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平分春色,平分昼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每年公历 3 月 20 日或 21 日,太阳到达黄经 0 度,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各为 12 小时,此后,北半球白昼渐长,黑夜渐短,真正的春天就此盛大展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天文角度看,春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太阳直射赤道,使得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时长相等。这一独特的天文现象,不仅反映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也深刻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生态和人类生活。古代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精准地确定了春分的日期,为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时间指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气候方面,春分时节气温迅速回升,大地回暖,春雨绵绵。“春雨贵如油”,此时的降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关键,滋润着田野里的麦苗、油菜等作物,为它们的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同时,随着气温升高,各种花卉竞相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大地装点得五彩斑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分的物候变化也十分有趣。“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准时从南方飞回北方,在屋檐下筑巢繁衍;春雷滚滚,惊醒了沉睡一冬的万物;闪电划破长空,带来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这些物候现象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传统文化中,春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习俗。“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这一时期,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进行春耕、春种、春管等农事活动,期盼着秋天能有一个好收成。此外,还有立蛋、吃春菜、放风筝等传统习俗。立蛋,就是在春分这一天,挑选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把它竖在桌面上,据说在这一天鸡蛋更容易立起来,寓意着好运连连;吃春菜,是品尝春天的新鲜蔬菜,如荠菜、马齿苋等,感受春天的味道;放风筝,则是人们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奔跑、放飞风筝,寓意着放飞希望和梦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分,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平分了春色,也平分了昼夜。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我们既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生命的蓬勃力量,又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们珍惜这大好春光,不负韶华,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奋斗,播种希望,收获成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