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绍兴是文学巨匠鲁迅的故乡,这里有很多鲁迅描写过的地方,因此去绍兴旅游,不能不去鲁迅故里打卡。3月中旬,我们来到鲁迅先生诞生和少年生活过的地方,亲身感受鲁迅先生在文学作品里描写的情境。</b></p> 探访故居:触摸文豪的童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踏入鲁迅故里街区,迎面是一块刻有“鲁迅故里”的石碑,碑旁鲁迅的塑像目光如炬,手执烟斗,仿佛仍在凝视这片故土的变迁。走进占地50公顷的鲁迅故里,仿佛踏入一段鲜活的历史,在这里,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三味书屋从文字中跃然眼前,每一处角落都像是被时光封存的记忆碎片,让人在现实与文学的交织中感受独特的文化共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鲁迅故里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组成。鲁迅祖居就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是绍兴典型的台门建筑,台门类似北方四合院,是有身份地位家境殷实人家的象征。鲁迅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年间的翰林,这在当时代表莫大的荣耀,因此周家老台门的门楣上高高悬挂着醒目的“翰林匾”,彰显着周家昔日的辉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鲁迅故居则是一座新台门,这是鲁迅出生的地方,鲁迅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有三进院落,由台门斗、大厅、侧房及杂屋等组成,众人熟知的百草园就在这里。鲁迅的卧室陈设简单,藤椅的磨损痕迹让人联想到他深夜伏案的身影。后院的小竹园静谧清幽,鲁迅曾在此听继母讲故事,童稚的笑声似乎仍在园中回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穿过一道矮墙,便是鲁迅笔下的乐园——百草园,这是鲁迅故居后面的一个菜园,是鲁迅童年时期玩耍的地方。那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园子,园子不大,但每寸土地都浸透着文学的气息。一踏进园子, 鲁迅笔下的景象仿佛瞬间活了起来,园中按原样布置的菜畦青翠,石井栏光滑如昔,皂荚树高耸入云,紫红的桑椹挂满枝头,引得游客驻足拍照。孩子们在泥墙根翻找蟋蟀、拔何首乌的欢乐场景,也重现了鲁迅当年那份纯真的童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故居向东步行百米,便是鲁迅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这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私塾,鲁迅从12岁起就在这里读书,共读了五年。书屋中央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下方有一幅松鹿图,寓意学子勤学。书屋东北角的课桌上,那个著名的“早”字依然清晰,导游讲述的故事令人动容:鲁迅有次因父亲病重上课迟到受到斥责,于是刻下“早”字来勉励自己,把它作为一生的座右铭,从此做到“时时早,事事早”。置身于三味书屋,我们仿佛仍能听见百年前鲁迅的朗朗书声,感受到他对学问的敬畏与执着精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们触摸到了鲁迅先生早期的成长足迹,见证了鲁迅早年观察世界和求知的过程。虽然这两个地方在鲁迅故里不足百步,却浓缩了一个文学巨匠的精神成长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精神食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鲁迅纪念馆里,鲁迅的青铜坐像威严庄重,他的著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高悬于壁。展柜中陈列着《阿Q正传》的手稿、留学日本的笔记以及他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最震撼的是还原的“藤野先生书信”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喜爱鲁迅作品的人来说,参观鲁迅故里是一次非常好的文学体验。这里的一景一物,既是了解鲁迅作品的注脚,也是江南文化的缩影;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让人在喧嚣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文学港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距离鲁迅故居不远是绍兴沈园,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古园林,我们来这里,除了欣赏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外,更重要的,是见证这里发生过的南宋大诗人陆游和唐婉的浪漫爱情故事。</b></p> 寻迹沈园:见证凄美的爱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沈园是800年前南宋时期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园林,它本是江南众多园林中极普通的一座园林,但因陆游与唐婉在这里引发过《钗头凤》的故事,使它名传千古。沈园主要由古迹区、爱情故事主题区和陆游纪念馆等组成,有断云石、双井亭、《钗头凤》词碑、孤鹤轩等经典景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踏入沈园正门就是古迹区,这是沈园的核心部分,保存了大量宋代历史遗迹和建筑 。迎面是一块刻有“ 断云”的石头(取谐音断缘),中间断开,但却依依不愿分离,似乎向人们诉说着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点明沈园的主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古迹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孤鹤轩,这是沈园中一座重要的仿古建筑,它得名于陆游晚年自喻孤鹤的诗句。陆游晚年因南宋朝廷昏庸,壮志难以实现,再加人生痛失伴侣,事业报国无门并屡遭贬职,所以不断用诗词对坎坷一生发出像孤鹤一样的哀鸣,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古迹区最具标志性的景点是《钗头凤》词碑,上面刻有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词,钗头凤是词牌名。陆游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为连理,可这对青梅竹马的眷侣却不被陆母看好,从而逼迫陆游休妻,陆游难违母命只好被迫另娶,唐婉无奈也改嫁他人。多年后两人在沈园偶然相遇,但已物是人非,唐婉强颜欢笑赠酒,陆游酒后悲怆题词,唐婉见词后同样和词一首,不久便抑郁而终。这两首凄凄惨惨的情诗,演绎了故事里的无奈与深情,让游人无不驻足唏嘘。站在碑前,游客默念词中的“红酥手,黄縢酒,…春如旧,人空瘦”,陆游和唐婉的悲情跃然纸上。一旁的宋井亭,里面有两口井眼被横木相隔,传说二人虽分离却心意相通,因此井水在深处又再度交融,这个传说让这段爱情更加凄美,成为千古绝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沿着回廊穿过问梅栏和八咏楼,眼前便是宋井亭旁的古井和葫芦池,这是园中仅存的六朝遗迹:石纹斑斑,似乎能窥见时光倒走。转角处,那湾碧水钟灵毓秀。池中残荷低垂,鱼儿水中逐流。春天的荷花还未开放,倒影消瘦,更添几分清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东苑是沈园的另一个重要区域,这里是另一种氛围,它以爱情为主题,是情侣们抒发浪漫和爱情的佳地。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于花前月下,感受爱情的美好与甜蜜。东苑内还有许多与爱情相关的景点和设施,如情侣园、爱情邮局等,游客可以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南苑是沈园的纪念区,这里以展示陆游的文化成就和生平事迹为主。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陆游纪念馆、连理园等景点,深入了解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同时,南苑还有许多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和展览,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陆游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内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沈园,这座黛瓦白墙的江南园林,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它动人之处不仅在于亭台楼阁的精致,更在于它承载了人间无尽的浪漫与哀愁,使其成为爱情的象征。今天,沈园故事的主人早已不在,但他们留下的那份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仍在方寸天地间继续流转,永远鲜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绍兴自古就有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的美称,柯岩风景区将这些美称彰显的淋漓尽致。我们在绍兴游览了柯岩风景区。</b></p> 柯岩:石景水韵间的古镇风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柯岩风景区最早是古代越国一个露天采石场所,后来随着自然景观的点缀以及宗教文化的介入,再加上文人墨客的点染,逐渐形成了以古代采石遗迹为特色、融绍兴水乡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整个风景区由柯岩、鉴湖和鲁镇三个景区组成,每个景区都各有特色,三个景区之间通过水上船只连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柯岩景区主要欣赏石景,自三国以来,经历代石匠开山采石,这里形成了一大批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石潭、石壁等石雕奇景,其中最有名的是天工大佛和云骨。天工大佛高20多米,是由整块石头历经石匠三代才凿成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大佛气势磅礴,盘坐于池中,慈目低垂,仪态端庄,是江南有名的石刻大佛。它的耳朵里能钻进小孩,手指上还站着小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另一尊石景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石”的云骨,这尊高30余米的奇石,也是隋唐时期遗留下来的采石遗迹,顶上还长着三颗松树。它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底部最薄处不足1米,看似头重脚轻,却已在风雨中屹立了一千多年,古人采石的智慧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游客们惊叹不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鉴湖景区的主要特色是水景。这里更像是一个湖心公园,到这里主要游览鉴湖上的小岛、修建的古纤道以及乌篷船和游船体验。鉴湖上的小岛名叫葫芦醉岛,也叫酒岛,岛上以黄酒文化为主,酒馆林立,酒香扑鼻;古纤道是通往湖中一条细长的网红石板路,这是古人拉纤用的,飘在湖面像一条白玉长堤,晴天航拍很好看;乌篷船是手摇小船,因船篷漆成黑色而得名,是江南水乡独有的交通工具,游船也叫画舫船,过去主要供富贵阶层使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乘画舫船缓缓驶入鉴湖,坐在船上欣赏整个鉴湖两岸的风光。这座绍兴的母亲湖,湖面如镜,远处黛山如屏,近处古纤道如长龙卧波。游船行驶约十几分钟便进入下一个景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鲁镇景区是以鲁迅小说为主题打造的一个仿古商业小镇 ,它再现了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环境,以及百年前绍兴水乡的民俗风情。绍兴历史上并无鲁镇,鲁镇的名称来源于鲁迅著名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在小说中虚构的故乡。但这个小镇确实早就存在于鲁迅心中,也通过他的小说存活于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踏上这座依鉴湖而建的“纸上小镇”,鲁迅笔下虚构的场景瞬间化为现实。走在鲁镇的街头巷尾,鲁迅笔下的人物无处不在。街角酒馆的墙上,你能看到孔乙己穿着长衫,倚着柜台,用几文钱买一碗黄酒和一碟茴香豆。镇上的房屋也是按鲁迅作品的描述还原的,比如《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阿Q正传》中的土谷祠、未庄酒店等,这些古朴高大的台门宅院,再现了鲁迅笔下的绍兴风貌。我们在鲁镇剧场还观看了《鲁镇社戏》的演出,体验了鲁迅笔下闰土、孔乙己、狂人等角色在舞台上的命运沉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如果说参观鲁迅故里是文学与现实的结合,游览沈园是诗情与爱情的融通,那么游览柯岩就是石景与水景的交融。当柯岩云骨的高大身影耸入蓝天,鉴湖乌篷船的桨声渐远,鲁镇社戏的大幕缓缓落下,我们才明白,为何绍兴这片土地会名士辈出,孕育出鲁迅的犀利和陆游的深情,它是江南水乡千年积淀的越文化的馈赠,更是一个地域文化基因的千年传承。实际上,今天的绍兴仍在延续这种传承,据说绍兴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全国名列前茅,各大高校文科教授中常见绍兴籍身影。我们衷心祝福这个城市在今后发展中继续传承这种基因,孕育出更多照亮时代的灿烂星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