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人说:旅游就是将未知变已知。多次踏上有点遥远的美洲大陆,总有不少让人联想的问题、总有许多神奇和有趣的故事,就像当年的哥伦布。</p> <p class="ql-block">“只要把希望的大陆装进心中,风浪就一定会被我们战胜。”哥伦布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时间是1492年。这位发现新大陆的人,在美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他的身影和传说。</p> <p class="ql-block">这是哥伦布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在美洲,许多城市以“哥”字命名,而城市中的哥伦布雕像,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那么,为什么美洲这块大陆没有以哥伦布的名字命名,而与另一个人有关。</p> <p class="ql-block">这个人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是一名意大利航海家。在大航海时代,众多探险家们纷纷出海探寻未知世界,亚美利哥在哥伦布之后于1499年和1501年二次到达南美洲海岸,他通过细致的考察和完整的航海记录,在1503年写的并寄回欧洲的信中明确指出“应当把这些地区称作新世界”,并断定“这是世界的第四大洲”。1507年,他的新书《海上旅行故事集》出版,书中详细描述了新大陆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并正式提出了“新大陆”的概念,很快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p> <p class="ql-block">因此,在1507年,当德国制图师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绘制世界地图时,他将这片新发现的大陆命名为“America”——以纪念亚美利哥·维斯普奇。这便是“America”一词首次出现的时刻。由于地图的广泛传播,亚美利哥的名字最终与美洲紧密相连,成为发现“新大陆”的象征性人物。</p> <p class="ql-block">当然根本原因在于——哥伦布始终坚信自己抵达的是亚洲,而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则是最早提出“美洲其实是一块新大陆”这一理论的人。真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却未发现“美洲”。</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回溯足够久远,某个湮没于时光长河的造名者,无意间为整个大陆奠定了称谓根基——这就是文明传承的神秘力量。</p> <p class="ql-block">当晨雾还缠绕着莫罗城堡的棱堡,守塔人已开始在擦拭这座加勒比海最古老的灯塔,至今仍在为邮轮导航,铜制旋转机构发出的吱呀声,与四个世纪前西班牙瞭望兵踩过的石阶呻吟混成同一支晨曲。</p> <p class="ql-block">1982年,哈瓦那的防御工事系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莫罗城堡、圣卡洛世城堡、皇家军事城堡等。</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后,我站在的断墙上拍摄墨西哥湾的落日,环视四周,莫罗灯塔的光柱扫过海面,忽明忽暗间,仿佛看见1586年海盗船的火光、1898年美西战争的硝烟、1959年革命军的火炬在同一个经纬度上重叠。</p> <p class="ql-block">这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头巨兽,既是殖民暴力的见证者,也是文化交融的孵化器。它们用棱堡的锐角戳破时间的气球,让四个世纪的鲜血、朗姆酒、奴隶泪与游客的惊叹声,统统流淌成马拉贡防波堤外永不疲倦的浪。</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这座城市,当年为什么要建造那么多的防御工事?为什么会成为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心脏?成为西班牙帝国在美洲的战略节点?这其实恰恰与墨西哥湾的一股强劲的暖流有关。</p> <p class="ql-block">也可以说,墨西哥湾的暖流成就了哈瓦那。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胡安·庞塞·德莱昂在航程中,首次记录了墨西哥湾流的异常现象。他的船队在佛罗里达海岸外陷入神秘“海水河流”——航速莫名加快,水温显著升高,但当时殖民者将其视为海神馈赠的“液态黄金之路”。</p> <p class="ql-block">这条黄金航线完美契合了湾流动力学,去程:船队横渡大西洋,至古巴哈瓦那集结; 载货:墨西哥白银与加勒比珍宝经哈瓦那分类,舰队借湾流北支加速至佛罗里达海峡; 返程:在北大西洋暖流推动下,船队如搭上“水上高铁”,较逆流航线节省40天航程。 航海日志记载,顺流船速可达7节,而逆流仅2节,这让西班牙舰队在1550-1650年间垄断了美洲80%贵金属运输。 </p> <p class="ql-block">真正系统研究这股暖流始于1775年,本杰明·富兰克林任美洲邮政总局副局长期间,为优化跨大西洋邮船航线,联合捕鲸船长蒂莫西·福尔格绘制出首份湾流地图。他们发现这股宽达100公里、流速8公里/小时的暖流,实则是大西洋环流的关键动脉,这股暖流一路浩浩荡荡汇入大西洋环流,一直可到达俄罗斯在北极圈旁的摩尔曼斯克不冻港。</p> <p class="ql-block">是墨西哥暖流缔造了哈瓦那成为帝国的枢纽,哈瓦拿这座天然深水港因占据湾流的战略节点,而成为殖民体系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1589年建造的莫罗城堡的18米厚城墙配备270度射界火炮,可封锁湾流主航道。</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人将哈瓦那作为征服美洲的跳板,载满美洲货物的商船都要在哈瓦那补给后,利用快速的航路继续驶往西班牙。哈瓦那也由此成为各路海盗觊觎的宝地,西班牙人不得不加强城市的防御工事,持续修筑城墙和堡垒。</p> <p class="ql-block">1857年修建的莫罗灯塔系统,通过光信号接力,可将墨西哥白银抵港信息在48小时内传至马德里。 </p> <p class="ql-block">今日哈瓦那十里海滨大道下埋藏的16世纪石砌航道,仍保留着当年引导船只进入湾流的弧形导流堤。</p> <p class="ql-block">这股每秒输送1亿立方米温水的海洋巨流,曾是西班牙帝国维系300年霸权的蓝色血脉。去年的6月12日,俄罗斯海军“喀山”号核潜艇沿着殖民时期太西洋湾流航道,从摩尔曼斯克不冻港来在莫罗城堡前,GPS导航图上跳动的航线,依然与当年的航海日志轨迹惊人的重合。这是一种对美国100多年霸权的挑战,这也是地理的宿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谢谢你的点赞、评论和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