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陈园

田 丁 (人文风光摄影)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元旦,在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里,我再次踏入扬州陈园,寻一方静谧,品一段古韵。</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什么再次参观陈园?因为上次去距今已有了好几年时间,看到网上的照片,现在的陈园在原来园子的东部扩建了象似安徽的“小宏村”,这是吸引我再来陈园的动力,所以恰好元旦有空,天气又好,就直奔陈园来了。陈园是典型的扬派和微派建筑风格、主要以徽派建筑风格,硬山马头墙,小青瓦与砖砌花脊相互映衬,朴素淡雅,透着岁月的宁静。迎面前檐带廊,檐下对联 “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在微风中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雀替与月梁上精美繁复的木雕,古色古香,虽历经风雨,却依旧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步入园内,仿若踏入了时光的回廊。湖面波光粼粼,高大的楼阁气势恢宏,奇峭的山石错落有致,深藏的古玩名器熠熠生辉,年久的名木古树郁郁葱葱,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园林画卷。东西两路格局分明,东路以凌枫阁为核心,高台上的五楹带廊大厅,轩昂大气。阁后池水清澈,波光潋滟,厚德堂滨湖而建,尽显典雅精致。这座金丝楠木大厅,是陈园的珍宝,园主费尽心思将其从黄山脚下抢救而来,让它在扬州这片土地上重焕生机,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沧桑。</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路建筑秀美朴实,以扬州八怪高翔的旧居为蓝本,虽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房屋架构采用明清遗存,古风犹存,“布衣高贤”“集贤堂”“弹指阁” 等名称,让人仿佛能看到高翔当年在此吟诗作画、与友人谈古论今的场景。西花园中,水阁临流,石舫驳岸,水上飞虹弯弯,开敞轩屋幽幽,簇拥在一池清水四周,宛如人间仙境。一座二层楼阁立于其中,临水平台前悬挂的对联 “一曲阳春唤醒午夜梦,两襟面容演尽忠奸情”,点明了这里是戏台。想象着当年,戏台上粉墨登场,唱念做打,台下观众喝彩不断,热闹非凡,而如今只剩下这寂静的楼阁与悠悠的池水,见证着岁月的变迁。</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园子里的“小宏村”徽派建筑群,粉墙黛瓦错落有致,与澄澈的湖水相互映衬。水中的倒影随波轻晃,恰似将宏村的神韵复制到了扬州。漫步其间,能看到精美的木雕、砖雕,细腻的纹理、生动的图案,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这里既有徽派建筑的古朴雅致,又融入了扬州园林的精巧细腻,少了宏村的喧闹,多了几分独属于扬州的宁静悠然,让人沉醉于这份江南水乡的温婉诗意之中。</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元旦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陈园里游客并不多,我得以静静地漫步其中,感受着园林的宁静与美好,享受着不同视角的拍摄。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微风拂过,让我在新年的开端,收获了一份别样的感动与宁静,也让我对扬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热爱 。</span></h1><h1><br></h1><h1><br></h1><h1><br></h1> <div><br></div><div>本篇完。<br><br>本文作者:笔名田丁,50后。从字面上一看便知其含义。其实这是父亲的笔名我拿来用了,我是为了纪念他。闲暇时,喜欢用摄影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现在有了“美篇”,为了更好地为看官理解图片内容,略赘上几段文字加以说明,也是我认识世界的一个独白。不求专业,不索知音,只是漫步人生中留下一串串脚印。所发图片都是原创,图片如若阁下喜欢,随便拿去。<br> <br>我喜爱摄影,我摄影不刻意追求最终的结果,但注重享受拍摄和整理图片的过程,从中亲嗅自然的味道,品味一生中点滴的美好时光,把日常中那些触动人心或平常的画面记录下来并分享出去,把自己当时的情绪传递给另一个志趣相投之人,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如果了解或增长一些知识更是锦上添花。我很幸运我选择了摄影作为我的喜爱,並与之快乐为伴。这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仅仅是开始,没有结束。<br><br>敬请期待下期的《美篇》。谢谢您的欣赏与关注。<br></div><div><br></div>