,有人把校庆同学会作为自己显摆自己如何成功的舞台。但,同学已经不是过去的同学了,同事也不是过去的同事了。时光是会洗刷掉人的单纯和青涩的。</p><p class="ql-block"> 李白和孟浩然都喜欢说“不”。有些人会说,因为他们是名人,有资格说不。错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敢于说不,所以才成就了一世美名。</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退下来的人像鸡上架一样呼啦呼啦全去练书法和写诗词了。不知是这两个手艺容易学,还是想用文化气冲一冲自己过去的官场气。自己玩儿别人也说不出什么,但别真以为自己已经到技压唐宋的境界了,到处送人像赐予人墨宝一样,圈里群里到处发等着别人赞美。他不知道,这是给人为难:不点赞,不合适;点赞又违心,心里话什么狗屁玩意儿啊。古人说四十不惑,怎么到这岁数反倒越活越糊涂了呢。</p><p class="ql-block"> 老陶对H的态度,我举双手赞成。那种人,惯用拉大旗作虎皮的伎俩,一副狐假虎威捞好处的德性,一遇风险就把虎推到前面。掰玉米那事儿,看似小,实则大。小而言之,爱占小便宜;大而言之,是人品🈶问题。</p><p class="ql-block"> 老话儿说,耍钱越耍越薄,喝酒越喝越厚。即便不带钱的打牌和下棋也难免闹得红脖子涨脸的。这时候都不讲“取舍”和“难得糊涂”了。血气方刚时可以一试,老了就远离吧。</p><p class="ql-block"> 老话儿还说,小别胜新婚。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他们认为整日粘着才叫爱情。发个短信要秒回,不回就有问题了——这就不是三观不正啦?小别,这对老年人也适用。需要扶持的时候是拐棍儿,不需要扶持的时候要鼓励对方丢掉拐棍儿。</p><p class="ql-block"> 认死理,有时是坚持准则,是底线。圆滑、通融,都是不行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b>我不去</b></p><p class="ql-block">老桃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工作着的时候,有些事情愿意去;有些事情向往去;有些事情不想去就说个假理由;有些事情有抵触情绪也得硬着头皮去,勿论时间地点,勿论和谁打交道,都得去。</p><p class="ql-block"> 退休了以后就随心所欲了,很简单粗暴的就事论事,不去就是不去,也不用编造个假理由,也不用咬文爵字,直截了当一句话,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 春天里,两会季,工作过的地方这周开两会了。</p><p class="ql-block"> 两个负责会议筹备的都打电话来,邀请参加会议,我直接一句话,我不去,连“祝大会圆满成功”都不想说。</p><p class="ql-block"> 接着两个秘书长打电话,再次邀请参加,还是那句话,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大会CEO打电话,说文件、胸前的徽章,都给你准备好了,文件上已经把名字印上去了,你得来。仍是那句话,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年年开,我年年不去。</p><p class="ql-block"> 老陶认死理:</p><p class="ql-block"> 如果恋人、朋友分手了,你就要以自己或者对方已经死了一样看待,包括曾经工作过的单位。</p><p class="ql-block"> 再去那个台子上蹭那个热度,只能证明一件事,人没死,有所求。</p><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 两个混楼时的老同事叫我一起去参加一个格律诗写作班,我说,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说一辈子河南话,然后去写格律诗,如果活在北宋,有优势。</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忆,我都忘记了当年学古文学的时候考试音韵学,我是如何考过的。</p><p class="ql-block"> 半个月后,这两个老同事格律诗写作班毕业了,拿着“平平仄仄”的秘诀本子,开始写格律诗了。</p><p class="ql-block"> 关键是他俩每天还把写好的诗,发给我,还发在朋友圈。</p><p class="ql-block"> 我没点赞,我在微信上权限设置,不看他。</p><p class="ql-block"> 他们那个“格律班”又弄了个公众号,每天发给我。</p><p class="ql-block"> 我把他俩拉黑了。</p><p class="ql-block"> 老陶认死理:</p><p class="ql-block"> 如果能按照那个谱子就写出来好的格律诗词,那唐宋文学就太没价值了。</p><p class="ql-block"> 书没读几本,那就只能白菜萝卜土豆去凑数个合乎韵律的“平平仄仄”了。</p><p class="ql-block"> 每天写几首格律诗,这俩人“高产”,期待新的“李杜”横空出世,绵延大唐文学的璀璨。</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晨河堤散步,残月西挂,东方既白,恰巧遇见其中一位,他给我说,面对此景,刚酝酿出一句好词,“一轮寒月照宵明”,问我如何。</p><p class="ql-block"> 我说,前面桥头新开了个胡辣汤店,你去喝碗胡辣汤品品味道如何。</p><p class="ql-block"> 3</p><p class="ql-block"> 2025,是我送的一个高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的40周年,他们正在筹备一次高中毕业40周年同学会。</p><p class="ql-block"> 邀请带他们三年的班主任老陶参加,我说,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我比这群孩子大十岁,十岁,是两个年代。当年带他们玩,能玩动。如今他们都是接近60岁的人了,70岁的和60岁的再聚一起玩,玩不动了,这不是当年。</p><p class="ql-block"> 走出高中校门后,40年沧桑,我知道他们中间,有坐在庙堂读报的,有坐在国医堂望闻问切的,有站在讲堂雕琢45分钟的,有在饭店跑堂的。</p><p class="ql-block"> 不同阶层聚在一起,要么是同学会,要么是追悼会。</p><p class="ql-block"> 老陶认死理:</p><p class="ql-block"> 简单生活,过自己的日子,不要去参加无谓的同学会、老乡会等,即使让你当老大,也不要去。</p><p class="ql-block"> 人隔三年不见,是上台阶了还是下台阶了,都是雾里看花,许多事都是这种聚会后发生的。</p><p class="ql-block"> 4</p><p class="ql-block"> 正月茵陈二月蒿,正是吃茵陈的好季节,市场上卖到了20元一斤。</p><p class="ql-block"> 有人叫我去薅茵陈,我觉得应叫“割”,不能叫“薅”,也不能叫“剜”,因为茵陈不像是蒲公英,根是不能吃的。</p><p class="ql-block"> 问问都谁去,接着我说,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因为去的人里边有H,只要有他,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前年一起去山里摘槐花,遇上防火检查站,他给看山的说我在车上,结果乡里县里来了几个老同事,中午吃了一顿饭,也没摘槐花,人家每人送一箱子槐花。</p><p class="ql-block"> 去年秋天一起去拍红叶,回来时候黄昏了,路过一个村的玉米地,他说要下车尿尿,下来钻进玉米地,结果出来时候掰了几穗玉米抱着要回去煮吃。</p><p class="ql-block"> 从此只要有H参加的事,我都不去。</p><p class="ql-block"> 老陶认死理:</p><p class="ql-block"> 队友是可以选择的,猪队友蠢,不可怕,可怕的是钻头不顾屁股心里只有自己的精队友。</p><p class="ql-block"> 珍爱生命,交友要谨慎,交一个好友等于一本好书,交一个只想自己不想后果的精队友约等于染毒。</p><p class="ql-block"> 5</p><p class="ql-block"> 老W叫我打掼蛋,我说,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凡是有对抗有输赢以及有时间议论各种事的场合,都很排斥。</p><p class="ql-block"> 想打掼蛋,网上自己打,隔着网络,对方一次出错,当即就可以退出,不用任何顾忌。想下棋,也如此。</p><p class="ql-block"> 发达的网络,啥都能自己玩,自娱自乐。</p><p class="ql-block"> 老陶认死理:</p><p class="ql-block"> 给你一个组群的机会,组成一个名叫“三人行”的群,就找三个人,摘掉面具,无话不说,毫无保留,袒露心胸,不隐晦自己的观点,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及隐私八卦等都说,你扒扒通讯录,看能不能找出来这样的三个人组成个“三人行”的群?</p><p class="ql-block"> 我试了试,我只能组成几个“两人行”的单聊,多一个人,我就没有把握,也没那个本事。</p><p class="ql-block"> 6</p><p class="ql-block"> 大前年老婆说,去西藏,我说,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前年她说,去新疆,我说,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去年她说去东北,我说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去年底我说我去东北,她说我也去,我说不带你,我自己去了。</p><p class="ql-block"> 上周她说去海南,我说我不去。</p><p class="ql-block"> 我不去,她都自己去了,然后她把每天的行程,遇到的美景,吃到的美食,看到的好东西等,不停地拍照发给我,不用细看,只要按照点赞和交待注意安全、好好玩、多吃点、该买就买这些格式化语言鼓励,就很完美了。</p><p class="ql-block"> 然后就是在家等着收快递,人家会向家里寄快递,这周海南行,我在家目前收到的有“桥头红薯”和“百香果”。</p><p class="ql-block"> 老陶认死理:</p><p class="ql-block"> 最伟大的建筑,都留有缝隙,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各种建设中都要遵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